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大剧院是广州新中轴线上的标志性建筑之一,坐落于珠江新城花城广场旁,毗邻中国新的金融中心城市、CBD总部基地。
广州大剧院是目前华南地区最先进、最完善和最大的综合性表演艺术中心,其全新的运营管理模式也使之成为中国文化体制改革的前沿阵地。广州大剧院采取了全新的运营管理模式,广州市政府通过招标方式选拔出来的经营管理团队,全权负责大剧院的运营,实现独立运作、独立核算。经过激烈竞争,最终由文化部直属的中国对外文化集团公司获得经营权。
广州大剧院在文化部、中国对外文化集团公司和广东省委省政府、广州市委市政府有关部门的正确领导和大力支持下,以“立足珠三角,合作港澳台,携手东南亚,面向全世界”的战略定位,大胆探索中国剧院经营管理新模式和改革发展道路,整合国际国内各类优势文化资源,聚集演艺产业链,推举舞台艺术精品,倡领先进文化,努力将广州大剧院打造成为华南最高艺术殿堂、全球杰出华人艺术家的演艺舞台。
广州大剧院自正式开幕以来,截至2012年6月已经迎来全世界高水准及国内外演出达600余台,包括开幕演出《图兰朵》,世界经典歌剧《托斯卡》,世界经典音乐剧《妈妈咪呀》中文版,世界三大男高音之一卡雷拉斯,世界著名大提琴家马友友,二度来穗的世界指挥大师洛林·马泽尔等。目前为止,广州大剧院已成功聘请了多位世界知名艺术家成为广州大剧院签约艺术家,如世界第一华人大提琴家马友友,世界第一歌剧指挥丹尼尔·欧伦,罗马歌剧院驻院导演马蒂亚,世界指挥大师洛林·马泽尔,华人指挥大师汤沐海等。
广州大剧院,不止是一座文化地标,更是一串意味深长的文化符号,现代而且时尚。她正悄然引领着现代都市人聆听经典、感受文化,把美融入精致的生活。她蕴含着时代的精神,凝聚着新时期广东人对文化和艺术的向往和追求,越来越自信地向国际化迈进。
歌剧厅共设1804个坐席(包括乐池117个坐席),三层观众席呈“双手环抱形”,“满天星”天花板,不规整、不规则布局,打造了一个富有节奏感、独具个性的艺术厅堂。歌剧厅内不对称的构造、流线型的墙体和特殊的凹槽,在国际顶级声学大师哈罗德·马歇尔的精妙测算下,传递出震撼而近乎完美的效果。歌剧厅采用国际上常用的“品”字形舞台的工艺布置形式,分为主舞台、左、右侧舞台和后舞台四个部分。整个舞台轴线宽74米,轴线深度46米,台口宽18米,高12米。
实验剧场是内设443个座位(其中包括2楼对称分布的44个座位)的小型剧场。实验剧场建筑平面为矩形,内部宽18米,长26米。实验剧场可满足会议厅、尽端式舞台、伸出式舞台、中心式舞台、T型台等多种演出形式的需要。实验剧场内部可由舞台机械实现舞台和观众厅形式的改变,台下设置了两种形式的升降台,多种舞台形式的变化可以在较短的时间内实现。所有座椅固定在气垫台车上,可以随着舞台形式的变换改变观众座椅的排布方式。
当代美术馆是广州大剧院与广东美术馆成功合作打造一个跨界多元艺术殿堂。广州大剧院独具魅力的空间感觉与广东美术馆丰富的馆藏作品相结合,体现出双方智慧的统一,开启视觉艺术与表演艺术学科跨界、资源互补、空间互融的新篇章。广州大剧院在缔造世界级顶级听觉盛宴的同时,也将为观众们带来当代艺术的视觉佳肴。与中国南方最具影响力的国家级美术馆广东美术馆的首度合作,正是一次迈向未来文化领域的深度探索,它将为国内文化艺术机构提供一种全新的运行模式,也为充满创造力与实践探索精神的当代文化提供全新的起点。
广州大剧院共有3个排练厅,分别是歌剧排练厅、芭蕾舞排练厅和交响乐排练厅,总面积超过1100平方米。其中,芭蕾舞排练厅是广州大剧院少儿芭蕾舞团授课场地。
参观票务:
1.票价 参观票:30元/人;优惠票:15元/人; 团体50人以上八折优惠,团体50人以上可提前预约入场参观; 预约讲解员:中文100元/次;英语200元/次。
2.以下四种情况可购买半价票: 老年人凭本人老年证; 中小学在校生凭本人学生证; 身高在1.2米以下(含1.2米)儿童(需由成人陪伴入内);残疾人凭本人残疾证。
