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律失常是老年心脏病中最常见的并发症,发病率高,其发生随年龄增长而增高,当高血压、冠心病、风心病、脑血管意外及糖尿病等合并心律失常时,其致残率、致死率高,老年人心律失常是一种常见的疾病,主要有各种早搏、心动过速、心房颤动与扑动、各种房室传导阻滞及病态窦房结构综合征等。1990年Manyari等报道,无心脏疾病的60岁以上老年人中,74%有房性心律失常,64%有室性心律失常。同时,老年人各种心血管疾病的发生率增高,更易发生致命性心律失常,其中室性心律失常最常见。
(1)心情起伏过大
人们要学会控制自己的情绪,很多时候好事坏事都来的太突然,太过兴奋和悲伤对我们的心脏都有损害。大喜大悲、忧思过度,以及惊恐、愤怒等,均可通过大脑中枢神经系统,使心脏神经功能及内分泌激素释放失衡,从而导致心跳不规则。
(2)机体衰老所致
随着年龄增长,机体衰老等生理变化会对心脏的传导系统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易发生传导障碍和病窦综合征及心房颤动等。
(3)承受巨大压力
现代人的工作生活已经占了全部生活的绝大部分地位,为了养家糊口或是完成自己的工作责任,强大的压力笼罩下来,使生活次序紊乱。连续的熬夜,使精神长期处于紧张状态,过度疲劳,导致心脏病突发猝死的现象近两年来比比皆是。
(4)循环系统疾病
老人机体衰老,导致的一个问题就是抵抗力也下降,然后就比较容易由于一些疾病而引起心律失常。老年人多存在不同程度的循环系统疾病,如冠心病、高血压、肺心病等,这些疾病都会引起心肌供血不足,也更容易引发各种心律失常及传导阻滞。
(5)不良饮食习惯
一些心律失常者往往在饭后发作,特别是晚饭后。其原因是由于进食过程可引起副交感神经紧张,导致部分人阵发性房颤,从而出现心律失常。因此,为避免进食引起房颤,必须要细嚼慢咽,不要过饱。
(6)突然剧烈运动
运动时通过降低副交感神经张力,增加交感神经张力,会使心率增快,房室传导改变;一些长期不运动的人突然剧烈运动,让心脏在毫无意识之下承受巨大压力,心肌耗氧量增加,诱发心律失常。适量运动才能保证健康生活。
(7)相关药物影响
通常来说药物并不会对我们怎样。但是老年人的话就比较不适合吃药。老年人对药物的耐受性较低,窦房结功能可能存在障碍,在应用对心脏传导系统有影响的药物时,比年轻人更容易出现副作用,导致心律失常。
(8)心脏过敏症状
心脏过敏往往容易因出现类似心肌梗死症状而被误诊为心肌梗死,使用扩张心血管的药物后加重心血管扩张,临床症状也因此而可能加重。所以,患者在发生荨麻疹后又有心脏症状时,应考虑到心脏过敏的可能,及时给予抗过敏治疗。
(9)过量吸烟酗酒
饮酒可引起交感神经紧张,诱发阵发性房颤。此外,饮酒不仅能使交感神经紧张,而且能引起电解质紊乱。吸烟更是对循环系统有百害而无一利。烟草的尼古丁可明显使交感神经紧张,诱发和加重各种类型心律失常。所以,戒烟是头等大事。
(10)忽视寒冷刺激
冬季降温,早晚温差甚大,在寒冷的刺激下,机体突然受寒,神经系统受刺激,血管突然收缩,血压升高,容易引起心律失常,严重者可导致死亡。这也是心律失常的原因之一。
(1)病因病机
本病主要病位在心,但与肝、胆、脾、肾等脏腑功能失调密切相关。心之气血不足,阴阳受损,心神失养,或痰、瘀、火等病理产物侵扰,致心神不宁,悸动不安;或肝胆、脾肾脏器损伤不能辅心行令,心神动摇,动悸不安为基本病机;若反复发作心气紊乱,心不运血,神明失主,而致厥脱。分证病机如下:
