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第一五六中学是一所普通完全中学,始建于1932年,时称北平辅仁大学附属女子中学,1952年改称北京市第六女子中学,1968年起男女生兼收并启用现校名。全校占地约13000平方米,校舍建筑面积约15000平方米。
在多年的教育教学实践中,学校坚持实施注重细节的闭环管理,不断更新教学理念,在探索中不断创新,形成了良好的校风、教风、学风。学校不断开发特色校本课程,组织丰富多彩的学生活动,鼓励学生社团和社会实践活动。学校有田径队、篮球队、合唱团、舞蹈队、书法绘画小组、机器人小组等展示学生特长的学科活动小组,有模联社、动漫社、摄影社等多个学生社团组织。2007年学校成立了沈鹏书法艺术学校,并在全校开设书法校本课程,还开设了3D打印、玉文化、茶艺、戏剧表演等受学生欢迎的校本课程,有体育节、艺术节、科技节、传统文化讲座、校园公益义卖等受学生喜爱的校园活动。
学校有一个倾心治校、求实创新的领导班子,有一支热爱教育、治学严谨、团结协作、能够引领学生发展的教师队伍。学校现有高级教师46人,区级学科带头人10人,区级首席班主任1人,区级骨干教师21人,区兼职教研员15人。
学校全面贯彻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坚持“培养学生健全人格,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定基础”的办学理念,秉承“健康身心、崇尚科学、传承文化、修养品格”的学生培养目标,努力实施素质教育,注重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坚持面向全体学生,深入进行教学改革,努力提高教学质量。多年来学校初、高中教学质量一直稳定在较高水平,高考成绩优异,2019年高考实现文科上自招线率87%,本科率100%;理科上自招线率75%,本科率100%。网络班上自招线率91%,本科率100%。学校秉承“勤思、笃学、砺志、明德”的校训,培养学生全面发展,形成了勤学、尊师、守纪的良好风尚。
一五六中学办学条件优越,设备先进、齐全。教学楼、实验楼、综合艺术楼是学校建筑主体。实验楼配备理、化、生实验室各三个,新建物理数字实验室一个,生物组培实验室一个,以及图书馆、网络中心、课件制作中心。综合艺术楼有师生阅览室,267平方米的阅览室有报刊、杂志240多种,学生可用电脑进行网络阅读;有设备先进的音乐、美术、书法、历史、地理、通用技术和计算机专业教室、电子钢琴教室、3D打印室、高清录课室、学生心理咨询室及茶艺教室。所有教室全部配备了交互式液晶书写屏和实物投影仪,专业教室、实验室配备大屏幕液晶正投或显微投影仪,学校建立了数字平台,实现了线上教学和办公,教育教学实现了现代化和数字化。
学校校徽由中间小篆字体的“一五六”和下方“一五六”的拼音首字母及上方学校英文名称构成。其中“一五六”的拼音首字母做了特殊艺术造型,“Y”变成了春芽,并加入了朝阳。
勤思、笃学、砺志、明德
勤思
“勤思”即勤于思考。孔子云:“学而不思则罔。”只有深刻而周到的思考,才会有新的发现,才会产生创造的灵感,才会有理性的升华。“勤思”是良好的学习习惯,是提高学习效果的关键,是创新的基础和发展的源泉。
对教师而言,勤于思考是应具备的业务素质,思考知识的更新与发展,思考学生的心理特点及教育对策,反思教与学的实际效果……只要善于质疑、设疑,必将能在和学生共同思考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实现共同发展。
对学生而言,面对学习和生活中的问题积极思考,在质疑、释疑过程中才能举一反三,将书本知识真正变成自己的知识,在学习实践中培养创新精神。
笃学
“笃学”即专心好学。“笃学”出自《三国志·吴志·孙瑜传》。“笃”有诚笃不虚、坚持不懈、厚积薄发等含义。笃学反映锲而不舍地追求知识与真理的学习态度和学习精神。笃学是实践的基础和前提,又是成功的基石和保障。
对教师而言,个人的专业需要持续发展,对知识矢志不渝地探究,才能激发潜在的内驱力,克服职业的倦怠感,使自己专业知识不断更新,能力得以提升。执著的求知精神必将能带领学生追求新知和真理。
对学生而言,有“专心”的学习态度和学习精神,就能发现学习中的乐趣,做到“好学”。只有刻苦努力,坚持不懈,才能实现知识和能力的积累。
砺志
“砺志”即磨砺意志 ,“砺志”出自清李渔《慎銮交·久要》。“砺”本义是磨石,用作动词便是磨砺。“志”在《说文解字》中解为“意”,即意志、志向、理想。“砺志”是追求远大志向和理想的人生态度,是人发展、进步和成功的基础,是中华民族崛起壮大的根基。
对教师而言,志存高远,坚守自己的教育理想,在实际工作中具备顽强的意志力和抗压能力,克服各种困难,使自己始终保持工作的热情,才能积极主动地有创造性地完成工作,为祖国打造更多的栋梁之才。
对学生而言,树立远大志向,在学习和成长过程中脚踏实地地追求,在实践的磨砺中逐渐形成坚强意志和刚毅果敢的性格,积极地面对生活,不畏挫折,追求理想。
明德
“明德”即认同、践行和彰显美德。“明德”出自《礼记·大学》。“明”,一为明白、清楚,二为懂得、了解,三为弘扬、彰显;“德”,指品行、品质、道德。“明德”是做人之本,是自我完善的方向。
对教师而言,“明德”体现了教育的核心价值。教师要树立以德为育人之本的思想,不断学习和完善自我,肩负起传承中华民族优秀的文化和传统美德的使命。
对学生而言,“明德”包括基本的道德认知和高尚的人格修养。在学习和生活中自觉实践,逐步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提升道德标准,塑造健康人格,全面成长,实现优秀品质和民族精神的传承。
民国21年(1932年),北京辅仁大学增办了北京辅仁大学附属中学女子高中部,由陈垣先生兼任校长,校址在蒋养房豆腐巷内(现积水潭医院所在地 ),同年9月开始招生。
民国24年(1935年),附中女部迁到太平仓新购校舍,添招初中女生,建立三三学制,由圣神女修会负责,辅仁大学总会长卢德思修女为学校校务主任。
1949年,学校师生去先农坛体育场参加庆祝中国共产党建党二十八周年大会。
1950年,学校改为国立辅仁女子中学。
1952年,学校由市文教局接管,更名为市立第六女子中学。
1957年,学校增至28个教学班,在校生人数达1499余人。
1968年,学校开始兼收男生,后随北京市统一编排更名为北京市第一五六中学。
1999年,校内举办《美术作品展》, 作品由学校毕业生的作品构成。
2007年,学校成立了沈鹏书法艺术学校。
2012年,学校举办八十周年校庆活动。
2013年,学校组建了高中网络教学班,共享北京市第四中学的网络资源。
2015年,学校在高一组建了人文素养班。
(以上数据来源官网,数据截止至2019年12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