3.开放时间:周六、周日及法定节假日(如遇当天有演出,以现场为主),集中引领时间如下:
周六、周日及法定节假日
上午 10:00 11:00
下午 13:00 14:00 15:00 16:00
非周六日、法定假日: 仅接受10人以上团体预约参观,并需提前至少一天预约
开放时间:周六、周日及法定节假日:10:00—16:30 (售票时间09:00—16:00,16:00停止售票、检票、观众入内) 参观者购票后,请于参观咨询处有序等候,定时由工作人员指引入场并提供讲解服务。 如开放时间调整,以广州大剧院通知为准。
剧院地址:广州市天河区珠江新城珠江西路1号
公共交通:
1、 地铁:三号线、五号线——乘地铁至珠江新城站B1出口,前行约350米;
APM线——乘APM线至歌剧院站A出口,往西步行约100米;
2、 公交:40路、194路、777路、778路花城广场(友谊国金店)站,往南步行约400米;
107路花城大道(华穗路口)站,往南步行约600米;
自驾车:
1、 从临江大道转入华夏路,进入广州大剧院西门停车场;
2、 从花城大道转入华夏路,掉头后进入广州大剧院西门停车场。
被人们称为“圆润双砾”的广州大剧院,与周边高楼林立的现代都市形象构成鲜明的对比,其主体建筑为黑白灰色调的“双砾”。如此现代前卫,是因为该建筑出自世界著名设计师、有建筑“女魔头”之称的扎哈·哈迪德之手。这是她首次如此大型的建筑设计的完成,也是她在中国的第一件作品。
广州大剧院在设计方案出台之初,就被业界认为“这是不可能实现的建筑设计”。“没有一根垂直的柱子,没有一面垂直的墙”,广州大剧院设计总工程师余穗瑶这样介绍该剧院的建设难度。不规则的几何形体设计,致使“石头”的外观到处是扭曲倾斜的,“仅‘大石头’外表面就有64个面,41个转角和104条棱线”,余穗瑶补充介绍道。
广州大剧院的设计突破了以往建筑的结构特点,外围护结构强烈的凹进凸出的不规则折面和内部大跨度、大悬挑、倾斜的剪力墙柱形成复杂的不规则建筑空间。余穗瑶介绍,“设计师曾经说过,‘斜柱就是我们的风格之一,是需要人们去品味和接受的过程。’对于扎哈来说,越难理解,越难接受的即是她的风格与特色。她在设计上注重空间和整体的效果,她把整个建筑设计都当做是一件艺术品来雕琢。”
点、线、面都能带来无穷想象的广州大剧院,可以说是“每次看都不一样”,可是这种效果来之不易:建筑结构特立独行的大剧院采用的是“铸钢结构”--三向斜交折板式网壳,就有64个面,47个转角,每一个钢件都是分段铸造再运到现场拼接,每一个节点从制造、安装均要在空中准确三维定位,目前国内对如此复杂的钢结构还没有规范可循,因而,无论是设计师还是建设者都只能摸索着进行。5000多块玻璃和75000块石材,大小相同,可形状却各异,让人咋舌。这个外形简洁、内藏玄机的建筑,为观赏者们提供了无穷的想象空间。多数摄影爱好者表示,每次来到广州大剧院看到的都不一样,每次都能拍出让人惊喜的效果。
最完美的建筑设计,同样要求最完美的视听效果结合。全球顶级声学大师,迄今唯一活跃在设计界的声学界最高奖“塞宾奖”得主--马歇尔,捧出了他酝酿20多年的一个新理念:“双手环抱”式看台。以前大多数剧场,都采用马蹄形、方形或矩形等形状的观众席,广州大剧院却采用全球首创的不规则的“环抱形”。“双手环抱”即观众厅池座两侧的升起部分和楼座挑台交错重叠,看台犹如“双手环抱”。余穗瑶表示,从试唱检验的效果和专家们的评价来看,广州大剧院的演出效果,足以与世界第一流的大剧院相媲美。
“大砾石”是大剧院主体大剧场,而“小砾石”则是由400座构成的多功能剧场。这个多功能厅具有独立的辅助及后台设施,兼顾室内乐、小型话剧、曲艺、新闻发布和演员排练等多功能使用要求,还可以放映小型电影,举行时装表演等。该厅的舞台、布景、观众座位等都能移动,并可作为“黑匣子”实验剧场,其空间变化可谓灵动。
