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历来是移民之地,深圳人,历来是迁徙之民,从传承深圳本土客家文化的重要载体。深圳十大客家古村落到当今深圳人来自五湖四海再到深圳包容的城市口号“ 来了就是深圳人”无不体现了深圳由古至今移民文化的色彩。那么在深圳有哪些传统文化呢?下面本文maigoo编辑从深圳的生活习俗的饮食文化、结婚习俗、岁时节庆及非物质文化遗产、宗教建筑等方面,带大家了解“五里不同调,十里不同音”的深圳话;生动逼真的沙头角鱼灯舞;富丽堂皇的麦金画等深圳文化。
深圳是一个移民城市。新移民来自全国各地,与原居民(原宝安县居民)形成了一个“多方(言)杂处”的语言环境。现代汉语方言按照通常的分类有北方方言、吴方言、湘方言、赣方言、客家方言、闽方言、粤方言七大方言。这七种方言在深圳境内普遍存在,川调、湘语、吴音、闽声等随处可闻。境内原居民所使用的方言主要有客家方言和粤方言,其次还有个别的潮汕话方言点。境内客家方言和粤方言又各有特点,呈现出“五里不同调,十里不同音”异常复杂的局面。 【了解详情】
深圳建市后,居民来自五湖四海,在饮食上具有“中外美食荟萃,口味风格各异”特点。粤菜、川菜、湘菜、鲁菜、东北菜、安徽菜、上海菜、闽南菜、淮扬菜、京菜等各地菜系深圳都有。还有各类面食、牛肉店、火锅店、凉皮、豆浆店、兰州拉面、桂林米粉、云南米线、新疆羊肉、台湾小吃;外国的日本菜、韩国菜、泰国菜、越南菜、印度菜、欧式"式西餐,琳琅满目,应有尽有。最受欢迎的还是粤菜,最受青睐的食物是海鲜。2000年 8月举行的“首届深圳名菜美点评选”,获选菜式多以海鲜、蛇、鲍鱼、鱼翅的制作为主。随经济社会发展,人们对食品保健,绿色食品的追求成为潮流,带有“土”和“野”字的原生态食品大受欢迎。 【了解详情】
改革开放后,深圳在岁时节日方面,一些与农业生产关系密切的节日,如完田节等已逐渐消亡,但一些传统的重大的民族节日如春节、中秋节、重阳节等仍然为深圳人所重视,却又不妨碍深圳人接纳情人节、圣诞节等西方节目。另外,随着深圳城市建设发展,一些新兴的旅游节庆活动逐渐增多,如深圳国际旅游博览会、深圳黄金海岸旅游节、深圳国际旅游文化节等,且还有体现深圳行业创新发展的节庆,如深圳动漫灯会、欢乐海岸欢乐灯会等。 【了解详情】
90年代,老深圳人的婚礼仪式,已大致上定型为中西结合的模式,新中国成立前的传统婚俗基本上被保存下来;只是在迎娶新娘及婚宴安排等方面,又采用西方礼仪,新娘穿西式婚纱,新郎穿西装礼服。用缀满鲜花的豪华轿车作迎娶新娘的“花车”,除事先到婚纱摄影店拍结婚照外,还在迎娶当天请专业摄影师跟随新郎新娘拍照、录像。这种婚宴不再是男女家分开摆设,而是到高级酒楼摆上男、女两家亲友共享的喜筵酒席。婚宴规模巨大,少则10席,多的可达100席。旅行结婚、集体结婚也有老深圳人实行,但不普遍。【了解详情】
万丰粤剧是宝安沙井镇万丰村潘氏一脉兴起与传承的,自最初对粤曲的喜好,之后发展成为粤剧的一个根据地,迄今近六百年历史万丰村民间有迎神赛会演戏的习俗,每遇祭祀、喜庆、宗族活动,都与演戏相结合,请戏班成为当地的家常便饭。民间艺人与戏剧爱好者,农忙务农,农闲从艺。因此,万丰村的粤剧艺术能经久不衰而流传下来。直到现在,万丰拥有两次荣获国家金奖的村办专业粤剧团,组织了群众粤乐社,还重修“八音楼”,积极开展群众性粤剧活动,2004年由广东省文化厅命名为广东省民间艺术(粤剧)之乡。
