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花千坊419论坛

草地贪夜蛾

#农作物害虫# 0 0
草地贪夜蛾又称秋黏虫,是鳞翅目夜蛾科灰翅夜蛾属昆虫,也是联合国粮农组织全球预警的重大农业害虫。该虫外号“行军虫”,能吃、能飞、能生、抗药,一个晚上随气流可迁飞100至500千米,最远可迁飞1500千米;能在11℃至30℃气温环境下生存和繁殖;可取食植物80多种,主要危害玉米、甘蔗、高粱等作物。
  • 中文学名: 草地贪夜蛾
  • 拉丁学名: Spodoptera frugiperda
  • 英文名: Fall Armyworm
  • 别称: 草地贪夜蛾,伪黏虫,秋行军虫,秋粘虫,草地夜蛾
  • 界: 动物界
  • 门: 节肢动物门
  • 亚门: 六足亚门
  • 纲: 昆虫纲
  • 亚纲: 有翅亚纲
  • 目: 鳞翅目
  • 科: 夜蛾科
  • 属: 灰翅夜蛾属
  • 种: 草地贪夜蛾
  • 亚种: 无亚种
详细介绍 PROFILE +

基本介绍

草地贪夜蛾,是鳞翅目夜蛾科灰翅夜蛾属的一种。又称秋黏虫。成虫体长15-20毫米,翅展32~40毫米,前翅灰色至棕色;雄蛾环形纹和肾形纹明显,翅顶角处分别有两个大白斑,肾形纹内侧有白色楔形纹;雌蛾通体颜色较均匀,呈灰色或棕色,环形纹和肾形纹略微明显。

草地贪夜蛾分布于美洲热带、亚热带地区。草地贪夜蛾寄生在植物上,是一种杂食性害虫,寄主植物特别广泛,取食最多的是玉米、棉花、高粱、水稻,还包括苜蓿、大麦、荞麦、燕麦、粟、花生、黑麦草、甜菜、苏丹草、大豆、烟草、番茄、马铃薯、洋葱、小麦等。在28度条件下,雌蛾每次可产卵100~200粒,一生可产卵900~1000粒。在热带地区长年繁殖,温带地区随纬度升高世代数递减。若一头雌蛾及其后代一年中所产的卵全部成活并长成成虫的话,其数量可达数百亿头。

草地贪夜蛾是联合国粮农组织全球预警的重大农业害虫。2017年,在国际农业和生物科学中心的评选中,评为“世界十大植物害虫榜”。2018年在非洲造成30多亿美元的经济损失,2019年1月传入中国并迅速蔓延。2020年,被中国列入《一类农作物病虫害名录》,且高居榜首。

生长与分布

栖息环境

草地贪夜蛾喜欢喜欢凉爽湿润的气候和伴随着越冬地区温暖潮湿的天气,这些有利于该物种的生存和繁殖,使其能够逃脱天敌的压制。一旦向北美北部扩散,天敌就会被抛在身后,不再形成制约。因此,虽然草地贪夜蛾有很多天敌,但很少有足够的行动来防止作物受伤。

该物种似乎表现出非常广泛的宿主范围,记录了超过80种植物,但显然更喜欢禾草科植物。最常消耗的植物是田间玉米、高粱、小麦和杂草。当幼虫数量众多时,它们会落在优选的植物叶片上,由于其习性并大量分散,几乎消耗了所有它们占据的植被。大田作物经常受伤,包括苜蓿、大麦、荞麦、棉花、玉米、燕麦、小米、花生、大米、黑麦草、高粱、甜菜、大豆、甘蔗、烟草和小麦。在蔬菜作物中,只有甜玉米经常受损,但其他仍偶尔会受到攻击。其他有时受伤的作物有苹果、葡萄、橙子、木瓜、桃子,草莓和许多花卉。

主要宿主:莴苣、紫花苜蓿、花生、大豆、芦笋、燕麦、马铃薯、甘薯、茄子、甜菜、甘蓝、甘蔗、洋葱、胡萝卜、燕麦、菊苣、豌豆、菠菜、甜橙、柠檬、扇贝、玉米、烟草、黄瓜、拟南芥、蕉柑、小麦、葡萄、高粱、黑麦、鹰嘴豆、生姜、香附、茼蒿属、辣椒属、棉属、黍、灰绿狼尾草、水稻、玉米、谷子、假高粱、甘蓝。灰霉病、菊花、香石竹、三叶草、甜菜、山核桃、玉米、早熟禾、高粱、葱属、萝卜、唐菖蒲、红三叶、枳壳、藜、狗尾草、三叶草属、颠茄、红麻、藜藜、大丽花、刺毛黧豆、苋属、牵牛花、天竺葵属、马齿苋、荞麦、芭蕉属、莫桑比克草本植物、油茶、稗、锦葵、香堇菜、蕹菜属、白酒草、苍耳、须芒草、苔草、草莓、美桐、早熟禾、金莲花、蓝莓、玉米、葡萄属、鸡蛋花属、剪股颖属和山核桃属。

