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夏回族山花儿,是指主要流传于六盘山宁夏回族中的代表性民歌体裁。宁夏回族山花儿带有浓厚的回族民俗文化特征,在继承古陇山民歌“三句一叠”的基础上多以单套短歌的形式即兴填词演唱,多用五声音阶式迂回进行。2006年,入选中国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一.历史来源
宁夏六盘山(古陇山)地区,自古流传着一种在山野地域即兴而作的徒歌。到公元7世纪初(隋末唐初),中西亚的穆斯林(回族先民)陆续来华经商定居,中西文化碰撞,几经交融,于明代以后形成独特的复合性与多元性文化体征——“回族山花儿”。 “山花儿”(俗称干花儿、山曲子、野花儿)继承了陇山地区古代山歌(徒歌,相合歌,立唱歌)和特征。《诗经·豳风》、《汉魏南北朝乐府》中的《陇山歌》、《陇板歌》、《陇原歌》即其先声。史籍乐志中记述其特点为“一唱众和,恰似顾曲之周郎,三句一叠,酷似跳月之苗俗”。
二.文化特征
山花儿作为回族群众愉悦自我、怡情解闷、吐纳情感的一种自娱性山野歌曲,有广泛的群众基础和浑厚的民俗文化内涵。基本特征为:
1、回族民俗文化:自唱自娱和小范围传唱。
2、文学:在继承古陇山民歌“三句一叠”的基础上多以单套短歌的形式即兴填词演唱。
3、音乐:继承古陇山徒歌四声、五声徵调特征,吸收信天游,爬山调、洮岷花儿、河湟花儿以及伊斯兰音调的多种影响,多用五声音阶式迂回进行。
三.代表曲目
宁夏回族花儿的代表曲目有《黄河岸上牛喝水》、《看一趟心上的尕花》、《花儿本是心上的话》等。
四.主要价值
1、花儿品种分类学的学术研究价值:山花儿在文学与音乐方面特色鲜明,风格独特,乡土气息浓郁,其民族性和地域性比信天游与河湟花儿更强。
2、民族学、民俗学价值:保持山歌野曲的粗犷豪放特点,又具有流畅优美的小调韵味。
3、文学和音乐研究价值:三句一叠、双字尾押韵等是陇山地区较为独特的一种体裁,有较高的文学价值。在商徵型四声腔和五声徵调的基础上,演变成为曲式、调性、旋法、节奏多样,风格独特的花儿歌种。
4、对见证中华民族文化的多样性和口头传播的非物质文化资源的生命力和人文价值,有一定的意义和作用。
五.保护措施
中国最早意识到“回族山花儿”的艺术与学术价值的人是“西部歌王”王洛宾。
1936年,王洛宾、肖军、洛珊赴西北参加战地服务团,途经六盘山下,由于迷恋花儿唱家五朵梅的山花儿,放弃赴欧洲深造机会,扎根西北,采集民歌。他当年搜集整理的大批山花儿作品多已散失,仅留下一首典型的山花儿 《眼泪花花把心淹了》,是三句一叠的体裁,也是中国最早用现代记谱形式完整记录的山花儿。
1958年自治区成立后,宁夏文化文艺工作者搜集挖掘了一大批当地民歌(含山花儿),汇集成册,拯救了濒于消亡的“回族山花儿”。
1980年,文化部与中国文联为编纂七套艺术集成与三套民间文学集成而实施了一次拉网式大规模普查与搜集整理战役,“回族山花儿”分别载入《中国民歌集成·宁夏卷》和《中国歌谣集成·宁夏卷》内。
尽管如此,由于种种原因,到20世纪末21世纪初,能够掌握多首曲目和风格的山花儿唱家已属凤毛麟角,且多已过古稀之年,自然传承纽带已断裂微存,而现代化的冲击使其乡土文化本色特点不断流失,山花儿的生存出现了危机。 2000年以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提到各级政府议事日程上来,“回族山花儿”几经梳理包装,终于登上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
六.传承情况
19世纪80年代,一批陕甘宁青回族群众沿丝绸之路翻越天山迁徙到了前苏联,家乡的“花儿”民歌也被他们带到了异国他乡。“花儿”在前苏联集体农庄时期曾经非常流行。1993年,在宁夏和日本岛根缔结友好关系之际,宁夏西吉、海原的原生态回族“花儿”歌手李凤莲和马汉东,被日本方面组织此次文化交流活动的有关专家选中,被认为是最能代表中国宁夏的文化。两位“花儿”民歌手,跟随宁夏访问团,把回族“山花儿”漫到了日本岛根县。他们的令人耳目一新的“花儿”连唱,赢得了日本人民的喜爱,获得了极大成功。两位农民歌手在日本的日子里,也倍受日本工作人员的“高看”和关照。20世纪80年代以后,宁夏回族自治区文化厅为传承回族山花儿,先后组织编辑了《宁夏民歌选》,创作排演了大型花儿歌舞剧《曼苏尔》(根据王正伟同名故事改编),《花儿四季》、《花儿吹绿西海固》,并晋京演出和赴福建巡演。
作为“回族山花儿”主要流传地——海原县于2000年创演了大型花儿歌舞《花儿故乡》《海风吹绿黄土地》《花儿红、香山香》等,2002年成功举办了首届“宁夏(海原)花儿艺术节”。编辑出版了《宁夏回族山花儿200首精选》一书,在第七届中国西部民歌花儿歌会期间召开了第四届民歌花儿研讨会。2009年中国宁夏首届文化艺术旅游博览会期间,还成功举办了“第七届中国西部民歌花儿歌会”,中央电视台第三套 “民歌中国栏目”对歌会进行了全程录制和播出。
更多宁夏上海花千坊419论坛相关的文章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