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云寺位于台怀镇南十里处,东北沿临石凉公路,西南遥望圣地佛母洞;该寺周围群山环抱,涓水潺流,风光秀丽,景色怡人,是从东中进入五台山风景区处的必经之地。
白云寺始建于唐朝,由当时太原的道台所建,道台是太原一位七品官。提起道台建寺,还有一段真实的公案:当年,道台的母亲身患重病而久治无效,恰被化作过路和尚的文殊菩萨所救,道台为报恩问询和尚的来历,和尚说了句"我是五台山白云寺的和尚",后来道台到五台山找寻白云寺不果,此时文殊菩萨应现出来向道台微微一笑。道台顿时恍然大悟,"啊,原来白云寺就在于此啊!我知道该干什么了!"于是,欣喜不禁的道台便发心修建了当时在五台山上建造最早、规模最大的名刹白云寺。
在当时,该寺大殿内主要供奉的是想享誉全国的高17米的千手千眼佛像;就连所供奉的罗汉尊者塑像。同时,她也是全国高僧师和贤达信众们前来五台山纭聚参修朝拜礼佛的首当寺院之一。其宏魄的规模,浩大的声势,精严的教威,真是享誉空前。
白云寺坐北向南,占地面积10000平方米,山门前有照壁一座,宏伟高大,照壁前平台上砌筑汉白玉平台,供甘露观音汉白玉雕像,高约6米,韦驮、关羽分立东西护法。山门内依次建有天王殿、大雄宝殿、三圣接引殿。
天王殿面宽3间,歇山顶,内供弥勒菩萨和韦驮菩萨,左右山墙下塑有威猛健壮的四大天王。天王殿两边有门楼、钟鼓楼。钟鼓楼为十字歇山顶,钟楼内是明代铁钟一口。
穿过天王殿,正面为大雄宝殿,面宽20米,进深12米,四出廊,单檐歇山顶。殿内供有木雕贴金“横三世佛”,高 约5米。中为释迦牟尼佛,结说法印;左为药师佛,右手托宝塔,左手结说法印;右为阿弥陀佛,左手托莲台,右手结说法印。释迦牟尼左右前方立有阿难和迦叶。
大雄宝殿右侧从南至北依次有功德堂、地藏殿、普贤殿各3间,均为歇山顶,三面出廊,功德堂内正面供有达摩祖师,三面墙上挂有13幅净土祖师像。
地藏殿供有地藏王菩萨,头载五佛冠,手托如意珠,左右两边为道明和闵公。佛龛两边联曰:“大愿王地狱未空誓不成佛,难行者众生度尽方证菩提。”横联为:“普利冥灵”。殿内后山墙左右两边绘一幅地藏王像,左右山墙绘有十殿阎王壁画。
大雄宝殿左面,从南至北依次有客堂、观音殿、文殊殿各3间,硬山顶,三面出廊。观音殿供有观音菩萨,左手拿柳枝,左手拿净瓶,两边有龙女、善财。三面墙上绘有24幅“观音救难图”。除天王殿内为彩塑外,其余殿内的佛菩萨均为木雕,雕工精细,线条流畅,端严殊丽,仿佛明代雕像。
三圣接引殿面宽五间,26米,进深15米,前出廊,重檐歇山顶。殿内供阿弥陀佛、观音菩萨,大势菩萨,均为铜铸,殿两侧山墙绘有净土宗强生九果位壁画。
白云寺始建于唐朝,由于当时太原的一位道台人士所建,道台是太原一位七品官。提起道台建寺,还有一段生动真实的公案:当年,道台的母亲身患重病而久治无效,并求取秘法良方。机缘成熟,化做过路和尚的文殊菩萨向道台说之:“令贤老母的病,快是不行了吧”,闻听此言一愣的道台心想:既然这位和尚知道母亲身着病难,就一定能够治疗此病,随即乞请和尚家中面医。化做和尚的文殊菩萨来到病人床前,举臂抬手轻轻地在病人身上的上空来回一划,病母立刻痊愈。感激不尽的道台母子,问询和尚的来由身历,和尚说了句“我是五台山白云寺的和尚”,说完话便转身即自离去。不久,心怀感恩之情的道台前往五台山去寻找白云寺。可是,整个五台山山上山下角落里外找了一个遍,仍是寻之不见。心有伤感委屈的道台仰无长叹,双眼泪下地唉惜道:“阿弥陀佛呀,这白云寺到底在何方啊!”