分布范围

原产于南美洲与北美洲的南部与中部,分布于美国东部各地,最北可达加拿大南部,但该种不能滞育,故不能在零度以下的低温过冬,冬天时只在美国南方的佛罗里达州、德克萨斯州等地存活,因此对美国南方的影响较大。

是一种原产于西半球热带地区的飞蛾,从美国到阿根廷。它通常在美国佛罗里达州南部和德克萨斯州南部成功地过冬。这是一种有强大的飞行能力的昆虫,在夏季每年都会分散很长的距离。然而,作为一种常规和严重的害虫,其范围往往主要是在美国东南部各州。2016年,它首次在西非和中非出现,并散播至漠南非洲的多数国家,2年时间遍及非洲44个国家,对玉米等农作物造成严重破坏,造成了数十亿美元的损失。还有证据表明2018年,该种已散播至印度与南亚、东南亚各国,泰国和缅甸等地都有存在。2019年1月,该种自缅甸传入中国云南省,并渐散播至南方各省市。

世界

北美洲:加拿大、墨西哥、美国。虽定殖在气候暖和的南部地区,但可每年迁飞扩散到美国全境,并进入加拿大南部。夏末和秋季,它仅在北部各州发生。

中美洲和加勒比海地区:分布于整个中美洲和加勒比群岛。

南美洲:分布于南纬36度左右以南的大部分地区,包括阿根廷、玻利维亚、巴西、智利、哥伦比亚、厄瓜多尔、法属圭亚那、圭亚那、巴拉圭、秘鲁、苏里南、乌拉圭、委内瑞拉。

亚洲地区:东南亚地区,中国已有发现。

中国

2019年1月由东南亚侵入中国云南、广西,已在18个省(区、市)发现。

形态及特征

虫卵

草地贪夜蛾的卵呈圆顶状半球形,直径约为4毫米,高约3毫米,卵块聚产在叶片表面,每卵块含卵100-300粒,有时成Z层。卵块表面有雌虫腹部灰色绒毛状的分泌物覆盖形成的带状保护层。刚产下的卵呈绿灰色,12小时后转为棕色,孵化前则接近黑色,环境适宜时卵四天后即可孵化。雌虫通常在叶片的下表面产卵,族群稠密时则会产卵于植物的任何部位。在夏季,卵阶段的持续时间仅为2-3天。

幼虫

幼虫期长度受温度影响,可为14至30天。幼虫的头部有一倒Y字形的白色缝线。生长时,仍保持绿色或成为浅黄色,并具黑色背中线和气门线。如密集时(种群密度大,食物短缺时),末龄幼虫在迁移期几乎为黑色。老熟幼虫体长35-40毫米,在头部具黄色倒Y型斑,黑色背毛片着生原生刚毛(每节背中线两侧有2根刚毛)。腹部末节有呈正方形排列的4个黑斑。

幼虫通常有6个龄期。对于龄期1-6,头部囊的宽度分别为约0.35、0.45、0.75、1.3、2.0和2.6毫米。在这些龄期,幼虫分别达到约1.7、3.5、6.4、10.0、17.2和34.2毫米的长度。幼虫呈绿色,头部呈黑色,头部在第二龄期转为橙色。在第二龄,特别是第三龄期,身体的背面变成褐色,并且开始形成侧白线。在第四至第六龄期,头部为红棕色,斑驳为白色,褐色的身体具有白色的背侧和侧面线。身体背部出现高位斑点,它们通常是深色的,并且有刺。成熟幼虫的面部也标有白色倒“Y”,当仔细检查时幼虫的表皮粗糙或呈颗粒状。然而,这种幼虫的触摸感觉并不粗糙,除了秋季幼虫的典型褐色形态外,幼虫可能大部分是背部绿色。在绿色形式中,背部高点是苍白而不是黑暗。幼虫倾向于在一天中最亮的时候隐藏自己。幼虫期的持续时间在夏季期间为约14天,在凉爽天气期间为30天。当幼虫在25℃下饲养时,平均发育时间分别为幼虫1至6的3.3、1.7、1.5、1.5、2.0和3.7天。