应人石的传说流传于深圳市宝安区石岩街道的客家人社区,以及香港、澳门、台湾、东南亚等客家人聚居地。石岩原名乌石岩,当地客家族群世代讲述着许多与其相关的风物传说,其中以应人石的传说流布最广泛,影响也最大。应人石的传说几百年来传承不衰,并因其体现着夫妻之间生死相随、忠贞不渝的爱情观念,而得到现代人的推崇和地方政府的重视。应人石的传说反映了客家族群筚路蓝缕的迁徙发展史,蕴含着深厚的客家人文精神,起着沟通海外与本地的情感纽带作用,对于研究地方社会包括语言、历史和民间信仰等方面都具有重要意义,是民间文学、民俗学的重要研究资料。
大鹏山歌是用“大鹏话”传唱的民歌,其历史可追溯到明末清初,盛行于清末,传承至今已有400多年历史。现主要流传于深圳市大鹏、南澳等地区。大鹏山歌演唱多为即兴编词、即兴演唱,看到什么就能唱什么,想想到什么就唱什么,其歌词内容等具有浓厚的地方特色。改革开放后,随着深圳特区社会生活方式的转型和思想观念的变更,以及文化多元化的熏染,许多年轻人对传统大鹏山歌已经越来越不了解、不接受,大鹏山歌渐渐变得无人问津,只有极少数老人还不时唱起以自娱。
石岩客家山歌流传于深圳市宝安区石岩街道有客家人居住的七个社区,据传已有近三百年的历史,并逐渐形成了自己的地方风格特点。石岩客家山歌在唱法上,有假嗓、本嗓和细嗓三种。假嗓,包括真假嗓结合,主要用于高腔山歌;本嗓,最为常见,它运腔复杂多变,擅长即兴编词对歌;细嗓,多为妇女单独自吟自唱,一般歌首有一长拖腔,音量小,音调宁静细腻,委婉动听。改革开放后的深圳,随着社会生活方式的转型和思想观念的变更,及文化多元化的熏染,许多年轻人对传统客家山歌已越来越不了解和不太接受,石岩客家山歌正面临失传的尴尬困境。
沙头角鱼灯舞是一种以鱼灯为道具的广场男子群舞,流行于广东省深圳市沙头角镇及香港新界沙头角一带。它起源于清代康熙年间,至今已有三百多年的历史。沙头角鱼灯舞所用鱼灯制作精巧,栩栩如生。沙头角鱼灯舞表主要突出鱼灯的形象,以集中体现各种鱼类的普遍习性和个性。沙头角鱼灯舞生动逼真,动作灵巧敏捷,具有较强的艺术性、趣味性和观赏性。沙头角鱼灯舞”不仅传承了客家传统民间文化,文化元素突出,而且舞姿独特、观赏性强,凸显了当地的民俗风情。2008年入选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了解详情】
大船坑村的舞麒麟始于明朝嘉靖年间(为谢氏祖先定居本地之始),至今已有四百余年的历史。大船坑村的居民均为客家人,相传先祖来自河南乌衣巷,后经福建迁入广东。大船坑村的舞麒麟习俗,是客家民俗的典型体现。大船坑舞麒麟表演用的“麒麟”长约六米,披红挂绿,鲜艳夺目;舞蹈由拜前堂、走大围、双麟会、采青、游花园、打瞌睡、走大围和三拜等套路组成。大船坑舞麒麟比较全面、完整地继承了先辈舞麒麟的套路和表演技法,在深圳地方传统舞蹈中具有代表性,并在香港特别行政区有一定影响力。 【了解详情】
洪佛拳在宝安区燕罗街道洪桥头社区流传已久,由各类拳法和奇门兵器组成,套路均以力量及速度配合步法及各种兵器的特点发挥最强攻防效果。遵其古训“遵祖敬师重友道,学仁习义练功夫”,洪桥头社区的老幼妇孺积极参与洪佛拳习练,该项活动在当地具有很高的号召力和凝聚力。
辛氏杂技,是深圳市级非遗保护项目。起源于中国清朝,创始人辛利春。从北京天桥发展已有100多年历史。在改革开放前沿的深圳,文化的多元与包容给辛氏杂技的创作带来源源不断的灵感,作品的编排、音乐、服装、化妆等也随着改革开放取得重大的突破,先后创编出《开心小子——男子技巧》《簕杜鹃花开——柔术》《追梦——太空漫步》《渔女盼归——单手顶》《霸王窘境——男女技巧》等优秀节目;创编的剧目有杂技舞蹈剧《放飞梦想》《四季——苗》、杂技情景剧《丝路逐梦》、杂技音乐剧《有一个传奇》等。
