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青海宗教概况:
青海省是一个多宗教的省份。佛教、伊斯兰教、道教、基督教和天主教五大宗教在我省都有传播,其中藏传佛教和伊斯兰教在信教群众中有着广泛深刻的影响,藏族、回族、土族、撒拉族和蒙古族等几个世居民族,基本上是全民信教。据2004年全省宗教活动场所年检统计,全省共有宗教活动场所2100多座(所)。全省共有宗教教职人员29000多人,占信教群众的1.33%。全省有信教群众200多万人,占全省总人口的41.65%。全省现有省级宗教爱国团体5个,即:青海省佛教协会、青海省伊斯兰教协会、青海省基督教“三自”爱国运动委员会、青海省基督教协会(简称省基督教“两会”)、青海省道教协会;州、市级宗教爱国团体13个;县级宗教爱国团体25个;省级宗教院校2所,即:青海省藏语佛学院、青海省伊斯兰教经学院。
1.藏传佛教
俗称喇嘛教,是由传入吐蕃(音:波)的印度佛教、汉地佛教和我国藏族地区固有的本教,经过互相排斥和互相融合的产物。因为修行方式、传承系统各不相同,藏传佛教出现了很多教派。传入青海的教派主要有宁玛派、萨迦派、噶举派和格鲁派。宁玛派又称红教,是个比较古老的教派,主要分布在果洛、玉树、黄南和东部农业区的边沿地区。青海许多寺院,既是佛教文化的中心,又是国家历史文物的宝库,如塔尔寺的堆绣、壁画和酥油花闻名世界;隆务寺的“热贡”艺术,号称一奇;佑宁寺等不少寺院,在其经院教育的制度下,也培养出了不少高僧。杰出的藏族学者喜饶嘉措书立说,对于藏族文化的发展做出了极大的贡献。
2.汉传佛教
青海是我国佛教传播较早的地区之一,在汉族群众泛神崇拜较深,纯佛教的社团、寺守极少,释道混杂,多神论色彩很浓。本世纪20、30年代部分外地汉族僧侣来青海传教,改建佛教社团,广招徒弟,曾形成一定的影响。青海历史上曾先后传入的汉传佛教派有:天台宗、禅宗、净土宗、法相宗、密宗、法幢宗、贤首宗等。
3.道教
道教是土生土长的中国宗教,由于多种原因,道教在青海一直没有形成大的势及影响。约在明清时期,陆续有少数道士来青海传道,活动于西宁、大通、湟源、乐都等地。在这些地区历史上曾建立过一些道观。在青海传播的道教有两大教派,即正一派和全真派。1938年青海道教会成立。新中国建立后,青海道教仍然进行着正常的宗教活动,后一度停止。1979年,恢复活动,开放道观2座,活动点1处。有关部门将西北北山土楼神祠划归道教界,改名土楼观。
4.基督教
清光绪十一年(1885年)基督教西宁支会成立,这是基督教在青海传播的开始。光绪十七年(1891年),英国籍基督教牧师胡立理夫妇到达青海西宁,在西宁、湟源、湟中、化隆、循化、乐都、大通、门源、同仁、贵德等地建立教堂进行传教。当时,传入中国的基督教教会派别甚多,传入青海的有内地会、神召会和安息日会。基督教传入青海后,在东部农业区建立了众多的教堂。本世纪40年代末期,有外国籍传教士18人(男8,女10),其中内地会15人,神召会3人;美籍5人,英籍9人,加拿大籍3人,瑞士1人。教徒400多人。新中国成立后,外国传教士先后被遣返回国。1951年,青海基督都“三会”合并,成立西宁市基督教会,后一度停止活动。1981年,恢复活动。现全省被批准开放教堂4座,有牧师3人,传教士2人,长老5人,执事17人,教徒5000人左右;未经批准的活动点有28处。
5.天主教
