遗迹简介
明北京城墙遗址是市级文物保护单位。位于西二环路南端,东南角楼以西。
遗迹来源
明北京城墙遗址建于明正统四年(1439年),此处遗址是内城的西南角城垣。北京原有4道城墙,为紫禁城、皇城、内城和外城。西便门是属于外城西段的一部分,建于1553年。内城、外城均已拆除。这段城墙是1988年在原古城址基础上修复的。因年久失修,逐渐倾塌,“文革”中城砖大部被拆除,仅留100余米长的残迹。连接角楼的百余米城墙于1981年修葺,城垣上重建硬山顶灰筒瓦卷棚顶铺房3间。1987年市文物局与西城区政府拨款150万元,拆迁违章建筑和临时住户,修复城墙,保留7处断面遗迹,并修复了旧楼,改造周围环境并进行绿化美化,使之成为现代文明、古代文化交融的北京城中又一处景观。
遗迹维护
修复后全长约500米。城墙内外壁为下石上砖,内为土心。墙基厚18.08米,墙体高10.72米,城顶宽15.2米,雉堞高约1.8米。城垣外侧围筑“马面”,上建城垛,城垣内沿筑宇墙。“马面”是凸出城墙外侧的墩台,一般长14米,宽13米,间距80~90米。城垣上有硬山顶铺房,供守城士兵休息和存放武器之用;城垣内侧有可供上下的马道。2003年建成明城墙遗址公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