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高楼大厦林立的城市出现以前,下雨时,落在地上的雨水一部分会直接经土壤渗入地下,没能渗入地下的那部分雨水则会就着地势慢慢汇聚到小河大江,最终流入湖泊或者大海。
而在城市建成后,下雨时,大部分雨水会落到建筑屋顶、马路、广场上,相对土壤来讲,它们既不透水又很光滑,因此,落在上面的雨水不仅不能渗入地下,还会以非常快的速度流入下水管道,再经下水管道被输送到污水处理厂,或者直接排放到城市周边的河、湖等自然水体中。
下水管道运输的水量总是有限的,在暴雨时,短时集中降雨不能迅速经下水管道排走,就会积在马路上,倒灌到立交桥洞里或者处于低洼处的房屋中。
地势比较高的地区不容易形成积水,例如苏州、无锡等老城虽然是水乡城市,但是因为老城都选择地势比较高的地区,所以不怎么容易形成积水。而城市范围内地势比较低洼的地区,就容易形成内涝,城市建设用地选择什么样的地形地貌非常重要,如果选择在低洼地或是滞洪区,那降雨积水的可能性就非常大。
国内一些城市排水管网欠账比较多,管道老化,排水标准比较低。有的地方排水设施就不健全,不完善,排水系统建设滞后是造成内涝的一个重要原因。另外,城市大量的硬质铺装,如柏油路、水泥路面,降雨时水渗透性不好,不容易入渗,也容易形成这段路面的积水。
包括把公园、停车场、运动场等地设计得比其他地方低一点,暴雨时把水暂时存在这里,就不会影响正常的交通,像挪威,市区修得不是很整齐,他们的做法是多在市区建设绿地,发挥绿地的渗水功能,进行雨水量平衡,实现防灾减灾的作用。
一些国家还建设一些暂时储水的调节池,等下完雨再进行二次排水。我们在实践方面还是有一定的差距,总是出现问题,它才受到关注,存在的问题才能得到解决。这是被动的应对措施,结果也是被动的。
1、设计行业需依照规范做事,规范必须严谨且有前瞻性,“有远虑则无近忧”;
2、加强市场监管,既要保障投资走向和可持续性,又要确定保险公司的责任;
3、制定配套法律和有约束力的城市规划,落实财政投入,设定建设和改善的时间表,如此可以依法依规划行政问责,取得实效。
整治河道:采取挖、扩、分等综合措施整治河道;
改造地下管网:如适当扩大管径,解决雨、污分流问题;
增加排涝设施:如建排涝挡潮闸、排涝泵站;
增加调蓄能力:如修建蓄水池、调蓄湖等;
增加渗透能力:如铺设透水路面,下凹式绿地等;
城市暴雨内涝风险评估:如利用RS和GIS和土地利用、DEM等来建立模型来评估风险;
适当增大设计参数:应增大雨水管渠设计重现期的取值;
城市防洪减灾政策与法规建设:约束和制裁不利于防洪减灾的经济社会活动,以实现防洪减灾的目标;
建立城市排涝工程管理机制:合理调整城市水利基金支出和使用结构,建立渠道畅通、管理严格的资金投入机制;
借鉴国外防治内涝经验:如日本,德国都是治理内涝和雨水利用技术十分先进的国家,可以借鉴他们的经验及技术。
2013年,国家发布《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做好城市排水防涝设施建设工作的通知》,要求积极应用地理信息、全球定位、遥感应用等技术系统,加快建立具有灾害监测、预报预警、风险评估等功能的综合信息管理平台。
《城镇排水与污水处理条例》明确提出,要建立适合当地条件的排水设施地理信息系统,将现代地理信息和数字化技术运用到日常运行管理、风险控制和应急。
城市管理部门可借助信息系统实时掌握降雨强度、降雨分布、降雨量等信息,获得异常自动报警信息及处理方案;实时全面了解城市排水管道系统的运行状态,对管道排水能力和抢修现场进行智能化监管。
