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济大学早在20世纪50年代初即在部分专业招收培养研究生。1978年学校恢复招收硕士研究生,1981年起招收博士研究生,同年被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为首批有权授予博士、硕士学位的单位。1986年经国务院批准成立研究生院,国家培养博士和硕士的重要基地之一。2018年4月,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我校为首批20个学位授权自主审核单位之一。
同济大学现有博士学位一级学科授权点37个,硕士学位一级学科授权点46个,专业博士学位授权点10个,专业硕士学位授权点28个。学科设置涵盖工学、理学、医学、管理学、经济学、哲学、文学、法学、教育学、艺术学等10个门类。其中,生物学、建筑学、土木工程、测绘科学与技术、环境科学与工程、城乡规划学、风景园林学、设计学8个学科入选第二轮“双一流”建设学科,17个学科入选上海市高校一流学科,12个学科入选上海市高峰学科。
同济大学现有博士生导师1800多人,硕士生导师2900多人。2022年招收各类博士生2110人,硕士生5800多人。截止2022年底,在校研究生28000多人,博士研究生9300多人,硕士研究生18000多人。已授予博士学位约14000人,硕士学位10万多人,为国家培养了大批德才兼备的高层次人才。
恢复研究生教育40多年来,同济大学研究生教育以立德树人为根本,全面落实研究生教育内涵式发展,始终把提高培养质量作为研究生教育改革的指导思想,多措并举,持续推进高质量研究生培养体系建设,全方位营造研究生投身科学、潜心研究、攀登科学高峰的氛围。
“同济天下,崇尚科学,创新引领,追求卓越”。面向未来,同济大学研究生教育将以党的二十大精神为指导,坚持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全面提升研究生自主培养质量,为国家加快培养拔尖创新人才而努力奋斗!
我校现拥有博士学位授权的一级学科点31个(含仅有二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的一级学科3个),有硕士学位授权的一级学科点55个(含仅有二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的一级学科点6个)。博士硕士学位授权点学科覆盖哲学、经济学、法学、教育学、文学、理学、工学、医学、管理学、艺术学等10大学科门类。其中土木工程、建筑学和交通运输工程为一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海洋地质、环境工程、工程力学、材料学、机械设计及理论、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大地测量学与测量工程等7个学科为国家重点二级学科;基础数学、凝聚态物理、车辆工程等3个学科为国家重点(培育)学科。上述学科在全国高校同类学科中处于优势和领先地位;管理、理学、人文社科、医学、艺术学等学科有了长足发展。我校还设有16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
校训:同舟共济
校风:严谨、求实、团结、创新
校徽:同济大学校徽由中国书法学会名誉会长舒同亲笔题写的“同济大学”;用中文和英文同时标识。中文居上,表明主体性;英文居下,表明国际性。基本图案由建筑系学生徐建华在1981年设计,后经过艺术处理,于1997年确定为校徽。
截至2023年5月,同济大学校友中当选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两院院士的有174人。
20世纪50年代初,同济大学即在部分专业招收培养研究生。
1978年学校恢复招收硕士研究生。
1981年,招收博士研究生,同年被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为首批有权授予博士、硕士学位的单位。
1986年,经国务院批准成立研究生院,国家培养博士和硕士的重要基地之一。
2018年4月,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我校为首批20个学位授权自主审核单位之一。
以上信息源自官网,数据截止至2023年6月,请以官网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