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坚持以改革总揽工作全局;实行了中层干部竞聘制,职工实行定岗、定责,竞聘上岗的双向选择,工资待遇与职责挂钩,极大地提高了干部、职工的工作积极性,提高了工作效益。
二、切实加强古籍保护,彰显谷城三千年的文明历史。先后收集、整理出了襄阳市一件纸质一级文物《金刚般若菠罗密经》为代表的1060册善本书和两万余册珍贵古籍。县政府投入巨资,购书柜、建古籍书库并配套保护设施,争创了“湖北省古籍重点保护单位”。
三、高标准建设“全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努力推动“数字图书馆”建设,数字化图书馆建设是图书馆事业发展的方向,2003年我县就与省签定了“电子阅览室”建设协议。谷城县图书馆是全省早建成“电子阅览室”的县级馆之一。“全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启动后,我们又积极抓住这一千载难逢的机遇,高标准建成了我县的“共享工程”,县级中心、十个乡镇点和300个村级点。目前图书馆网站每天点击率近1000人,据调查全县有2.9万人在利用这一平台。或上网阅读、或看电影、戏曲、或浏览信息。
四、坚持科技信息服务。长期以来,图书馆始终坚持摘录各类短、平、快致富信息,采取多种形式为“三农”服务;有效地促进了农村产业结构的调整和农民的科技致富。
五、坚持开展读书用书科技致富活动。2002年以来,每年以宣传部或文体新局名义发文,在全县开展“读书用书科技致富”为主题的征文比赛活动,每年征文的内容、主题、对象虽不同,但读书用书的主题不变,共收到征文18400余篇,发表550余篇,评优秀征文1320篇,有效地促进了读书用书热潮在我县的兴起,我县的读书用书活动多年来一直受到中宣部、省、市有关部门的好评。
六、坚持开展送书下乡活动。针对乡镇没有新华书店,群众买书难、看书难的问题,我们坚持送书下乡,主要是图书馆牵头,联合新华书店、部分个体书摊老板到集镇、到村组进行图书展销,价格统一,实行优惠,一年巡回展销1-2次,几年来累计售书6.1万册,不仅方便了群众买书和看书,自身也获得了一定的经济效益,中央、省、市、电台先后播发了我们送书下乡活动的新闻。
七、坚持基层图书网络的建设。要彻底解决群众看书难问题,必须把图书室建在农民身边,基于此,图书馆始终把图书网络建设放在重要的位置,县委、县政府给予了高度重视和支持,两办专门行文就围绕“十有”六到户对建设农家书屋的工作提出具体要求,并且成立了领导小组、组织专班行进辅导,在中心集镇建读者俱乐部,在农村建农家书屋。经过几年的努力,乡镇都建起了图书馆(室),村村建有农家书屋,使县、镇、村、户四级图书馆(室)网络初具规模,藏书达50万册。
八、免费开放工作已全面实施,从2011年五月开始,我们制定了免费开放方案,落实了免费开放项目,全方位实施免费开放
九、近几年,我们采取“三统一”即统一配书柜、统一配2-300册书、统一配流动图书点标志牌的方式,在机关、企事业单位建流动图书点,收到很好的社会效果。2011年配置的流动图书车。
十、市范区创建标准高,效果好。2013年10月以来,我们围绕全国全省示范区创建标准,硬件软件一起上,抓突入,切实解决硬件设施和环境面貌;抓软件,认真落实痕迹管理;抓活动,不断丰富创建
现有藏书10.5万册,其中古籍书2.1万册,以《金刚般若菠萝密经》为代表的1000多册善本书,具有很高的研究和保存价值,堪称谷城“县宝”。2011年被省政府公布为次“全省古籍保护重点单位”是七家入选单位中一家县级馆。全县十个乡镇都建有图书分馆或室,全县每个行政村都建有图书室、农家书屋,全县图书总藏量达50万册。中央实施的“全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在我县得到了很好的贯彻落实。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县级之中心建设质量高、效果好,所有乡镇都建了基层点,100%的村以农家书屋为依托,以党员远程教育相配套,建起了村级基层点,已覆盖全县90%的农户。全县图书网络初步形成,读书、用书活动高潮迭起,图书馆事业充满了生机和活力。基础业务工作在省、市有名次、有位置,谷城县图书馆多次受到表彰和奖励,是多年“文明单位”“先进基层党组织”并获得了“国家一级图书馆”荣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