清光绪五年(1879年),天主教罗马教皇在中国划分5大传教区,甘肃列为第二教区,是为天主教在青海传播的开始。清宣统二年(1910年),比利时籍神甫康国泰受甘肃教区派遣到西宁、乐都、互助、湟中、湟源、贵德等地传教。天主教在青海有许多“修会”,主要有圣言会、圣母永助会、圣母圣心会、圣母圣衣会、童子圣体军会、公教进行会、圣神会等。1913年青海设天主堂后归甘肃甘北教区管辖。1937年,青海教区独立,成立青海监牧教区,直接由罗马教皇管辖。到1949年末,青海教区有8座天主堂(含西宁总堂),下辖25座分堂,1所分教医院、2所诊疗所、1所学校,教徒3976人。其神甫多为德国籍人,亦有奥地利、匈牙利、波兰、德国籍和中国人,当地人则为帮助神甫处理日常事务的先生。新中国成立后,外国神职人员被遣返回国,中国神甫2人,修士4人、修女11人、真女3人,共20人被留用,后尽数散去。1982年恢复开放了西宁天主堂、互助大泉圣母堂、湟中黑嘴儿天主堂、大通城关天主堂,有教众3000余人。
6.伊斯兰教
伊斯兰教在青海已有700多年的历史。公元757年,唐代政府为平定安史之乱,曾借大食(阿拉伯)兵数千支援,后部分人留居中国。宋朝时期,其后裔中的一些人来到青海,但由于人数不多,未能形成伊斯兰教的大发展局面。到了元代初期,跟随伊斯兰教徒生平最大的宿愿是去麦加朝觐。按规定凡身健康,经济条件许可,在旅途平安的条件下,不论男女穆斯林,一生中要去麦加拜天房一次。新中国建国以来,特别是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国家每年组织的出国朝觐活动,青海都有人参加。近几年来,在国务院宗教事务局的帮助下,青海还连续组织了两次穆斯林自费朝觐活动。
二、青海著名庙会:
1.正月大庙会
正月大庙会是明代永乐七年(公元1409年)宗喀巴在拉萨创立的。“却处曼兰”意为神变祈祷大会,是为格鲁派一切寺院所供行的法会,主要为了供养诸佛菩萨来祈祷一年来的顺利。塔尔寺正月庙会,从阴历正月初八起共十天。在这个时期,大经堂,各学经部门,各佛殿,各转生喇嘛的私寓,各公共办事处,每天都有拿“施食香灯”供养,“三宝”,各重要经堂常有“千供”和“百供”等。大经堂及各学经部门均于每月上殿诵“祈祷经”三次,各重要佛殿也有专门的喇嘛诵经,大经堂各学经部门及佛殿都拿法器(诸如帐、幡、坐毯等)布置的富丽堂皇,以供教徒朝拜和一般人士参观。十四和十五是正日子。十四日上午在辩经院跳法王舞,十五日上午举行浴佛,晚上各学经部门,各班级公共办事处及转生喇嘛私寓,均有花灯供养,而以大经堂前面及左右殿的花灯最为出色。
2.正月灯会
塔尔寺正月祈祷大法会过后,紧接着是正月灯会。灯会是纪念宗喀巴大师的极大盛会,每年农历正月十五日晚举行。因为这天寺中预备了大批的酥油塑像,在夜里陈列。中间点着酥油灯,燃着火把,故名灯会。此会的起源据说当宗喀巴大师圆寂的时候,曾梦着一个美妙的景象,醒来告诉弟子,嗣后寺中为纪念这一梦,就每年冬季在地洞里用酥油制成宗教史上的许多事实及各种花卉,于晚间陈列数时,表示梦境。正月十五日晚,灯会在悠扬而神秘的音乐声里举行。喇嘛们把那用酥油捏成的一切花草人物,置于花架内的四壁,中间放置着一大宝仓,内置有一色涂成的神佛。数百盏明亮的灯,置于酥油神像之后,倍觉灿烂神秘。花架上,那些酥油花,一层层地排列着。第一层是西藏大都会拉萨圣景,到第二台看时,左边塑了唐王在长安木船上求经的故事,右边塑了舍财成佛的情形,中间供奉大佛,四周缀以各种鲜花异果、楼厦亭池、十八罗汉、各种小佛像,形形色色。
3.四月大庙会
四月大庙会,又叫“欢庆松总”。意为三节俱备。从初十至十九日,寺里各处的“法事”“供奉”和布置与正月庙会差不多。十五是正日子,十一日举行“发心”“供养”,每个喇嘛要在这供奉的佛像前发愿,“为利益众生成佛”。十四日下午间跳法王舞,十五日上午十时在寺前山上展布大佛像。塔尔寺内共有狮子吼佛像,释迦像,宗喀巴像,“金刚萨”像四种,每次只展一种。庙会展布佛像,一来是供信徒门“瞻礼”,二是为了防虫蛀。展布之时,山前搭有巨大帐篷,由塔尔寺法台率领喇嘛在寺中巡查一周。下午有“坚桑”舞,晚上大经堂各学经部门,各神殿及喇嘛住寓上各点酥油灯数十至数百盏,叫做“欢庆松总林美”,意为三节俱备的灯火,并且把四月定为“净月”。在这个月里,对于戒律、忌禁和行为要特别注意,而且念经礼佛特别多。