棉塑是深圳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我国民间手工技艺丛中的一朵奇葩,是以棉花造型和成胚,再以针线经手工缝制、塑造、抽搐、刺绣、绘染、定型等多道复杂工序,辅以不同装饰、服饰于一体集成的软雕塑。其表现形式多样,既能表现民俗风情,又能集中反映时代主题,具有较高的艺术审美和观赏价值。
麦金画是深圳龙华的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麦金画在继承传统制作技艺的基础上,大胆吸收工笔白描、刺绣、剪纸等其他工艺,形成了个人的特点。麦金画不同于传统麦秆画以大块拼贴、烙烫、染色为主的制作方法,以精细著称。作品讲究点、线、面的结合,制作中特别注重利用麦秆的天然光泽和纹理,更多保留了麦秆本身天然的蜡质,最后进行高温熨烫,使完成的作品在光线下闪烁着金色的光芒,富丽堂皇。
甘坑位于深圳市龙岗区布吉街道往北十公里的山区小山村,村中有座凉帽山。此山种有几百亩“单竹”,该竹很特别,竹头竹尾一样粗大,节间长1米多,易开篾。甘坑村祖传绝活是师傅用牙“撕篾”,而且竹篾需多薄就能“牙咬”撕出多薄,织出的“凉帽顶”竹篾均匀、轻巧,竹的原色好,花纹图案多变。
深圳传统小食中的代表性小食是云片糕。相关史料还记载,当年黄果创办的“合成号”商号在深圳圩正式挂牌营业,这是专门生产、经营传统小食的商号,可见深圳云片糕是名副其实的百年小吃,而深圳传统小食的品牌历史也已在百年开外。深圳云片糕因其颜色与形状,被民间称为纸牌糕;又因其香甜松软,清新可口,更是受到百姓大众的青睐,当时坊间有诗赞曰“此糕送与蟠桃会,神仙取糕不取桃”。
洛阳正骨是治疗骨伤疾病的民间中医疗法,又称“平乐郭氏正骨”、“平乐正骨”、“白马寺正骨”。 1985年,平乐郭氏正骨法第五代传人、郑州市骨科医院前院长郭春园创办了深圳平乐骨伤科医院。郭春园撰写了《平乐郭氏正骨法》和《世医正骨从新》。平乐郭氏正骨法以特色鲜明、内涵丰富、理论系统、疗效独特、技术领先的优势及其所秉承的“医者父母心”的医德医风,受到海内外医学界的广泛关注,成为国内业界公认的骨伤科重要流派,具有很高的医学价值和传统文化价值。
下沙祭祖习俗始于南宋时期。改革开放后,旅居海外的下沙黄氏后裔也每年派代表回国参加祭祖。下沙祭祖不是单纯的祭祀活动,还要举行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具有重要的历史价值和学术价值;对促进国内外经济文化交流,加强与海外华人、台港澳同胞的紧密联系,增强民族凝聚力,促进祖国统一,也具有重要价值。
深圳盐田疍家人(渔民)婚俗源自盐田沙头角盐寮吓渔民村,至今已有160年历史。盐田渔民自古以来生活在海上,形成与陆地人不同的婚俗习惯,定亲、迎亲、洞房等仪式均在船上举行。由于渔民逐步移居岸上,婚俗有所改变,至今已形成既保留船上传统,又有陆地婚礼内容的多元婚俗,并形成了一种渔民迎亲习俗舞蹈,即迎亲队伍模仿海上行船,在陆上作划桨舞蹈行进。这样的习俗在盐田区与龙岗区,以及香港新界沙头角海边一带均盛行。
“辞沙”祭妈祖是深圳市南山赤湾天后宫特有的一项传统民间习俗。“辞沙”即辞别沙滩,投入茫茫大海,去开辟生产或国事新领域。这一习俗历经五百多年,中途因填海将祭祀活动由沙滩移至宫庙。活动时间一般在农历二月二十三(天后诞)或秋天举行。如今的“辞沙”活动要进行四天,分别进行摆供品、点油灯、扎“鬼王”、竖“城隍”、拜祭妈祖、舞狮、武术表演、烧“鬼王”、盛大祭拜仪式和烧城隍等程序。“辞沙”习俗已传承五百多年,是我国保存完好的祭拜妈祖习俗之一。