海绵城市是指城市能够像海绵一样, 在适应环境变化和应对自然灾害等方面具有良好的“弹性”,下雨时吸水、蓄水、渗水、净水,需要时将蓄存的水“释放”并加以利用。
这是住房与城乡建设部编制发布的《海绵城市建设技术指南——低影响开发雨水系统构建(试行)》中对海绵城市的定义。
海绵城市本质是要让雨水在城市中的循环过程更加“自然”,下雨时下垫面能够有效地吸水、蓄水、渗水、净水,需要时又可经适当的处理,将蓄存的水“释放”并加以利用。
海绵城市建设改变了传统的“以排为主”的雨水管理模式,强调采用源头削减、中途转输、末端调蓄等多种手段,通过渗、滞、蓄、净、用、排等多种技术措施,效仿自然,提高雨水的渗透、调蓄、净化、利用和排放能力,实现城市的良性水文循环,维持和恢复城市的“海绵”功能。
“渗”通常是指通过渗透地面、透水铺装、渗井等设施使雨水分散并被渗透到地下或特定土壤层的入渗技术措施。
国内外比较常用的设施包括生物滞留设施、透水铺装、植草沟、渗渠、入渗池等。
以渗透功能为主的设施一般下垫面透水性要好,工程设计中通常采用回填土的方式来提升设施的渗透能力。
以生物滞留设施为例,通常包括蓄水层、覆盖层、种植土壤层、隔离层、排水/入渗层等多层介质,设计者通过调整不同介质层的土壤材料和设计厚度可实现对设施渗透属性的控制。
“滞”是利用自然地表与工程措施的雨水滞留功能来延迟城市雨水汇流成峰的过程、降低雨水径流进入排水系统速度的源头调控措施。
常用滞留设施包括生物滞留设施、下沉式绿地、植草沟、绿化屋顶、干塘等。
以滞留功能为主的设施通常对土壤的渗透性要求不高,但要求设计有合理的底部坡降、控制堰、底部渗排措施等。
同时以滞留功能为主的设施应具有一定的污染物去除功能,因此该类设施在应用当中还会根据水体污染物负荷合理选择种植植物类型与种植方式。
考虑到设施内部植物生长的要求,通常雨水在设施中的滞留时间不宜超过24小时。
“蓄”是指利用雨水调蓄设施进行雨水径流总量控制、峰值削减和延滞的措施。常用的调蓄设施包括湖泊、河道、池塘、生物滞留设施、湿塘、雨水湿地、雨水罐、调蓄池、下沉式广场等。
由此可见,广义的蓄水措施同时具有提升景观、优化生态、防涝减灾、污染消减、雨水利用等多种功能效应。
因此,针对不同的功用目的,蓄水设施在应用当中应充分考虑因地制宜与多样化的设计要求,同时蓄水设施还应为雨水利用创造条件。
“净”是指利用城市自然途径与人工措施,通过物理和生物净化作用有效去除雨水中的悬浮物和污染质的措施。雨水经过净化可以直接使用,也可以降低污水处理厂的工作负荷。
常用的净化设施包括生物滞留设施、雨水湿地、绿化屋顶、下沉式绿地、植被缓冲带、植草沟、砂滤系统、入渗沟、渗井、湿塘等。
“用”主要指城市雨水利用措施。常用的方式包括屋顶雨水收集、调蓄池雨水收集、景观娱乐设施雨水蓄积等。
基于雨水调蓄设施,雨水利用设施通过与城市生活生产用水装置和排水系统相连接,从而实现雨水有效替代城市部分供水。
广义的雨水利用方式包括生活生产使用、绿化浇灌、道路清洗等,雨水利用技术是一项重要的节水措施,在雨水消纳和节约水资源方面具有重要的社会价值。
“排”是指利用城市自然排水系统与人工排水系统排除雨水的综合措施。以上的“渗、滞、蓄、净、用”等设施可统称为城市生态排水设施,人工排水设施主要为城市雨水管网及其附属设施。
海绵城市以建筑与小区、城市道路、绿地与广场、湖泊水系等建设为载体,通过渗滞蓄净用排等多种生态化技术,实现雨水的自然积存、自然渗透、自然净化。
建设海绵城市是新形势下转变城市传统发展模式、实现生态文明的有效举措。