茧蛹

幼虫于土壤深处化蛹,深度为2-8厘米。其中深度会受土壤质地、温度与湿度影响,蛹期为7-37天,亦受温度影响。通过将土壤颗粒与茧丝结合在一起,幼虫构造出松散的茧,形状为椭圆形或卵形,长度为1.4-1.8厘米,宽约4.5厘米,外层为长2-3厘米的茧所包覆。如果土壤太硬,幼虫可能会将叶片和其他物质粘在一起,形成土壤表面的茧。蛹的颜色为红棕色,有光泽,长度为14-18毫米,宽度约为4.5毫米。蛹期的持续时间在夏季约为8-9天,但在佛罗里达州的冬季期间达到20-30天。该物种的蛹期无法承受长时间的寒冷天气。例如,在美国佛罗里达州南部的存活率为51%,而佛罗里达州中部的存活率仅为27.5%,佛罗里达州北部的存活率为11.6%。

成虫

羽化后,成虫会从土壤中爬出,飞蛾粗壮,灰棕色,翅展宽度32-40毫米,其中前翅为棕灰色,后翅为白色。该种有一定程度的两性异形,雄虫前翅通常呈灰色和棕色阴影,前翅有较多花纹与一个明显的白点。雌虫的前翅没有明显的标记,从均匀的灰褐色到灰色和棕色的细微斑点;后翅是具有彩虹的银白色。草地夜蛾后翅翅脉棕色并透明,雄虫前翅浅色圆形,翅痣呈明显的灰色尾状突起;雄虫外生殖器抱握瓣正方形。抱器末端地抱器缘刻缺。雌虫交配囊无交配片。

两性都有狭窄的黑色边缘。成虫是夜间活动,在温暖潮湿的夜晚最活跃。在三至四天的预先产卵期后,雌性通常在生命的前四至五天内将大部分卵产下,但是一些产卵最多可持续三周。成虫的生命持续时间估计平均约为10天,范围约为7至21天。

成虫为夜行性,在温暖、潮湿的夜晚较为活跃。成虫寿命7-21天,平均约为10天,一般在前4-5天产下大部分的卵,但羽化的当晚一般不会产卵。

生活习性

演化

草地贪夜蛾正发生同域种化,渐分化为两个不同的亚型,已有基因序列的分歧产生,这两种亚型生存的地区与外形均没有差异,其中一亚型主要以水稻为食,另一亚型则主要以玉米为食,两亚型除了栖地(偏好的食草)不同外,信息素(pheromone,音译作费洛蒙)与交尾的时间点亦有不同。

迁徙

草地贪夜蛾的成虫可进行长距离的飞行,因此虽然不能在零度以下的地区越冬,仍能在气温转暖时迁徙至美国东部各地与加拿大南部。该种迁徙的速度非常迅速,成虫一晚可迁徙长达100公里,据估计一个世代即可迁徙长达近500公里,如此速度可能裨益于大气中的气流。关于其迁徙行为的演化,有研究认为可能与其原产地(美洲的热带地区)栖地间气候的变化不同步有关,中美洲与西印度群岛栖地间气候的变异性很大,降雨量可能在短距离内便有相当变化,有迁徙能力的个体因可以寻找较适合的环境而具有优势。

食性

草地贪夜蛾的幼虫的食性广泛,可取食超过76个科、超过350种植物,其中又以禾本科、菊科与豆科为大宗。某些玉米品系在叶片受损时,可合成一种能抑制草地贪夜蛾幼虫生长的蛋白酶抑制剂,而对其具有部分抗性。草地贪夜蛾的成虫则以多种植物的花蜜为食。

除了食用植物外,草地贪夜蛾的幼虫还普遍有同类相食的行为,即体型较大的幼虫会以体型较小者为食,自然界中同类相食通常有助于增加该物种的适存度,但有研究显示草地贪夜蛾的同类相食可能会造成其适存度降低,包括生存率降低、蛹的重量降低、发育速度减缓等,而此行为的正面影响仍不清楚,可能与减少种内竞争有关,还有野外实验显示族群个体密度大时,被掠食者捕食的几率也会上升,因此透过同类相食降低个体密度可能可以减少被捕食的风险。

繁殖方式

草地贪夜蛾的生活史在夏季可在30天内完成,春季与秋季需60天,冬季则需80-90天。一年中该种可繁衍的世代数受气候影响,雌虫一生中可产下约1500颗卵。

该种的雌蛾准备交配时,会停栖在植株的上方,并分泌性费洛蒙以吸引数只雄蛾前来交配,雌蛾一晚只交配一次,数只成虫会发生肢体碰撞以争取交配权。尚未交配过的雌蛾一般是夜晚中最早交配者,交配过一次的雌蛾较晚交配,已交配过数次的雌蛾则最晚交配。