心虚胆怯:老年人正气虚于内,一旦受惊,易使心气不敛,胆气怯弱,神志受伤,甚或外无所惊,均可导致心悸。
心脾两虚:老年人多思善虑,忧思过度,劳伤心脾,或长期饮食不当,劳倦过度,脾胃受损,使血之生化乏源;或久病体弱,耗伤气血;或失血过多,皆可致心血不足,心失所养,不能藏神,神不安而志不宁,从而导致惊悸怔忡。
肝肾阴虚:老年人肝肾不足,若调摄失节或病久损伤,则肝肾阴血亏损益甚,不能上奉于心,心之阴血亦虚。肝阴不足,失其条达,易致肝阳上亢,肝火内扰,或肾阴不足,水不济火,心火独亢,火扰心神,皆可扰乱心神而致心悸。
阳气虚衰:人至老年,阴阳皆虚,而阳气虚衰尤为明显,阳虚则不能温养心脉;或阳气不足,无力鼓动血行,而气虚血瘀;或脾肾阳虚,水液运化失常,聚而为饮,饮邪上扰,皆可导致心悸不安。
痰浊阻滞:年老脾虚,脾运失司,水湿停聚,聚炼为痰;或素嗜肥甘酒酪之品,体胖多湿多痰,而致痰浊阻滞,血运失常,发为心悸。若痰郁化火,痰火互结,上扰心神,亦致心悸不宁。
血脉瘀阻:心主血脉,血脉运行正常,则心静脉安,凡寒热虚实均可使血脉瘀阻,而致心悸发生。
(2)病理机制
自律性增高、异常自律性与触发活动致冲动形成的异常
具有自律性的心肌细胞由于自主神经系统兴奋性改变、或其内在病变使其自律性增高,导致不适当的冲动发放。此外,原来无自律性的心肌细胞如心房、心室肌细胞由于心肌缺血、药物、电解质紊乱、儿茶酚胺增多等均可导致异常自律性的形成。触发活动是由一次正常的动作电位所触发的后除极、并触发一次新的动作电位而产生持续性快速性心律失常。
折返激动、传导障碍致冲动传导异常
当激动从某处一条径路传出后,又从另一条径路返回原处,使该处再次发生激动的现象称为折返激动,是所有快速性心律失常最常见的发生机制。冲动在折返环内反复循环,产生持续而快速的心律失常。冲动传导至某处心肌,如适逢生理性不应期,也可形成生理性阻滞或干扰现象。传导障碍并非由于生理性不应期所致者称为病理性传导阻滞。
主要症状为心悸,以自觉心脏跳动异常,惊慌不安,不能自主为特征。快速性心律失常兼有气短、心前区疼、甚至心力衰竭;而缓慢性心律失常则多有胸闷、眩晕、昏厥、气短及无力等症状。
最重要的特征性体征为心率及心律的异常,或过速、或过缓、或不规则。常伴有心音异常改变及血压降低。
心率及心律异常心率在40~60次/分钟且心律规则时,则可能是窦性心动过缓、房室连接区心律或完全性房室传导阻滞;如果心律不规则,则可能是部分性房室传导阻滞、连接区心律伴不完全性房室脱节而偶有心室夺获、窦性或连接区心律伴有期前收缩等。如果心率在40次/分钟以下,则多为房室传导阻滞(结下性),也可能是严重的窦性心动过缓或2:1窦房传导阻滞。
窦性心律也可过速,有时可达到160次/分钟,140~160次/分钟心率多为室性阵发性心动过速或心房扑动伴2:1房室传导阻滞等。心房纤颤的心率多为80~120次/分钟,完全不齐。有时窦性心律伴多发的期前收缩,心律可非常不齐。
心音强度不等第一心音的强弱与P-R间期的长短有关。当发生Ⅰ度房室传导阻滞时,P-R间期延长,第一心音减弱;反之室上性心动过速时第一心音增强。在心房纤颤、室性心动过速、完全性房室传导阻滞时,可出现第一心音强弱不等。当心房收缩与心室收缩先后时间同步时,可出现很强的第一心音,称为炮击音。
其它心音异常完全性房室传导阻滞时,第一心音之前可听到心房音,在房室束支传导阻滞时,可听到第二心音分裂。
此外,伴有右心房压力增高的心律失常,颈静脉搏动可变为明显。
(1)动态心电图
即长时间心电图记录,英文名为Holter。就是用一种小型便携式记录器连续记录患者24小时心电图情况,患者吃饭、睡觉、上班都带着。它能了解心律失常发作与日常活动的关系、昼夜特点等。