避险场所一般应选择在较近、地势较高、交通较为方便及卫生条件较好的地方。在城市中大多是高层建筑的平坦楼顶,地势较高或有牢固楼房的学校、医院等。
如果需要救援的人员较多,可以设定临时避难点,把遇险人员暂时安置在临时避险点,再转移至安全避险场所。
电话求救、网络求救、警报求救、呼叫求救、 敲击求救等
城市的立交桥桥洞、地铁、地下人行通道、地下商场、地下车库等地方都是容易出现内涝的区域。在有暴雨预警的时候,要快速识别易涝点,不要在易涝点停留。
1、雨季,市民注意要收看或收听当地的气象预报,如果预报大雨,尽量不要进行户外活动,如需外出,尽可能避开地下通道等易积水地区。如果已发生洪涝积水,要及时转移至高处躲避。因不熟悉积水水情,一定要在安全地带等待救援。
2、在室外,要远离孤立的大树、高塔、电线杆以及广告牌和大树,以防意外发生。发现高压线塔或电线杆倾倒,若遇到断裂的电线搭在地上的积水中,要迅速远避。
3、在空旷场地,不要使用有金属杆的雨伞和其他物品,也不要拨打和接听手机。人在遭受雷击前,会突然有头发竖起或皮肤颤动的感觉,这时应立即双脚并拢,双臂抱头,头部下俯,身体向前屈。
4、如果不慎落水,不要惊慌,一定要沉着冷静,一定不要举手和乱挣扎,要屏住呼吸,放松肢体,人体在水中就不会失去平衡,尽量保持向上仰卧的姿势,这样口和鼻可浮出水面进行呼吸。
5、如被洪水冲走,尽可能抓住树木、树枝,或木盆、木桶等各种漂浮物逃生。地震是海啸的“排头兵”,海洋中如有地震,不要靠近海边、江河的入海口。
6、步行时下雨时,大家要尽量减少外出,必须外出时建议乘坐公交车,并注意路况信息,避开积水和交通不畅地区。
7、行人在下雨时不要在有积水的道路上行走,要注意观察,注意路边防汛安全警示标志,尽量贴近建筑物,不要靠近有漩涡的地方,防止跌入缺失井箅的水井、地坑等危险区域。井盖被雨水冲走,坠井是导致人员伤亡的重要因素。
8、行走时也要尽量避开灯杆、电线杆、变压器、电力线、铁栏杆及附近的树木等有可能连电的物体,以防因为暴雨导致漏电之后触电;发现有电线落入水中,必须绕行并及时报告相关部门。
9、遇到大暴雨时,最好找遮蔽处避雨,在城市高楼房内最安全,应及时撤离到楼内,且尽量往高楼层上避险。如附近无高楼,不要在涵洞、立交桥低洼区、地下通道等地势较低的地方。
1、停车避险:开车出门的市民,最好把汽车开到一个比较安全的地方停下来,尽量停在地势较高的地方,尽量不要在车里避雨,确保人身安全。
2、关注路况:要开车通过有积水的道路,如果不熟悉路况,应密切关注防汛警示标志,切忌冒险涉水,水深未知路段应下车探索或绕行,不可盲目强制通行,首先要观察水的深度,漫过车轴就不要行驶了,再是观察其他同类型车辆能否顺利通过,再决定是否继续行驶。
3、如何涉水:涉水时要打开大灯和双闪灯,在进入漫水区前,要注意与前面车辆保持较大车距,以防涌浪及带起的水花进入发动机,造成车辆熄火。车辆也最好沿着前车走过的路线行驶,以免水中遇到障碍。深水行车要稳住油门,低挡低速匀速过水,一气通过,中途尽量不要停车、不要换挡、也不要急转弯。
4、开车受困:车辆受困时要及时拨打救援电话,等待救援;如果车在深水中熄火,不要再启动以防止发动机进水;当汽车外积水进一步加深时,要及时逃生。
5、逃生工具:平时,车内要准备能随时砸破车窗自救的物品如锤子、大号铁钳子、锁车用的钢锁等。当车辆落水打不开车门时,需要使用救生锤敲击车侧窗的四个角落,击碎玻璃后逃生。
1、雨天要关注交通信息和其他提示,在立交桥发生积涝事件时,应及时寻找绕行的路线,切勿在大雨天盲目穿行地势较低并有积水的立交桥。
2、已进入立交桥的汽车,可按交通提示,应做到:一是分道行驶,择路而行;二是舍主求辅,走地势较高的辅路慢速行驶。
