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湖小学因清湖村得名,是一所具有悠久历史、人才辈出的百年老校、现代化城市花园学校.目前占地26190平方米, 56个教学班(60个班的规模),169名老师, 3051名学生,有市级名师1人,区级名师5人;拥有室内篮球场、羽毛球、乒乓球室各1个,美术室4个,电脑室3个,音乐室2个,阅览室1个,均有现代化教学设备,为龙华区较大的公办小学。2016年10月,名校长樊光合同志接任学校校长,确立了“清明育人”(清源正本、明德修身)的办学理念,以“清明有为”为校训,全力推进“三全”素质教育。学校开始走上“由大变强”的内涵式发展之路。学校在发展过程中,逐步形成了“剪纸”、“足球”、“合唱”和传统文化教育等特色。是深圳市园林式、花园式单位、深圳书香校园。
学校位于深圳市龙华区中心位置,教育局,公安局、卫生局、民政局、区服务中心等十九个职能局隔墙相望,距区政府10分钟车程,办事方便;地铁四号线(清湖站),龙华首条有轨电车(清湖小学站)、梅龙大道、石清大道与学校只有十米之距,5分钟上高速,10分钟到区人民医院,20分钟可到机场和高铁深圳北站,30分钟车程到达市中心,交通便利;华为、富士康等世界名企在周围扎根深耕。
清湖人从明朝初期从龙门迁入龙华,把客家人崇文重教的优良传统带到了这里,很早就在村里竞相办起了私塾。现在保存完好的还有元珠私塾,数百年里,先后培养了明朝尚书廖继祖、清朝才子廖石留及现代廖瀚镳、廖锦鸿等干部。
1950年,在中国共产党的英明领导下,清湖人在私塾的基础上用廖氏宗祠办起了现代学校,即清湖小学。学生是村民子弟,人数较少,学校在此度过了比较平实的37个春秋,培养出研究生廖仲新、实业家廖宇波等学商界地方名人。
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深圳作为改革开放的前沿阵地,经济腾飞,人口膨涨,祠堂办学无法适应教育发展。村委在祠堂傍择地2850 平方米,从捉襟见肘的办公经费中挤出钱来建设新校,1985年9月建成迁入。第一任校长是曾远灵先生.两年后,曾远灵校长退休,本村德高望重的廖育波同志接任校长,此时学校只有6个班,10余个老师,200多个学生的规模。
邓小平同志的南巡讲话让深圳经济再上台阶,刚建十二年的学校再次面临扩班需求。清湖村委高风亮节,直接把准备建作村委的新办公大楼让出来办学校。通过改造,于1997年9月迁入现址。此时学校只有现在的“清正楼”一幢,12个教学班。随着学生的不断增加,村委在2002年加建了“清华楼”。2004年7月,廖育波校长退居二线时,学校已达18个班的规模。廖校长从教四十一年,任校长十五年,提出了“千教万教 教人求真,千学万学 学做真人”的校训,完成了由一般村校向“市一级学校”的跨越,培养了诸如廖丽娟(浙大毕业生)、廖少锋(当年区中考状元)等一批人才。
2004年7月至2016年10月,游业强同志担任清湖小学校长。完成了“由三级”(区、镇、村)办学向“一级”(区)办学的过渡;增建了“清雅”、“清德”、“清明”三栋楼;实现了由18个班到52个班的量的飞跃。本着“育人为本,全面发展”的教育理念,提出了“做平常事,当平凡人”的校训;逐步形成了“剪纸”特色。
2016年10月,樊光合同志接任清湖小学校长。樊光合校长到任后,提出了“清明育人”的办学理念,确立了“清明有为”的校训,完成了学校的“十三五”规划和各项规章制度的建立,要求建立文化自信,从传统文化出发,加强经典教育,把孩子培养成为“一观三全一特长”的“清明有为”人才。注重学生学科核心素养和综合素养教育,深入开展素质教育,学校“三风”良好,质量提升,挤身区级先进行列。
在“清明育人”办学思想和“清明有为”校训的指引下,清湖小学全面实施名校战略,精心打造市一流学校。实现跨越式发展,布新局,谋新篇,一切从有利工作出发,调整原有行政班子的分工,对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改变了工作方法,提高了工作效率;调整了功能场室的整体布局,提高了场室的使用效率……,在巩固原有剪纸特色的前提下,推进了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创建了“全国足球实验学校”(足球特色),强化了合唱特色(多次拿市区合唱比赛金奖),特色教育初步彰显。
在专家型校长的引领下,学校科研成果斐然,先后承担国家级子课题2项,省级课题2项,市级课题4项,区级25项,取得了一定成效。造就了市级骨干教师1人,区级名师5人。
百年老校,英才辈出,雄关漫道,勇立潮头。以“清明育人”思想引领,专家治校,名师执教,管理精细化,科学化,打造特色鲜明,品质一流的市级名校,我们将继续奋进。
清明育人:清源正本明德修身
一“观”三“全”一特长。
一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三全:面向全体学生、全部学科素养和学科全面素养。
一特长:学生拥有一定特长。
清明教育:清源正本明德修身
中华剪纸、中华经典、中华书法、中华民乐、校园足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