在温暖的纬度,草地贪夜蛾的繁殖每年可继续产生4-6代,而在较凉爽的气候中,繁殖将仅产生1-2代,并且随着温度的下降,可以一起停止发育。

病害防治

物种危害

传播途径

该种在美洲有规律地1年迁飞1次,扩散至整个美国。实际上,每年夏天迁飞到加拿大南部。迁飞是该种生活史对策中一个主要因子。产卵前期(性成熟发育)广泛扩散。在美国,成虫可借低空气流在30小时内从密西西比州扩散到加拿大。夏末或秋初,幼虫常成群迁移,因而,成功地局部扩散,有利于减少幼虫死亡率。

成虫可以迁飞,能自行扩散相当距离。迁移和传播非常有效。通过飞机运输蔬菜或水果跨大洲运输夹带幼虫是重要的国际间传播方式。

危害情况

幼虫取食叶片可造成落叶,其后转移为害。有时大量幼虫以切根方式为害,切断种苗和幼小植株的茎,造成很大损失。在大一些的作物上,如玉米穗,幼虫可钻入为害。取食玉米叶时,留有大量孔。低龄幼虫取食后,叶脉成窗纱状。老龄幼虫同切根虫一样,可将30日龄的幼苗沿基部切断。幼虫可钻大孕穗植物的穗中,为害番茄等植物时,可取食花蕾和生长点,并钻入果中。种群数量大时,幼虫如行军状,成群扩散。环境有利时,常留在杂草中。

2020年9月15日,农业农村部《一类农作物病虫害名录》公布,草地贪夜蛾入选虫害名录。

防治方法

用于种植的植物出口前几个月,在产地应经检疫并确认无该害虫。植物的一般类型(如切枝)应在低温下(低于1.7℃下处理2-4天)保存处理,再进行熏蒸。

在玉米上,5%种苗断茎,20%幼小植株叶丛(生长前30天)受害,就需要化学防治。高粱上,该虫经济阈值为每叶1头(或2头)幼虫,或每穗上有2头。在一些地区,该虫已经对杀虫剂产生抗性,增加了防治的困难。

多种寄生蜂可寄生草地夜蛾幼虫,其他许多捕食性天敌也有记载。表明生物防治是值得考虑的。幼虫的自然寄生率一般很高(20%-70%),大多数被茧蜂寄生。10%-15%可被病原菌致死。

已育成抗多种害虫的玉米品种。几种生物防治也已用于抑制害虫种群,部分受害可被健康植物补偿,故栽培措施是十分重要的。多种基本措施有利于减少危害,提高植物补偿能力。

鉴于中国无防治该虫的登记农药,根据《农药管理条例》有关规定,在专家论证的基础上,提出如下应急用药防治措施。

一、明确应急用药产品范围。本着防控用药的有效性、安全性、经济性原则,专家组在充分论证的基础上,提出了25种应急使用的农药产品(详见下文)。各地农业农村部门要结合当地实际情况选择推荐药剂,推荐给农民使用。

二、加强应急用药监督管理。各地农业农村部门要督促企业、经营单位建立生产销售台账,加大监督抽检力度,并依法严肃查处涉嫌假冒伪劣行为,确保农药产品质量。

三、强化应急用药指导服务。各地农业农村部门要加强草地贪夜蛾监测预警,加大培训力度,深入田间地头指导农民因地制宜选择用药产品,科学确定使用时期、使用剂量和使用方法,严格按照安全间隔期用药,严防长残留农药造成农残超标。加强使用安全风险和药效监测,一旦发现作物药害、使用效果不佳等情况,要及时采取措施并报我部。

四、限定应急用药使用时间。根据草地贪夜蛾的发生规律和防控实际需要,暂定应急用药时间至2020年12月31日。

各省(区、市)农业农村部门在组织草地贪夜蛾防治技术研究与试验中,若发现其它经济安全有效的药剂,可及时向农业农村部推荐。

推荐名单

单剂: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茚虫威、四氯虫酰胺、氯虫苯甲酰胺、高效氯氟氰菊酯、氟氯氰菊酯、甲氰菊酯、溴氰菊酯、乙酰甲胺磷、虱螨脲、虫螨腈、甘蓝夜蛾核型多角体病毒、苏云金杆菌、金龟子绿僵菌、球孢白僵菌、短稳杆菌、草地贪夜蛾性引诱剂。

