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展历史
明正统二年(1437年)施工,正统四年完工。明《英宗实录》载:“(正统)正年四月丙午,修造京师门楼、城壕、桥闸完。……城四隅立角楼。”角楼建成后,历代均有修缮。1935年大修,曾将内部的大木结构上的彩绘改为满堂红油饰。
明清时期北京内城东南角城防建筑。在北京市建国门南北京火车站东南。建于明代正统四年(1439),明清两代曾多次修缮。1935年维修时,部分构件有改动,但基本保存明代结构,是明代北京城唯一保存至今的一座角楼,建筑别具一格。1982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角楼建于明代内城的东城墙和南城墙结合处,突出城墙外缘的方形台座上。台高12米,底边长39.45米,上边长 15米。楼沿城台外缘转角建造,高 17米,平面呈曲尺形,东西长35米,南北长35米,宽16米,建筑面积700余平方米。四面砌砖垣,重檐七檩歇山顶,两条大脊于转角处相交成十字,灰筒瓦绿剪边,绿琉璃列脊饰兽头。楼体外侧辟有4层共144个箭窗,亦称射孔。楼体内侧 (背面)出抱厦,亦相连成转角房,辟2门,一向西,一向北。门上设直棂窗。楼内立两排金柱20根,是角楼的主要承重骨干。金柱都是由楔形木包镶八棱形木心拼接而成,底径70厘米,上径45~50厘米。金柱上承三层架梁,每架梁的西端有桁、垫、枋,形成角楼主体框架。外金柱一侧沿箭窗由承重枋隔为 3层,承重枋之间由四根楞木横向联接,上铺楼板,站在楼板上可从箭窗向外投射和瞭望。角楼城砖大小一致,规格为43×24×12厘米。有些砖的一头印有嘉靖、隆庆等年号或窑记、私人印记等。
建国后城墙逐段拆除,东南城角一带亦因1958年新建北京火车站受到影响,只保留了角楼城台和迤西近百米的一段城墙,当时由文物管理部门作了一些简单的保护措施,残留的角楼和城墙并未遭到破坏。只是在“文化大革命”期间,遭到人为的破坏,再加年久失修,圮败日趋严重。1981年由政府拔款修缮,1983年修竣。根据不改变原状的修缮原则,恢复了民国年间修缮后的旧貌。并设立了保管所,筹备展览,对社会开放游览。1958年文物管理部门对角楼以及城墙采取了一些简单的保护措施。1981年国家拨款对角楼进行了全面修缮,1983年竣工,并设立了保管所。
主要景点
在建国门南大街和崇文门东大街相交处的内侧,北京火车站东南残留的一段城墙上,矗立着一座雄伟的建筑物,俯视着乘火车进出北京的旅客,形成象征北京的明显标志,它即是建在北京明、清城垣东南角上的角楼。原北京有内城外城之分,内城建筑较早,是明代初期在元大都城的基础上改建的,除于九门兴建城楼、瓮城和箭楼外,为了加强城垣的防卫,于城四角城台上均建箭楼一座、其名称应是城角箭楼,简称角楼。此处是唯一保存下来的北京城东南角的角楼,也是中国现存最大的城垣角楼。
楼建于突出城墙外缘的方形台座上。台高12米,底边长39.45米,上边长15米,楼高17米,通高29米,建筑面积700多平方米。平面呈曲尺形,四面砖垣,重檐歇山顶。楼体外侧向东、向南两阔面和向西、向北两侧面均辟箭窗(射孔),共4层144孔。楼体内交金柱20根,是角楼的主要承重结构。角楼高大峻拔,形式特殊,是明清城防和城楼建筑的独特例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