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男装汉服有哪些款式
说起汉服很多朋友想到都是女装汉服,但其实男装汉服也是比较流行的,汉服男装一般需袖长过指尖,身长过脚踝,以微露鞋面不拖地为宜。不宜袖长、衣长过短。尺寸以宽大合身为宜,不宜过于收束局促。汉服剪裁需有前后中缝,一般也要求有接袖。男装汉服的款式众多,主要有以下几种:
1、衣裳类
又称上衣下裳,是我国最早的服装形制之一,约出现于商朝,上衣交领右衽,下裳一片式围合,以带结系。秦汉之后,上衣下裳逐渐只作为礼服存在。衣裳类的汉服有:
(1)玄端:先秦时通用的朝服及士礼服,自天子至士皆可穿,为国家的法服,一般是祭祀和朝会穿。上衣纯用黑色,不加缘边,用布十五升,每片布长二尺二寸,无章彩纹饰。
(2)短打:又称裋褐,即通裁的上衣,为上衣下裤的形制,上衣为交领衣,长度一般在臀部,裤为直筒裤,一般居家劳动穿。
(3)半臂:男装短半臂在现代一般作为汉元素穿着,长半臂形制暂无文物佐证,不确定是否存在。
2、深衣类
又称衣裳连属制、袍服,把衣、裳连在一起,分开裁但是上下缝合,用不同色彩的布料作为边缘,特点是使身体深藏不露,雍容典雅。深衣制有以下几种:
(1)曲裾袍:后片衣襟接长,加长后的衣襟形成三角,一般有腰带围腰,细带结系。曲裾袍按绕襟的周数分为单绕、双绕、三绕,按衣长的长短分为长曲裾和短曲裾。曲裾袍流行于先秦至汉代,男女皆可穿着。
(2)直裾袍:直裾袍通常是一种常服,而非礼服,男女皆可穿着。有长直裾、短直裾、鱼尾直裾等款式。
(3)朱子深衣:是一种礼服,多用于祭祀等场合,是宋代朱熹记载考证的深衣,特点是直领而穿为交领,下身有裳十二幅,裳幅皆梯形。深衣是历代文人所推崇的,最接近中国文明源头的服饰,必须配用最正宗的礼服腰带——大带。
(4)三重衣:三重衣就是多重衣,就是把衣服穿很多层,领口、袖口露出层层叠叠的效果,现代一般指中衣裙(裤)、襦裙、曲裾,或中衣裙(裤)、中单、直裾的穿法,要求外层衣袖短于内层,外层衣领浅于内层,显出重叠效果。
3、通裁类
指上下衣之间无接缝,通体直裁的一类形制,有以下几种:
(1)圆领袍:出现于汉朝初年,早期作为内衣存在,魏晋南北朝后,开始作为正装穿着于外,流行于隋唐至明末,到了宋明,则发展成为了礼服。
(2)直身、直裰、道袍:明代士人常服,各种日常场合穿着,区别是直裰两侧开衩无衣摆,行动时能露出里面的裤子;直身有衣摆遮挡,但衣摆缝在外,能看出衣摆;道袍衣摆缝在内,即暗摆。
(3)襕衫:出现在唐代,流行于宋明,上为圆领或交领,下摆一横襕,一般常用细布,颜色用白,腰间束带。
(4)大氅:对襟大袖,不开衩,衣襟不合拢,系带或不系带,属于罩衫的一种,原则上只配衣裳穿着,现代常用来搭配直裾、道袍之类的服装。
(5)曳撒:源自蒙古礼服或古代戎装,常作为内廷侍卫服饰使用,形制为窄袖或琵琶袖,衣身长短皆有,前分裁后通裁,前面腰以下打马面褶。
(6)褡护:一种半袖有摆在外的服饰,前后皆通裁。
(7)贴里:上下分作两截,前后襟均分裁,腰部以下做褶,大褶之上有细密小褶,无马面,衣身两侧不开衩,无摆。
二、男装汉服有什么要求
穿男装汉服是有一定要求的,要想让汉服穿起来更好看,则要注意:
1、面料有型有质感
衣服都讲究面料质感,汉服由于形制等因素,对面料质感的要求更高,应挑选有质感、看起来不轻飘飘的面料制作的汉服。
2、颜色选择有讲究
男装汉服不太适合过于跳脱的颜色,一般建议选简洁的黑白灰,或藏青、枣红等沉稳儒雅的深色,如果喜欢浅色,建议选豆青色、灰蓝色等饱和度更低的浅色。另外,男装汉服的颜色尽量不要超过三种,以免显得花哨。
3、搭配合适的绣花
很多汉服追求各种繁复的绣花,但过于华丽的大面积绣花不仅不好看,还容易显得小家子气,男装汉服搭配云纹、松鹤等绣花稍做点缀即可。
4、注意腰线位置
一些汉服是男女同款的,但腰线位置这个细节方面就显得很重要的,男生穿可以把腰线往下放一些,这样显得仪态大方,精神劲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