复配制剂: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茚虫威、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氟铃脲、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高效氯氟氰菊酯、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虫螨腈、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虱螨脲、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虫酰肼、氯虫苯甲酰胺·高效氯氟氰菊酯、除虫脲·高效氯氟氰菊酯。

价值及其他

相关报道

2019年,草地贪夜蛾自1月份在云南为害冬玉米以来,在中国西南等地定殖繁衍并不断蔓延,发生范围逐步扩大。全国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公布植物病虫情报显示,截至4月26日,云南、广西、贵州、广东、湖南5省(区)29个市(州)112个县(市、区)玉米受害,初步统计发生面积超过12.74万亩。据分析,伴随西南季风,5月中旬始,成虫可进一步迁飞扩展至我国长江和江淮流域;6-7月份,可继续北迁至黄淮、华北乃至东北和西北地区,虫情有扩散蔓延的危险。

2022年,四川西昌首次投放赤眼蜂防治贪夜蛾,使草地贪夜蛾卵不能孵化,达到“以虫治虫”的目的。西昌计划开展4万亩次赤眼蜂防治草地贪夜蛾统防统治,预计投放4亿只赤眼蜂。

2023年5月,中国农业科学院深圳农业基因组研究所农业昆虫基因组学创新团队发表了东方粘虫和劳氏粘虫染色体水平参考基因组,破解了东方粘虫、劳氏粘虫和草地贪夜蛾的性信息素生物合成通路,找到了性信息素合成和接收的关键基因。相关研究成果发表在《分子生态学资源(Molecular Ecology Resource)》上。

物种管理

2023年1月1日起,被列入重点管理外来入侵物种名录。

2023年3月7日,被列入一类农作物病虫害名录。

本百科词条由网站注册用户【 CN100717 】编辑上传提供,当前页面所展示的词条介绍涉及宣传内容属于注册用户个人编辑行为,网站不完全保证内容信息的准确性、真实性,也不代表本站立场。
词条所在榜单
相关知识文章
危害最大的10种农业害虫 常见农作物害虫有哪些 农作物病虫害大全
农作物病虫害具有种类多、影响大、并时常暴发成灾的特点,常对农作物产生毁灭性打击,造成重大损失,你知道常见农作物害虫有哪些吗?Maigoo小编为大家带来了危害最大的10种农业害虫,如:草地贪夜蛾、飞蝗、草地螟、黏虫、稻飞虱、稻纵卷叶螟、二化螟等,一起来了解下吧。
家庭常见十大害虫 家里哪种害虫危害最大 常见家居虫害盘点
昆虫散布在世界各个角落,其中不少品种还是人类社会难以避免的“伙伴”,是侵害千家万户的卫生害虫,你最讨厌的家居虫害有哪些呢?Maigoo小编为大家整理了家庭常见十大害虫,包括:跳蚤、臭虫、蟑螂、苍蝇、蚊子、蜱虫、螨虫等,哪种最让你头痛?
危害最大的10种地下害虫 土里常见的害虫有哪些 地下害虫种类大全
土壤是地下害虫栖息、繁殖和生存的场所,它们在土壤中危害植物地下部分、种子、幼苗或近土表主茎,你知道土里常见的害虫有哪些吗?Maigoo小编就为大家带来了危害最大的10种地下害虫,包括:蛴螬、蝼蛄、地老虎、金针虫、根蛆、蟋蟀、麦根蝽象等,一起来了解下吧。
10种最可怕的林木害虫 哪种林业害虫危害最大 常见森林病虫害盘点
我国林业面积广大,林木资源丰富,而森林病虫害种类有8000多种,经常造成危害的有100多种,你知道对树木有害的虫有哪些吗?Maigoo小编为大家带来了10种最可怕的林木害虫,包括:松材线虫、光肩星天牛、美国白蛾、强大小蠹、马尾松毛虫、春尺蠖、松墨天牛等,一起来了解下吧。
10种最可怕的植物花卉虫害 哪种花卉害虫危害大 绿植常见害虫盘点
养花是很多人修养身心的爱好,看着它们一天天成长的过程非常治愈,但是一旦受到病虫害侵袭,一切努力都可能白费,你知道常见植物虫害有哪些吗?Maigoo小编为大家带来了10种最可怕的植物花卉虫害,如蚧壳虫、白粉虱、小黑飞、红蜘蛛、蚜虫、蓟马、斑潜蝇等,一起来了解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