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不拉是什么乐器
东不拉:即“冬不拉”,哈萨克族古老的弹弦乐器。历史悠久,制作简易,音色柔美,富有浓郁的草原风味,在哈萨克族地区广泛流传,是民间歌手常用的伴奏乐器。经过改革,品种齐全、自成体系,除可独奏或为弹唱、歌舞伴奏外,并能组成东不拉乐队,演奏多声部乐曲,有丰富的表现力。
东不拉哈萨克语;“东”是乐器弹奏之声,“不拉”为,定弦之意,即指弹弦乐器。也有人解释为:“东”是粗糙的木刻,“不拉”是张弦之意,就是在一个挖空的木头上张弦的乐器。
以前的东不拉多为阿肯弹唱使用,这种演奏形式一直流传至今。改革的乐队东不拉,可用于独奏、合奏或伴奏,表现力极为丰富,运用不同的演奏技巧,能够形象地弹奏出草原上淙淙的泉流、清脆的鸟鸣、欢腾的羊群、呜咽的驼吼和骏马疾驰的蹄声,并能完美地表达哈萨克族人民愉快的劳动和对新生活的热爱。
流传在民间的东不拉乐曲达200多首,其中以马为题材的乐曲为多。其次为描写狩猎生活、歌颂美丽山河和反映青年男女爱情生活的。解放后出现的较优秀的独奏曲有《高潮》、《热爱祖国》、《延安颂》和《伊犁河的波浪》等,协奏曲有《美丽的巴尔鲁克山》等。
东不拉种类及演奏方法
东不拉种类
1、高音东不拉
共鸣箱和指板较伴唱东不拉略小,有15个音品,使用4条钢丝弦,两弦为一组,用拨子弹奏,音色明亮,多见于伴奏及合奏,定弦为(d1、a1)或(c1、g1),音域从(d1~g3)或从(c1~f3)
最高音东不拉:与高音东不拉基本相同,惟共鸣箱略小,指板上有12个音品,音色清脆,定弦为(d2、a2)、或(c2、g2),音域从(d2~g2)或(c2~f4)。
2、中音东不拉
以琴身的形状和弦数不同,而分为三种:一种是扁平的共鸣箱,指板上有14个音品,张两条丝弦,音色柔和;一种是扁的共鸣箱,有13个音品,在两条丝弦中间还有两条钢丝共鸣弦,音量较上一种略大,音色也较柔美;第三种共鸣箱呈瓢形,有16个音品,张两条丝弦,音量较第一种稍大,音色相同。三种均用手指弹奏,用于独奏或合奏,有时也用于伴奏,定弦为d、a或c、g,音域从d~g2或从c~f2。
次中音东不拉:有17个音品,使用两条丝弦,用手指弹奏,比中音东不拉音量稍大,音色浑厚,只用于合奏,定弦为d、g或c、g,音域从d~g2或从c~f2。
低音东不拉:加大了共鸣箱和指板,有10个品位,使用粗肠衣弦,用拨子弹奏,音响低沉,只用于合奏,定弦为D、c或C、G,音域从D~el或从C~dJ。整个乐队东不拉的音域,从c~g4,共有五个半八度。
东不拉演奏方法
演奏东不拉这个乐器,将琴体斜置于怀中,左手持琴按弦,右手在面板上部弹拨琴弦。左手按弦时,多用食指和拇指,其次是中指和无名指,小指很少使用。右手主要用中指和拇指拨弦 或执拨片弹奏,其余三指少用。四或五度定弦:d、g或c、g。音域c—d2或d—d2,两个八度。音色明亮、柔和。左手技巧有按、滑、泛音及和音等,右手技巧有弹、挑、扫、拂、连 奏、拨奏和轮奏等。一般以外弦奏旋律,内弦作和弦衬托,有时也相反,还经常用内外弦同时弹奏旋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