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布于中南美洲。
飞碟瓜根系发达。茎短缩,蔓性、半蔓性或矮生。真叶近五角掌状,浅至深裂,互生,绿色。雌雄异花同株。一般雌花单生,雄花簇生。花黄色,腋生,花径10-12厘米左右。
瓠果,分白、黄、绿三种基本颜色。果缘具棱齿,扁圆、碟形或钟状,所以俄罗斯人称之为碟瓜、碟形瓜、齿缘瓜。因果形美观,状若飞碟,故命名为飞碟瓜。飞碟瓜为虫媒花植物,以观果为主。
飞碟瓜性喜温暖、湿润、光照充足的环境。种子10℃萌发,最适发芽温度25~27℃。适宜生长发育的温度白天22-28℃,夜间13~18℃。超过35℃,呼吸作用加强,生长发育受阻,易引起受粉不良。温度低于10℃,则生长受阻。土壤pH值为65~7.5。
飞碟瓜性喜温暖环境。适宜的生育温度为13℃-28℃。温度过高,容易化瓜。温度低于10℃,则生长停滞,果不膨大。喜光,但可耐一定程度的弱光。因此,它既适合露地栽培,又适合保护地栽培。
喜湿,不耐旱,由于叶片大,蒸腾强,栽培上要特别注意水分管理。应保持空气温度为70%-80%。湿度过大,容易发生白粉病。喜肥。以砂壤土、壤土栽培为宜。适宜的土壤PH值6.5-7.0。
采用纸简或营养钵育苗。选择饱满无病虫伤害的种子在28℃-30℃温度下浸种8-10小时,而后在25℃-28℃温度下催芽。催芽过程中保持催芽袋湿润,每天换水l-2次。当50%以上种子萌芽时,播种于预先准备好的播种盘中。要求底上厚度至少5厘米。
打透底水。覆盖药上,厚度1厘米,然后覆盖地膜或小拱棚,保温保湿。最好能保持土温在25℃以上,这样有利于幼苗出土。苗出土后,撤去覆盖物,适当降温,以防徒长。子叶展平后,移苗至育苗钵(10×10厘米)中。
苗期要保持充足的光照,光照时间每天保持10小时左右,有利于雌花分化。温度采用变温管理。即晴天白天保持23℃-28℃,夜间降至12℃-15℃;阴天白天保持20℃-25℃,夜间可降至10℃-12℃,昼夜温差10℃-15℃。定植前5-7天要进行秧苗锻炼。
霜期过后,最低气温稳定超过10℃时定植。畦作或垄作。采用畦作,则畦距40-50厘米,畦宽120厘米,株距80-100厘米,每畦2行;采用垄作,则垄距70厘米,株距100厘米,可根据品种特性具体确定株行距。定植前整地,亩施腐熟有机肥4000-5000千克,磷酸二氨30千克,过磷酸钙50-100千克。
飞碟瓜不仅具有很高的观赏价值,还具有很高的食用价值。它的嫩果、嫩花、嫩消、叶柄、种子均可以食用。根据测定,飞碟瓜含有丰富的维生素C、B1、B2,胡萝卜素,尼克酸及钾、钙、磷、铁等多种矿质元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