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9年,从岭南大学物理系毕业。
1950年,进入长春东北科学研究所工作,历任技术员、助理研究员、副研究员、研究员。
1957年,第一个创立一种可测定包括卤素在内的微量易挥发元素的新型双电弧光源。
1982年,担任现代分析化学研究室主任。
1960年,在中国建立第一套原子吸收光谱装置并开展研究工作,发表中国国内首批原子吸收论文。
1984年,成为中国第一位以原子光谱分析为研究方向的博士生导师。
1986年,调入厦门大学工作,担任化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
1988年-1989年,在中国国内首次以该研究方向招收一批从国外回来的博士后研究人员。
1993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
1984年,项目《第二松花江无机污染物分析方法研究及水质调查》获“吉林省重大科技成果二等奖”。
1984年,项目《第二松花江无机污染物分析方法研究及水质调查》获“中国科学院重大科技成果二等奖”。
1985年,项目《环境污染分析方法的研究及其标样的研制》获“国家科技进步三等奖”。
1985年,项目《光谱感光板测光自动化》获“中国科学院重大科技成果二等奖”。
1985年,项目《环境标准参考物质河流沉积物81-101的制备和元素定值分析》获“中国科学院重大科技成果二等奖”。
1986年,项目《环境标准参考物质西藏土壤83-401的制备和元素定值分析》获“中国科学院科技进步二等奖”。
1986年,项目《三江平原土壤微量元素及微肥效益的试验研究》获“中国科学院科技进步三等奖”。
1993年,项目《ICP进样方法及其过程的研究》获“中国科学院长春分院自然科学三等奖”。
1995年,项目《流动注射在原子光谱分析中应用的新技术、新方法》获“国家教委科技进步三等奖”。
1999年,项目《智能原子光谱分析理论与技术》获“教育部科技进步二等奖”。
2001年,项目《微秒强脉冲辉光放电及其在质谱/光谱材料分析中的应用》获“福建省科技进步一等奖”。
2001年,项目《微秒强脉冲辉光放电及其在质谱/光谱材料分析中的应用》获“王丹萍科学技术奖”。
1998年,获“全国优秀教师”称号。
2002年,获“福建省优秀专家”称号。
2003年,获“福建省先进工作者”称号。
2005年4月30日,获“全国先进工作者”称号。
2010年,获“原子光谱分析终身成就奖”。
2016年,获福建省“第四届杰出人民教师”称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