长寿禅寺,寺始建于南宋乾道年间(1165—1173年),当时两位法号为如行和飞锡的游僧来到乌泥泾镇,选中鹤坡塘(今浦江镇题桥南),在河之湄,结芦为庵。成为长寿寺的缘起。
至南宋宝祐年间(1253—1258年),忠翊郎、东南正将潘德刚(今浦江镇陈行人)乐捐家财扩建佛堂,于家乡题桥老街南修建佛寺,取名为“长寿寺”。八百余年以来,经历辉煌与沧桑。
长寿禅寺,2010年为复兴古寺,由长寿寺住持耀维法师,在杜行老街东庙遗址重建,更名为长寿禅寺,并面向公众开放。与此同时,在隐身七十七年后,长寿禅寺四宝迎来了回归。由杜行同善堂和杜氏一家三代保护、供奉七十七年的上海长寿禅寺四件传世之宝回归於寺庙。此四宝传承有序,唐风宋韵,信众肃然起敬,遂使长寿禅寺有“江南第一宝佛寺”之称,香火氤氲近千年。民国二十六年(1937年)末,日寇侵华蹂躏浦东各乡镇,强占长寿寺,僧人流离失所逃往杜行,移存四宝于同善堂。日伪 “清乡”之时(1942年9月),同善堂理事李儒墨、金一飞、丁仁科、翁聋若等议决,匿四宝于堂主杜静涵之子杜炳才居士家。旋日寇进驻,四宝因转移及时得以无恙。
1950年冬,杜炳才送儿杜心入朝参战,言护宝之事,嘱大庙重修即助四宝回家。改革开放以后,长寿禅寺择地重修。耄耋之年的杜心先生亲率全家将四宝转交原主,使同善堂与杜氏世家的善举良愿圆满功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