大剧院的外表采用的是“虹吸排水”系统,这与一般的排水系统先统一收集再集中排放不一样,大剧院表层的石材具有四层结构:防水、保温、隔热和装饰效果,这是一种开放性的石材安装工艺,通过石材间缝收集雨水,随时收集、排放,更清洁。而在剧场内部顶端,疏密有致地安装了4000多盏LED灯,这些灯都具有环保节能功效,当亮灯起来,犹如满布繁星的苍穹,不仅使观众得到全新的美感体验,在不知不觉中也节省了不少能源。
1999年,广州大剧院项目立项。
2003年10月,广州大剧院建筑方案中标。
2005年1月18日,广州大剧院工程奠基。
2006年8月,广州大剧院正式开工。
2007年1月23日,广州大剧院实验剧场主体结构封顶;4月21日,广州大剧院地下室结构完成;10月8日,广州大剧院歌剧厅结构封顶;12月15日,广州大剧院歌剧厅钢结构封顶。
2009年9月15日,广州大剧院主体结构分部验收通过。
2010年3月10日,广州大剧院外帷幕墙工程验收通过;3月27日-28日,广州大剧院舞台机械、灯光、音视频系统工程通过验收;2010年3月30日,广州大剧院消防验收通过;4月2日,广州大剧院总体竣工验收;5月9日,广州大剧院正式投入运营。
广州大剧院童声合唱团是广州大剧院自主创办的第一个专业演出团体,以培养与打造广州大剧院自身演出团队为目的,是融合合唱艺术培训与歌剧舞台表演的艺术团队。作为国内首个剧院直属童声合唱团,广州大剧院童声合唱团将汇聚优秀少年合唱精英,按照职业化演出团队运作,作为广州大剧院歌剧制作团队的一部分,参与到每年的年度歌剧以及其他重点演出之中,与世界顶级大师同台献艺。
广州大剧院童声合唱团的日常培训除了注重声乐练习,将会结合歌剧演出的需要,强调角色表现能力培养与歌剧多语言(意、法、德、英、俄)能力的训练。著名歌剧导演、广州大剧院歌剧总监丹尼尔·欧伦以及其的国际顶级团队将亲自对广州大剧院童声合唱团的进行指导与训练。同时依托广州大剧院国家级剧院的平台,广州大剧院童声合唱团还将不定期与前来演出的国际级演出团队面对面交流互动学习。
2014年11月7日,世界上历史最悠久的合唱团之一、被誉为“奥地利国宝”的维也纳儿童合唱团在广州星空下唱响天籁,带羊城观众经历一场浪漫优美的声乐之旅。他们纯净无暇的音色与精湛的演出技巧,无愧“歌唱着的天使”的美誉,无论是最为拿手的舒伯特作品《鳟鱼》、斯特劳斯的波尔卡舞曲等古典曲目,还是世界各国的代表名曲,乃至《飞越彩虹》等流行经典,维也纳儿童合唱团的出色演绎都令观众听得如痴如醉,回味无穷。返场时,广州大剧院同声合唱团作为神秘嘉宾,与维也纳童声合唱团的联袂献唱,更是令观众大感惊喜:著名和平赞歌《Coming together to sing, Singing for a better future》和中国儿歌《卖报歌》——两首经典曲目在两支优秀的童声合唱团的精彩演绎下,如同天使下凡般的至美和声,洋溢着童心的真挚与活力,将现场气氛推向了最高潮,现场掌声久久不息。即便散场离席之时,观众们仍对两大童声合唱团的魅力称赞不已。在演出前夕,维也纳童声合唱团与广州大剧院童声合唱团还在“交一天时光给艺术”的邀请下走进本地社区,将优美的童声合唱送到了广大市民的家门口,让居民零距离感受声乐艺术的魅力。
广州大剧院童声合唱团是我国首个剧院直属童声合唱团,广州大剧院凭借自身国家级平台的丰厚资源优势,为团员创造各种舞台表演、与国内外顶级团队互动交流的难得机会。成立一年多,广州大剧院童声合唱团已在在国际性的歌剧、赛事上崭露头角,在广州大剧院的全力培养与艺术总监苏严惠老师的悉心指导下,这支精英队伍将在高起点上艺术之路上,开展他们精彩的未来!
广州大剧院少儿芭蕾舞团,是广州大剧院自主打造的首个舞蹈团体,致力于培养出色的青少年舞者,塑造未来的舞台明星,由著名芭蕾舞演员邹罡担任艺术总监。法式芭蕾以讲究肢体协调、注重脚步造诣著称,精炼的手部动作与整齐身影,使之成为当代芭蕾佼佼者,被誉为“浪漫境界的最高体现”。广州大剧院少儿芭蕾舞团课程将依照法式芭蕾设置,并每年编排作品、安排演出,通过“课堂X舞台”的培训设置,为团员打造梦想的艺术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