就在这时,万里无云突然在道台的头上,出现莲花白云。雪棉浓厚并且凝聚不动,道台抬头一看,文殊菩萨骑着狮子稳坐白莲花云,文殊菩萨向道台微微一笑。这下,道台才全部的恍然大悟,“啊,原来白云寺就在于此啊!我知道该干什么了!”于是,欣喜不禁的道台便发心和修建了当时在五台山上建造最早规模最大的名刹古迹-白云寺!在当时,修建白云寺所波及覆盖的领地范围之大,无一寺院能够比及。村民间经常流传一句“先造南山白云寺,后起西址碧山寺”的佳谣。因为谣中人们可以想象的到,就当时的修建工程是多么宏魄与盛大啊!在白云寺声势显赫,闻名遐迩,是历代皇帝巡游五台山时所朝拜礼佛的改临就驾之地。康熙曾就亲驾住宿二月间,乾隆皇帝在第三巡游五台山时,亦曾作文写诗,状景抒怀。诗曰“一《白云寺》:春云出各如流,十年一度来游,底识峰台殊胜,今朝名实兼收。二《跋马》:跋马台山路,绥绥雨雪蒙:冻凝虽未宁,旭隐不为烘;虑恐寒过甚,如去景最工;轻与宁弗逸,欲与人同。至于古往今来的文人,墨这和雅士贤达们所遗留下来的绝句佳言,更是数之不尽,千古传芳!历经数代,白云寺院香火繁盛,信众,络绎,高僧倍出。宋代朝代,有一位方丈统领白云寺、碧山寺、金灯寺和连金寺的总持管理,他就是一代著名高僧,当时白云寺的主持方丈--北风大师。在北风大师时代,四大寺院道风纯正,治学严谨,修行精苦,是五台山众多寺院中,参修佛法成就的最显著最殊胜最有威望的寺院之一,也是白云寺不断扩充修建的鼎盛时期。令人痛惜的是:乾隆十三年间,白云寺被一场大火烧至半月有余而严重损坏。随着历史的变迁,该寺又屡自然灾害的不断侵毁;加之抗日战争和“文革”期间和两次大破坏,惨的真是使人目不忍触,伤感致极!
随着历史的变迁,该寺又屡造自然灾害的不断侵毁;加之抗日战争和"文革"期间的两次大破坏,致使白云寺仅存三间龙王殿、五间五观堂和两块残缺的石碑。其零落的瓦砾和颓废的荒墟,真是使人目不忍触,伤感致极!为了重现白云寺的历史辉煌,1997年,白云寺现任住持昌隆法师发恒心大愿,历时5年,在白云寺修建起了一座净宗大道场。
到2003年秋,历时八年,该寺主体建筑已经竣工。不少行家评说,白云寺是五台山周边重建寺庙中颇具特色的一座。
据史册记载:白云寺布局严谨,建筑古朴,巍峨挺拔,宏伟壮观,是五台山四大名寺古刹之一;享有“南有九华金鼎寺,北有五台白云寺”的美誉,其古老的文化历史悠久远长。在当时,该寺大殿内主要供奉的是享誉全国的高17米的千手千眼佛像;就连所供奉的罗汉尊者塑像,其高度也是全山寺院独一无二的。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佛教文化的再度兴盛,白云寺住持昌隆法师诚心全面修复白云寺,组建净宗大道场,现已修复西方三圣接引殿、大雄宝殿、天王殿、地藏殿、药师殿、钟鼓二楼等建筑,大雄宝殿内供奉高5米的如来铜身法相。白云寺是五台山唯一的净土道场,以一句佛号、一部《无量寿经》为专修课,西方三圣殿内有连续闭关三年、昼夜六时观自在念佛的僧众,大雄宝殿内有三宝、四众弟子们打精进念佛七、以及常做的超度佛事等。
白云寺筹建的虚空界、法界、中华民族万姓祖先功德祠堂内可容纳3000人听经闻法,是圆满九法界众生听闻佛法心愿的地方。昌隆法师遵循佛陀的教诲筹建祖先功德堂,在发扬光大孝道的基础上,引导众生主修念佛法门,广修三福、六和、六度、十善业和普贤菩萨十弘誓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