3、行人和骑自行车者,在立交桥处应远离深水,远离车辆,不要穿行于汽车之间,选择地势较高处安全慢行。
如果你住在城市低洼的居民住宅,在收到暴雨预警后,需要提前因地制宜地采取围挡措施。可以采取“小包围”措施,如砌围墙、大门口放置挡水板、堆砌土坎、配置小型抽水泵等。最好在门槛外侧放上沙袋,沙袋可用麻袋、草袋或布袋、塑料袋,里面塞满沙子、泥土、碎石。如果预料洪水还会上涨,那么底层窗槛外也要堆上沙袋。一旦室外积水漫入屋内,需要及时切断屋内电源与气源,把容易浸泡损坏的物品放至高处,尽量采取各种措施排水。
城市危旧房是防范内涝灾害的重要关注点。身处危旧平房的居民,下雨不要在屋内停留,要迅速撤离,寻找安全坚固处所,避免落入水中。社区等基层组织也会第一时间组织危旧平房内的居民进行安全转移,居民要听组织部门的安排,要求撤离的话要立即撤离,确保人身安全。
避险场所最好选择就近的高地、楼顶,如果来不及转移,也不必惊慌,可向高处转移,等候救援人员营救。在郊区,如果找不到较高的建筑物,也要尽量向高处移动。
在危旧房的居民,平时要注意观察房屋的质量情况,出现漏雨、渗水情况要及时通知房管部门维修。目前,很多城市都开通了房屋热线,如有需要,请迅速拨打。
一旦发现暴雨洪水倒灌到地下商场时,不要惊慌,一定要沉着冷静。洪水进入需要一个过程,在工作人员的引导下有序撤离,转移至地面地势较高的地方。积水较深时,可以利用一切能增加人体浮力的漂浮物进行自救,都能及时脱离险情。
在天气条件和城市排水能力一定的前提下,规避内涝灾害主要有两方面的工作要做:
第一,要建立完善的社会防范体系,包括建立内涝灾害的预报预警机制,提高政府、社区等各级组织的应急管理水平,加强各单位抵御内涝的能力。
第二,要学习在城市内涝灾害中的个人防范及自救知识,如预警信息接收,危险应对以及救生常识等。
在雨季来临前,景区要制定详细的防内涝预案;要对景区外建筑物、缆道、照明线路、商业网点、宣传广告牌、指示标牌等进行检查,采取必要的加固措施;在易发生内涝灾害的区域设立显著的指示标志。
游客,大都对景区以及当地不熟悉,景区要通过广播系统对景区游客及时发布内涝灾害预警,按照预案及时安排游客有序撤离至安全区域。
对于游泳技术较熟练的施救者,要尽量脱去衣裤,特别是要脱去鞋子,迅速游到溺水者附近。如果溺水者神志清醒,施救者从背后接近,一只手从背后抱住溺水者的头颈,另一只手抓住溺水者的手臂游向岸边。
如果施救者游泳技术不熟练或不会游泳,最好携带救生圈、木板或用小船进行救护,或投下绳索、竹竿等,使溺水者握住再拖带上岸。
救援时要尽量避免被溺水者紧抱缠身,如果发生这样的情形,不要拖拉,要放手自沉,等溺水者松手后,再进行施救。
要趟水通过有积水路面,一定要随时观察所通过的路段附近有没有电线断落在积水中。发现高压线铁塔倾斜或者电线断头下垂时,要及时躲避,防止直接接触和跨步电压触电。
如果发现供电线路断落在积水中使水中带电的情况,不要贸然进行救援。发现有人触电倒地,切忌用手接触触电者,要立即在周围做好记号,提醒其他行人不要靠近,应及时拨打110等求助电话。
城市洪涝过后,我们要注意个人饮食饮水和环境卫生。
● 食用瓜果蔬菜前要清洗干净,少食生冷食品,不吃腐败变质的食物。
● 不喝生水,饮用水要烧开后再饮用。如果饮用水受到污染,要经过消毒处理后再饮用。
● 城市内涝过后,要对地面淤泥、垃圾及时清理,做好卫生防疫。
● 关注个人健康,出现腹泻、发热等症状一定及时请医生诊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