钻石呈粉色是因为它的结构发生了变化,所以显粉色。钻石深埋地底,或悬崖或枯河床中。工人开采十分困难,需先深入地下掘出钻石钻石矿岩。这种岩称为蓝土(即金伯利岩Kimberlite)这些蓝土经过特殊挑选过程,平均100吨蓝土可获得雕成一克拉钻石的原石。在西南非,钻石出现于上古河床,必先移去深达70英尺的沙层,然后用巨形推土机采出含钻石的砂砾,再用特殊程序挑选。出现一颗粗钻的成功率只有几百万分之一,而粗钻切磨成宝石级钻石的比率为20%,其余为工业级钻石,至于一颗原石要想磨成一颗质优的钻石最少损失一半以上。
钻石4C是判断一颗钻石价值与品质的衡量标准。所谓钻石4C即指钻石的克拉重量、净度、颜色和切工。不过彩色钻石品质和价值的判断与无色钻石不同,彩钻颜色等级是彩钻品质评估中最重要的影响因素。
和其他彩钻一样,纯色粉钻最有价值,其次是粉带紫钻石,由于其华丽的外观,也常是优先考虑之选。粉钻中常包含紫色、褐色、浅灰、橙色、褐橙和褐紫。
目前已知的所有粉钻的颜色组合有:中彩粉带紫带浅褐,淡彩粉带浅褐,中彩粉带浅褐, 深彩粉带浅褐,浅粉带褐,中彩粉带褐,深彩粉带褐,中彩橙带浅褐。中彩粉带橙带浅褐,深彩粉带带橙带浅褐,淡彩粉带橙,中彩粉带橙,浓彩粉带橙,艳彩粉带橙。深彩粉带橙,微粉,微浅粉,淡粉,淡彩粉,中彩粉,浓彩粉,艳彩粉。深彩粉,中彩粉带紫,浓彩粉带紫,艳彩粉带紫,深彩粉带紫,中彩粉带浅紫,浓彩粉带浅紫。艳彩粉带浅紫,深彩粉带浅紫。
根据GIA颜色分级标准,天然彩钻级别的粉色钻石,从低到高依次为:微(Fain)、微浅(Very Light)Light(浅)、 Fancy Light(淡彩)、Fancy(中彩)、Fancy Intense(浓彩)、Fancy Vivid(艳彩)、Fancy Deep(深彩)和Fancy Dark(暗彩)。
全世界大约90%的红色和粉色钻石来自西澳大利亚的阿盖尔钻石矿区(Argyle Mine),大多数都是小颗粒——阿盖尔(Argyle)粉色钻石的平均重量在1克拉。矿区每年大约产出50克拉粉色钻石——占钻石总产量的0.0001%。矿区粉色钻石的罕见使得它们被广为宝爱追求。阿盖尔(Argyle)每年都为自己的粉色宝石举办招标会。
虽然阿盖尔钻石矿区(Argyle Mine)是粉色钻石的主要产区,但是现今所知的最大粉色钻石——世界上一些最为知名的钻石——都是在其他地区开采的。现存的最大粉色钻石——Darya-i-Noor (186 克拉)、60 克拉的Nur-el-Ain以及 56.71克拉的Shah Jahaan粉色钻石都是在几个世纪前在印度南部靠近哥尔肯达(Golconda)的克鲁矿山(Kollur Mines)发掘的。
Agra钻石是一颗32.34克拉的Fancy Light粉色钻石,它最初也在印度开采。59.60克拉的Steinmetz粉钻(Steinmetz Pink)的颜色被指定为Fancy Vivid Pink,它是在南非被开采的,并于2003年首次以切割及抛光钻石亮相。
白色钻石最为常见,是钻石分级中最重要的色谱组成,从指向无色的D色开始,一直排列到Z色,即淡黄或淡棕色。而这其间的变量在于氮元素。一颗D色的钻石可以基本不含有氮元素,而落在色谱末端的白色钻石则可能含有大量的氮元素。E-F色范围的钻石是稀有的,也更有价值,它们可能仅仅含有微量的氮元素。
彩色钻石往往具有杂质或结构上的“缺陷”。对于黄色钻石而言,氮元素被纳入了原本的碳元素结构中,使得钻石展示了黄色。而这种黄色会比Z色钻石来得更加浓烈,成为真正意义的彩色钻石。所有的彩色钻石也遵循同样的颜色等级比例,随着颜色浓度的增加,价值也随之增加。
蓝色钻石是因硼元素而引起的,硼是地壳中的一种稀有元素。
许多的蓝色钻石会带有灰色调,或者不均匀、有空窗,而自然的蓝色钻石如若拥有极为饱和、明亮的色彩,那会是非常罕见的。
钻石颜色是钻石形成过程中参杂了其他微量元素而呈现不同的颜色。可以根据钻石的产地来辨别某些特定区域彩钻的颜色。而粉钻颜色的成因至今仍有疑问,科学证据表明,天然粉钻的颜色是由晶格发生扭曲导致的。
由于极端高温和压力造成的晶格结构变形,所以很难找到高净度的纯色粉红钻石。自然界中的粉红钻石内部常含有结晶线,所以大多数的天然粉钻都有瑕疵,净度分级从 IF 到VVS1/2都有。
如果有足够的“缺陷色心”,钻石可具有不同的性质:比如钻石可吸收一定波长的绿光,从而产生粉色的外观。其他的颜色,如绿、紫和橙,则可能是因地球自然辐射或其他常见元素导致的。而钻石确实是自然界的一种极为含有的造物,彩色钻石更如是。
钻石中的绿色是由于宝石与放射线碰撞的结果。天然的绿钻需要百万年时间形成,而且通常形成中的钻石暴露在铀混合物中或地下水的α粒子中。阿尔法粒子使钻石表面变成绿色,但是如果钻石同时遭遇β和γ射线,那钻石就会呈现更深的绿色调。只有一小部分的钻石会变成纯正的绿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