遗址历史
600多年前,“孝陵卫”是大明帝国一支精锐部队的番号,其地位不亚于京城内的皇家卫队。当年孝陵卫是皇家禁地,近6000名精锐士兵驻扎于此,文武百官到此必须下马步行。这样的庄严与肃穆只有一个原因,这里是大明开国皇帝朱元璋孝陵的入口。明孝陵国家和皇权的象征,也是“龙脉”所在,孝陵的平安就意味着子孙兴旺发达、国运长久。因此,除了管理孝陵内部的神宫监外,皇室特地在下马坊东侧设立了军事机构“孝陵卫”,以保卫孝陵的安全。
下马坊
是明孝陵入口处的标志性建筑,是一座两柱冲天式石雕牌坊,它高9米,宽6米,额上横刻“诸司官员下马”六个大字。即指示文武各级官员到此必须下马步行,以保持陵区的肃穆和对陵寝的尊崇,违者以大不敬论处。下马坊设于洪武26年,即公元1393年。牌坊体型伟岸,雕刻精细,书体公正,是明代初期石刻建筑的精品。下马坊是明孝陵的一部分,2007年南京市政府建成下马坊遗址公园,所有与下马坊有关的文物都聚集于此,中断了多年的下马坊至大金门神道再次恢复,保证了明孝陵陵寝的完整性和真实性。
神烈山碑
在下马坊东边36米处,是明嘉靖十年,公元1531年立的“神烈山碑”,碑通高4米,碑额篆刻“圣旨”二字,碑面阴文双钩浅刻“神烈山”三个字。原有碑亭,现已不存在,仅存四角石柱础。神烈山碑是明嘉靖十年改钟山为神烈山时而立。
禁约碑
立于明崇祯十四年,即公元1641年,通高3.46米,宽5.31米。碑首雕有二龙攫珠,碑面镌刻南京神宫监奉皇帝敕谕而制定的禁止损坏明孝陵及谒陵条款。
龙纹石雕构件。稍残,整体作卧碑状,已断裂成三块,总长5.01米,宽1.18米,厚0.40米,龙纹为高浮雕,雕工精美,龙纹最凹出碑面达9厘米,局部镂雕。碑面两侧有宽0.18米的边缘,边缘上雕满如意云纹,碑面中间雕一五爪龙纹,线条流畅,形象逼真,龙纹身上满刻龙鳞纹。两端出榫,榫长18厘米、宽20厘米;另一端榫已残。该构件应为神裂山碑亭遗物,2007年出土。老人在公园遛鸟,将鸟笼放石雕上,也自有一番情趣。
观音阁大石壁
重30吨,为整块青石打磨而成,高5.56米、宽4.5、厚0.5米。石壁正面上方有一排六字梵文,其下有高2.12米的高浮雕火焰纹佛象背光,背光上有八吉祥图案。石壁下部为须弥座,束腰上雕刻口花文饰。石壁背后刻着“水晶屏”几个大字,落款为“江宁刘瑞生”。
据《金陵梵刹志》记载,大石壁是明代永乐皇帝为了纪念生母,在明孝陵附近敕建的观音寺遗物。600年来观音寺早已毁于战火,只剩下这座大石壁被砌在一户人家墙体中。2002年2月宁杭公路拓宽拆迁,它重见天日。2007年5月中山陵园管理局建下马坊遗址公园,这块大石壁向西北方向平移了约150米,被纳入公园中,并为它盖一座巨型的方亭挡风遮雨。如此大的一面青石石壁,其原材料真不知是多么巨大的石块。600多年前没有重型施工机械,开山取石、运输加工,古代工匠的智慧令人叹为观止。
三则碑
2002年3月发现于中山门外宁杭公路小卫街段北面的民房墙壁中。碑为青石质,高2.21米,宽0.94米,厚0.22米,碑下部有榫卯和底座相连。碑首正面刻有篆书《奉旨蠲免三则碑》及云纹,碑边雕卷草纹,碑文部分字迹已漫漶不清。该碑刻于清康熙十三年(1674年),内容为江宁府上元县奉旨因孝陵陵户减少而获清政府允许豁免税赋银两等事宜。2007年该碑迁移于下马坊遗址公园中,并建四角仿古碑亭予以保护。
孝陵卫
位于下马坊以东约800米处,是在洪武三十一年(1398年)明太祖驾崩后设立的军事场所。设有经历司,系当时军事警卫机构,专门保护“孝陵”的部队。明时,一卫有官兵5600名,一卫又分五所,每所1120人,如今卫所已无迹可寻,但留有地名“孝陵卫”。2007年,根据文献资料在下马坊遗址公园中再现孝陵卫囤兵大营的场景。
栓马桩
2007年征集于民间。多数为青石质,桩头部均雕有动物形图案,其中有猴、狮等。桩体为长方体,高度为2.5米左右。栓马桩主要立于帝王及贵族墓神道和官宦宅院前后。栓马桩雕饰的纹饰和体量也是官品、爵位的彰显。
明代石马
雕凿风格简朴,采用写实手法,形象逼真,雕凿技艺精湛,线条圆润,在局部线条的处理上注重着意刻划,精雕细琢,于简朴中透出华丽的艺术效果。马是古人的坐骑,是皇帝仪卫队伍中的一个组成部分,陵墓两侧的石象生行列里,也有马的位置,象征着死者生前的崇高地位和显赫身份。
大金门神道
明孝陵神道自下马坊起,途中经过大金门、四方城、石象路、翁仲路,最后到达陵宫,全长2.62公里。由于战火、人为破坏等诸多原因,神道除石象路、翁仲路等段保存尚可,其余已经湮没。建下马坊遗址公园将南京手表厂迁走,恢复下马坊至大金门神道1.1公里。神道铺旧制1.6米长、1米宽、10厘米厚的大青板,两侧采用花岗岩,以席纹铺装,是文臣武将及太监等随从人员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