聂耳小提琴,近现代文物,创作《义勇军进行曲》(国歌)的乐器,这把小提琴,做工并不精致,质量也不属于上乘。
2018年12月3日,聂耳小提琴入选《国家宝藏》第二季。
1930年初,18岁的聂耳到达上海,在上海云丰申庄当店员,但工钱少得可怜。为了谋生,他日夜辛劳、奔波忙碌,却没有放弃追求音乐梦想,忙里抽空进行自修。
1931年初,聂耳因帮助朋友代租电影片邮寄回昆而获得100元的酬金,他将这笔钱的一半汇给母亲,剩余的一半买了一把廉价的二手小提琴、几本乐谱和一件冬衣。
得到琴后,聂耳兴奋不已,他对朋友说:“愿与此琴终生为伴。”
自1933年起,音乐家聂耳便用心爱的小提琴为电影《母性之光》作曲,创作出表现人民群众奋勇抗争的歌曲《开矿歌》,开创了革命电影歌曲的先河。
之后,聂耳又通过小提琴创作出《码头工人歌》《卖报歌》《大路歌》等革命歌曲,激励着当时在苦难中抗争和前进的中国人民。
1935年,聂耳根据田汉歌词创作出的《义勇军进行曲》,成为电影《风云儿女》的主题曲。随后,这首大家耳熟能详的《义勇军进行曲》,被选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成为中华民族的重要象征,真正做到为时代发声。
这把德国制小提琴,做工并不精致,质量也不属于上乘。小提琴上有一些油漆已脱落,边缘也有明显的磨损痕迹,但四根琴弦依然光亮如初。
琴头弦轴箱上,四个弦轴已经很久没有转动过了,琴弦却并不松散。琴弓上,有些马尾毛已经分岔和断裂,但大部分依旧完好。手持的地方也有些许磨损的痕迹……
从拥有小提琴,到东渡日本不幸溺水身亡,聂耳心爱的小提琴始终伴随着他,如同亲密的伴侣,成为他从事音乐创作不可或缺的“神器”。
20世纪50年代,聂耳的母亲、两位哥哥及好友将包括小提琴在内的聂耳的个人用品、作品手稿、文章文稿、小说、剧本、日记、书信等近5000件遗物捐赠给了云南省博物馆,成为我们缅怀这位伟大的人民音乐家无比珍贵的精神财富。
聂耳小提琴静静地躺在云南省博物馆“百年风云”展厅,省博为它设立了一个专门的独立展柜,供来往的观众欣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