杀虎口位于山西省朔州市,是一个具有重要历史意义的古战场,是一处集历史、文化、自然风光于一体的旅游胜地。这个地方以其复杂的地形和险要的地势,在历史上曾经发生过多次重要战役。尤其在明清时期,杀虎口的地理位置使得它成为了战略重地,对古代战争有着不可忽视的影响。
作为古代的军事要塞和边贸重镇,杀虎口有较高的知名度和丰富的历史文化遗存。景区内建设有古长城景区、古商贸街区、宗教民俗文化区、古堡遗址公园、地方特色食品街、畜牧养殖区、农副产品加工区、苍头河自然风景园、晋北风情文化村、游牧民族度假村、生态景园、杀虎口博物馆、万壑层林。景区内建有长城700米,建杀虎口博物馆2200平方米,西口风俗展厅870平方米,建社稷坛一处,广场8000平方米,停车场6600平方米,仿古民居4800平方米,东山山地公园栽植各种针叶树23万株、观赏树6万多株、观赏亭2座、旅游路18公里。
门票:杀虎口旅游区不收费,右玉长城历史博物馆10元/人,登长城5元,全天开放。
自驾车路线:朔州往北-平鲁往北-109国道右转-右玉杀虎口。
火车:可以先搭乘火车到离右玉最近的火车站--大同火车站。到大同火车站后,旁边200米就是大同长途汽车北站,再搭乘中巴到右玉杀虎口。
汽车:大同、右玉到呼和浩特的汽车经过杀虎口。
飞机:先飞到呼和浩特,然后再转车到右玉杀虎口。
杀虎口是历史上的重要税卡,作为中原与蒙古、新疆、俄国贸易的必经之路。杀虎口两侧高山对峙,地形十分险峻,其东依塘子山,西傍大堡山,两山之间开阔的苍头河谷地,自古便是南北重要通道,大同至呼和浩特的公路,仍经由此地。
杀虎关古称参合口,是明代长城的关口,明朝曾多次从此口出兵征战,故而起名“杀胡口”。自从明朝隆庆五年,蒙汉“互市”以来,化干戈为玉帛,杀胡堡、得胜堡、新平堡(天镇)马市重新开放。明清时期,杀虎口还成为晋商的发源地和主通道,曾经盛极一时的“大盛魁”商号的发祥地就在这里,清朝以后,这里成了“走西口”的必经之路。1925年冯玉祥率领的国民军进驻“杀胡口”。是年,冯玉祥任命其十三太保之一的韩多峰为杀胡关镇守使。 韩为了缓和民族矛盾,促进中原地区与塞外的贸易,正式改名为“杀虎关”。
杀虎口关城是明嘉靖二十三年(公元1544年)土筑,万历二年(公元1574年)砖包,城周为1公里,高11.7米。明万历四十三年(公元1615年)在杀虎口堡外另筑新堡1座,名平集堡,其长、宽、高、厚与旧堡皆同,两堡之间又于东西筑墙相连,成倚角互援之势。
在嘉靖三十六年(公元1557年)的一场战争中,守军在左右无援的情况下,孤军奋战,坚守右玉城,长达8个月的时间。
清初,长期镇压农民起义和抗清的战争,造成北方长城以内生产极大破坏,各地田地荒芜,屋宇残破,人丁流亡。大批山西、陕西、甘肃和部分河北的破产农民、战败的起义军,或“携男挈女”或孤身一人,千百成群,背井离乡,冒禁私越长城,“走西口”(指山西省杀虎口,后泛指出长城西部各口去内蒙古西部各地)。当时流民由土默特而西,或向蒙民租地垦种,或入大漠私垦,形成“走西口”的迁徙群体。加之清朝对蒙古采取怀柔政策。推行喇嘛教,大兴寺庙,大量招徕山西、陕西、河北工匠和农民;明末,遭林丹汗兵祸,丁口锐减的土默特首领小顺义王为补充丁口和苏木(佐),不分民族破例纳丁编佐,以补足30个苏木(150户丁口为1个苏木)的缺额,山、陕流民纷纷前来加入蒙籍;随着清朝对蒙古封禁政策的松弛和历年遭受严重自然灾害而破产农民队伍的不断流入,“走西口”的人渐由土默特而西至阿拉善、额济纳等旗耕牧就食,至解放前延续不断。解放后才结束了“走西口”的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