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蕴皆空:指佛家修行的最高境界。
出自《般若波罗蜜多心经》:“观自在菩萨,行深船若波罗密多,时照见五蕴皆空,度一切苦厄。”
《心经》的五蕴皆空,是说世间的一切生灭现象并非实有,而是空的。空不是什么都没有,而是说五蕴的‘有’,‘有’是假有,因此,空,是对‘有’的实质的透视,即:有是指名义上的有,你认为有就有,空也是指名义上的空。空,是破除我们对‘有’的错误执著,倘能照见五蕴皆空,人类自然能够度脱一切烦恼痛苦。举例说明:当我们在努力时,在没有取得实质性的突破时,利用“五蕴皆空”就能帮助我们摆脱困难,让我们清楚“有和空”是相对的,不必为有和空而苦恼,只要珍惜经历过程中的快乐便是了。
五蕴:即色蕴、受蕴、想蕴、行蕴、识蕴。蕴是蕴藏、积聚的意思。色蕴属于物质现象范畴,受、想、行、识四蕴是属于精神现象范畴。
即物质的积聚。色蕴包含内色与外色。内色就是:眼、耳、鼻、舌、身五根,我们所依靠生活的根身(身躯);外色就是:色、声、香、味、触五境,我们所知的外境,这些都包含在五蕴之中。
在色蕴的境界当中所领受苦乐感受的就叫受蕴,这些受用就是因为分别产生的,比如有人看到月亮非常高兴,有人看到月亮就非常的哀伤,月亮自己本身没有发出信息说我今天很高兴,让大家都高兴一下,或者我今天哀伤,就让大家哀伤,这些都没有。月亮是无记的,但不同的人看到月亮就有不同的感受,有苦有乐,有喜有忧,这就是因为人在分别。
“想蕴”就是自己的思维,在一切境界相当中会给每个物体设立一个名相,比如说这是电视,那是轿车,就是虚妄的在这些境界相中安立名字,其实想都是名字在这里做主,如果没有名字就想不出来了,想就是依照色的境界和依照受的境界而产生的,
行蕴就是讲我们心念,我们的心念生灭迁流而不停息,行蕴带给我们的也是苦受,不过我们欲界的众生心太粗了没有那么细,所以感受不了这个“行蕴”的苦。
识蕴就事一般小乘讲的意识,意识就是分别,在这个境界上去分别一切的法相这个就是识。
五蕴皆空:不是一种境界,而是一种事实。指人无法正确而完整的认识事物,你看到的想到以及总结出来的经验,都是不正确不完整的。
五蕴皆空下一句是:四大和合。
四大和合:指物理结构的地大、水大、火大、风大四大元素。
1、地大:指身体的骨骼、指甲、毛发等坚固性,具有坚持树立的基本功能。
2、水大:指身上的血液、涕唾、体液等湿润性,具有滋润和柔和的特点。
3、火大:指身体的热能等温暖性,具有温热激情的表现。
5、风大:指人的呼吸(外风大)和大脑的思维活动(内风大)的流动性,具有推动向上的性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