深圳各种建筑风格、流派云集,博采众长。色调均以明亮、淡雅、柔和为主,与绿树群花相伴,显得和谐富有朝气;同时,又以其丰富的空间形体,五光十色的外墙饰面,豪华的内部装修,现代化、智能化的室内设施等等显示了深圳建筑的辉煌。随着深圳城市建设发展,深圳建筑汇中外建筑师智慧,集世界建筑发展经验,走过一条起步、探索、发展、成熟的道路,形成了个体化、多元化、趋同化、现代化的四个基本特征。
深圳自建市以来的城市化历程仅有几十年,但脚下这块土地却自远古就孕育着人类的文明。大鹏咸头岭遗址考古证实了深圳有7000年人类文明史;汉武帝时期,番禺盐官衙署(今南头)的设置标志着2000年海洋经济史的开始;东晋咸和六年(331年),东官郡治和宝安县治均设在今南头古城东门外,深圳1700年的城市建设史开始起航;明朝洪武二十七年(1394年),东莞守御千户所城(今南头古城)和大鹏守御千户所城(今大鹏古城)的设置开启了深圳600年的海防建设史。同时,作为中国改革开放重要起源地的深圳,近40年的发展史是中国改革开放辉煌成就的缩影。
深圳是中国对外开放的窗口和新兴移民城市,大量高素质人才汇聚,是一座非常有活力的城市。“来了就是深圳人”,深圳独特的人口结构迸发出强劲的人才活力和市场活力,形成了开放、包容和创新的多元文化特质。在这里,各国不同的文化、思想交融碰撞,各种创新、创意、创见、创造层出不穷,也造就了深圳成为“全球创客之都”,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文化氛围。
2008年11月19日,深圳市正式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批准加入全球创意城市网络,并被授予“设计之都”称号。深圳成为中国第一个入围该网络的城市,是全球第六个“设计之都”。深圳在发展文化产业中,充分尊重和发挥市场在产业资源配置上的决定性作用,注重创意引领和科技支撑,逐步培育起创意设计、动漫游戏、文化旅游、高端印刷、黄金珠宝、文化会展等多个具有较强竞争优势的行业。近年来,深圳设计加快了“走出去”的步伐,深圳设计师不断加强与国际设计师的交流与合作,围绕粤港澳大湾区和全球区域文化中心城市、国际文化创新创意先锋城市建设,在新时代打响“深圳设计”城市品牌,努力成为具有世界影响力的创新创意之都。
深圳是一座美丽的城市,位于北回归线以南,地处热带与亚热带交界处,气候温润宜人,拥有约260公里海岸线,滨海风情宜人,自然环境清新优美。深圳不但拥有良好的生态环境,还非常注重“绿色低碳”的发展理念,提倡用更少的资源、能耗获取更高质量的经济成果。绿色低碳已成为深圳城市发展新特质,也因拥有1206个公园,被誉为“千园之城”。
深圳历史上主要有道教、佛教、基督教、天主教4个宗教。道教场所现已无存,其活动则存于佛教及民间信仰中。道教宫观多建于元、明、清三朝,其信仰亦逐渐与儒、佛合流。伊斯兰教在深圳建市后才有活动。佛教约于南北朝时期传入。寺庵大多建于元、明、清三朝,且多以禅宗和净土宗道场为主。在发展过程中,与民间信仰崇拜不断融合,故建筑亦呈现出多神或多教并存,形成儒道、儒佛道等合流或一庙多神特点。基督教和天主教在鸦片战争后传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