4.送阿夷丹嘛大会
送“阿夷丹嘛”大会,即为送瘟疫。此种节日一般为六年一大送,三年-小送。是在正月十五日塔尔寺内举行,它主要是使寺庙内喇嘛们事事吉利如意。
每逢大送会期临近二个月以前,先用酥油塑一尊阿夷丹嘛大像,另做一顶大轿,用绸缎装饰,并且在轿内四周分层叠置,每层中,置满了金钱火炮,然后把塑像供奉在里面,另外在某地方找一个叫花子(乞丐),作为阿夷丹嘛的娘家人。喇嘛们对于这个娘家人,非常优待,备加照顾,每日供奉酒肉,并且预备二只骆驼,二、三匹马,十余只鸡,作为阿夷丹嘛的娘家礼物,又要准备十石青稞,里面混杂少许酥油,置放在潮温的地方,使它发酵,这些也是阿夷丹嘛的礼物。礼物准备好,喇嘛们就开始诵经,起码要诵月余,直到送的那一天,喇嘛们心诚意洁地诵经虔送,把准备好的礼物用二十辆马车,由数名喇嘛护送到大河里去。但这时“阿夷丹嘛”的娘家人,权力非常大,要什么就得给什么。于是在临送的时候,供奉很多酒,让他吃得酪酊大醉,不晓人事,当送的时候,他糊糊涂涂地不知要什么东西,所以送他一些绸缎银钱之类,使“阿夷丹嘛”娘家人及同伴们,浩浩荡荡地走了。然而,送走之后的娘家人(叫花子)严禁在三年内进寺。当送“阿夷丹嘛”娘家人及其礼物时,同时有些喇嘛,抬着那个极大的轿子,向东送至三、四里外的小坡或平坦处。每次送的地址必须请高明的喇嘛卜算,而后再决定。阿夷丹嘛送至选定地点后,请喇嘛们排座于前,齐声高诵送经,并且把轿子烧着。顿时轰轰烈烈的火焰万丈,夹着喇嘛的诵经声,观众的呐喊声,鼓掌声,汇聚一起,仿佛是闹市鼎沸,尤其是那些喇嘛更为兴奋,快乐。等轿烧完后,喇嘛们才兴高采烈地凯旋而归。
5.九月大庙会
九月庙会从二十日起,一共五天,规模较小,是为了纪念释迦牟尼“三转F轮”(即讲了三次经)。寺院的供养,布置和法事,比以前几个庙会都简单。二十二日开放所有佛殿及宝贵物品所在地,二十三日跳“坚桑”舞。
6.宗喀巴圆寂纪念会
从十二月二十二日起,一共九天。寺内布置同九月庙会差不多,所颂经典着重于对宗喀巴的祈祷和赞颂。二十五日是宗喀巴圆寂纪念日,从那天晚上起,全寺房顶连续点酥油灯五夜,并由喇嘛在房顶上反复念经—宗喀巴的赞颂和祈祷五句,直到千百遍。
7.年终祈祷法会
从十二月二十三日至二十七日是塔尔寺年终祈祷法会,全寺喇嘛念经五天,也就是辞旧岁,迎新年的仪式。
8.龙王庙会
土族民间传统节日。每年农历二月初二于龙王庙前举行,故称龙王庙会。主要流行于青海省互助土族自治县东瀛一带的土族山乡。当地土族人民以农业为主,每年农历二月初二,人们都要带着香烛纸钱和农副特产品等,赶到龙王庙前集会。会场的中央,早已放着“龙王”,并举行祭祀龙王仪式。先由七、八个身披袈裟的法师,焚香燃烛,烧纸钱,接着他们手持山羊皮鼓,一面击鼓念经,一面手舞足蹈,跳来跳去,驱除邪恶,早降甘露,全年风调雨顺,人畜平安,五谷丰收。仪式结束,还举行盛大的物资交流活动。主要有农副土特产品、茶、布匹、日用百货以及榔头把、磨子和铧、犁头、铁铣等农具。人们来来往往,公平买卖,十分热闹。同时还演出民族歌舞等文娱节目。
更多青海上海花千坊419论坛相关的文章推荐阅读:
青海文化习俗知识大全 约你看青海花儿 学酥油花 赏藏戏 识青海
声明:以上方法源于程序系统索引或网民分享提供,仅供您参考使用,不代表本网站的研究观点,证明有效,请注意甄别内容来源的真实性和权威性。请勿封建迷信,破除陈规陋习,建立科学、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申请删除>> 纠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