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高鳍刺尾鱼(学名:Zebrasoma flavescens)其体卵圆而侧扁,背鳍及臀鳍硬棘尖锐,前方软条较后方延长,呈伞形;尾鳍截平。尾棘在尾柄前部,稍可活动。幼鱼及成鱼体、头部及各鳍皆一致呈鲜黄色;胸鳍有狭暗缘;尾柄棘白色。
在自然环境中它们不太挑剔居住环境也不挑剔食物,是典型的杂食性物种;水深1~40米的岩礁和珊瑚礁区是其主要栖息地。黄高鳍刺尾鱼也是海洋馆中流行的观赏鱼种。在圈养环境中,该鱼可食用同其它观赏鱼类一样的食物,容易饲养。
黄高鳍刺尾鱼分布于西太平洋夏威夷海域,为当地的习见品种,产量很大,多活动于珊瑚礁丰茂的地区,觅食礁石上的有机物及海藻。为著名观赏鱼类。
仅在亚热带珊瑚礁海域活动,热带海洋不常见。
礁岩栖性鱼类,主要栖息于珊瑚繁生的潟湖及面海的礁区,栖息深度2至46米左右。通常单独或成一小群优游于藻丛间。
原产于太平洋中西部海域,其分布区域,西起中太平洋的夏威夷、约翰斯顿,经马绍尔群岛,东至日本、菲律宾及台湾北部。
原产地(海域):关岛、日本、马绍尔群岛、密克罗尼西亚、北马里亚纳群岛、帕劳、菲律宾、中国台湾、美国本土外小岛屿(约翰斯顿环礁、中途岛、威克岛)。
引进地:美国(不包括夏威夷群岛)。
体呈卵圆形而侧扁,吻长突出,前端钝尖。额头陡斜,眼睛上位。口小,端位。两颌各具齿1行,上下颌齿较大,齿固定不可动,侧扁,边缘具缺刻,呈钝锯齿状。成鱼除了黑眼睛和尾柄上的白色芽状棘外,头及身体呈一致的鲜黄色。背鳍高耸,臀鳍发达,两鳍张开使全鱼呈三角形。在体侧中央有许多淡色纵线,背鳍及臀鳍硬棘尖锐,尾柄两侧各有一向前长棘,其前方有许多毛状突起。尾鳍截形。幼鱼体白,上有许多淡棕色横线,背鳍及臀鳍鳍条均较成鱼长。
背鳍硬棘:5枚;背鳍软条:23~26枚;臀鳍硬棘:3枚;臀鳍软条:19~22枚。
几乎吃所有人工饲料,而且只要引进到水族箱中一般马上就能开始进食。从营养上看含有植物纤维的薄片饲料更适合它,白菜和紫菜也是很重要的营养补充品。它们喜欢吃在水族箱中饲养的各种藻类,火焰藻是最被欢迎的。一条250px左右的黄金吊,可以在3天内吃光40平方厘米的一小片火焰藻。如果你的礁石生态水族箱中有珊瑚因外界刺激而溃烂了一部分,那则成了黄金吊最喜欢的食物。虽然这种鱼不攻击任何珊瑚,但对腐烂的珊瑚虫尸体尤为感兴趣,它们会啃咬珊瑚的伤口,造成更大面积的创伤,直到毁灭整株珊瑚。
黄金吊适合饲养在珊瑚礁岩石生态缸中,富含钙质的水会让它们的颜色看上去更亮丽。尽量避免在同一水族箱中同时饲养两条黄金吊,如果要同时饲养最好在同一时间将它们引入水族箱。如果引入时间有先后顺序,则后来者很容易被前者消灭,它们具有手术刀一样锋利的尾柄刺,是极具杀伤力的武器。即使在已经饲养有一条或一群黄金吊的水族箱中再次引进一批,也必须保证新引进的数量要大于原有数量,并确认后来者不比前者小。
黄金吊不能忍受甲醛的刺激,因此,在治疗寄生虫类疾病时不要使用甲醛或稀释产品福尔马林。
市场上所见的黄金吊绝大多数采集于夏威夷。虽然中国几个版本的鱼类志或图鉴都记载有采集于南沙群岛地区的标本,但不论是在海南渔民的鱼排上还是海水观赏鱼收购商那里,都没有捕获过这种鱼的记录。不但国内,即便是菲律宾、印尼、斐济和马来也没有过捕获记录。幸好人工繁育技术逐步成熟起来,一些原产地的渔场开始用人工采卵的方式繁殖黄金吊,并逐步将人工个体投放到市场上。
以成群或结对方式产卵,雌鱼每月产卵一次。繁殖高峰期从3月到9月,有些鱼可全年繁殖。雌鱼每次平均能产4万枚鱼卵。双亲对稚鱼不提供亲代抚育。
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濒危物种红色名录》(The IUCN Red List):无危物种(LC),2010年评估。
即使不饲养海水观赏鱼的朋友也偶尔可以顺口叫出黄金吊的名字。它是被饲养数量最多的倒吊品种;它是最容易饲养的倒吊品种;它是近乎全球所有海水观赏鱼爱好者都喜欢的品种;它还是最早被豢养的海水观赏鱼品种之一;在全球的海水观赏鱼贸易中,除了公子小丑鱼(amphiprion ocellaris)外,单一品种数量最大的就要数它了。加上香港朋友为其起的名字“黄金”一下子让它成为了海水观赏鱼中的璀璨明珠。其实它还有一个名字“黄三角倒吊”这个名字早期在台湾和大陆被通常使用,主要从鱼的形状上描述了它。但由于名字字数多,叫起来绕口,故最终大家都沿用了黄金吊这个时尚的“港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