(2)心电图检查
这是最常用、最重要的一项无创伤性检查。一些室性心律失常、房室传导阻滞、房颤、心动过缓或过速等都可以通过心电图来诊断。
(3)运动试验
就是同步观察患者运动时的心电图情况,适用于运动时心悸的患者。
(4)临床心电生理检查
属于有创检查,就是将几根多电极导管经静脉或动脉插入,放置在心腔内不同部位记录电活动。患者接受这项检查多是基于以下三个目的:确诊心律失常及其类型,了解心律失常的起源部位与发生机制;识别与治疗某些心动过速;判断预后。
(5)食管心电图
左心房后壁毗邻食道,食道电极的位置就在左心房的水平,因此在食道内插入特殊的电极,可以记录到清晰的心房电位,有助于某些特殊类型心律失常的诊断。
根据心电图(常规心电图、动态心电图及其它特殊心电图)的典型表现,以及临床症状与心电图改变存在明确的相关性,便可确诊。
(1)各种早搏的鉴别
房性早搏:
①有提前出现的P波(异于窦性P波);②P-R间期≥0.12秒;③QRS波形态正常,有时稍宽或畸形,伴有ST或T波相应改变;④代偿间期多不完全。
房室交界性早搏:
①提前出现的QRS波群,形态呈室上性;②QRS波群前后可无P波,或可有逆行P波P’,P’-R间期无或<0.12秒,R-P间期<0.20秒;③代偿期多不完全。
室行早搏:
①提前出现宽大畸形的QRS波群,时限>0.12秒,T波一般与主波方向相反;②其前无P波;③代偿间期完全。
(2)Ⅰ度、Ⅱ度、Ⅲ度房室传导阻滞的鉴别
临床表现:
Ⅰ度房室传导阻滞一般不出现症状;听诊可有第一心音减弱。Ⅱ度房室传导阻滞由于心室脱漏可有心悸、胸闷、头晕、乏力、活动后气促甚至晕厥;听诊可以发现心音脱漏。Ⅲ度房室传导阻滞因心动过缓而出现头晕、乏力、胸闷、气促、心悸,甚至晕厥,阿-斯综合征、心力衰竭;听诊心率慢而规则,40次/分钟左右;脉压差增大。
心电图特征:
Ⅰ度房室传导阻滞心电图特征:①P-R间期≥0.22秒,或P-R间期超过相应心率的最长值;②窦性P波后均伴有QRS波群;③P-R间期较原来或在心律不变的情况下延长>0.04秒。
Ⅱ度Ⅰ型房室传导阻滞的心电图特征:①P-R间期逐渐延长,直至P波后脱漏一个QRS波,此后P-R又从短逐渐延长,以致脱漏,周而复始;②P-R间期逐渐缩短,最后突然延长,最长的R-R间隔小于2倍最短的R-R间隔。
Ⅱ度Ⅱ型房室传导阻滞心电图特征:下传心搏P-R间期固定,可正常或延长;QRS波群呈周期性脱漏,表现为2:1、3:1、4:3等不同房室传导比例的阻滞;室率低于房率,R-R间期大于P-P间期。
Ⅲ度房室传导阻滞的心电图特征:①房波一般是窦性P波,P-P间期匀齐;也可以是f波,R-R间期匀齐;房室各按各自的规律出现,彼此无关;房率>室率;②心室率缓慢规则,多在40次/分左右。
(1)西医治疗
药物治疗:
老年人由于机体衰老,肝肾功能减退,加之抗心律失常药物毒副作用与不良反应较大,故老年人用药剂量应小于年轻人,给药间隔时间也宜适当延长。常用药及其常用剂量如下:
抗快速性心律失常药
①钠通道阻断药如利多卡因、心律平。
②β-肾上腺素能受体阻滞剂如艾司洛尔、倍他乐克。
③复极抑制剂如胺碘酮。
④钙通道阻滞剂如维拉帕米。
⑤洋地黄类药如地高辛。
抗缓慢性心律失常药
①拟交感胺类药物如异丙肾上腺素。
②胆碱能受体阻断药物如阿托品。
非药物治疗:
人工心脏起搏术对于药物治疗无效的缓慢性严重性心律失常应装永久性起搏器。
导管射频消融法一些快速性心律失常当药物治疗无效时,可考虑此法。
(2)中医治疗
辨证论治:
心虚胆怯证
①症状:惊悸不安,善惊易恐,稍惊即发,坐卧不宁,少寐多梦而易惊醒;舌淡红,苔薄白,脉动数或细弦。
②证候分析:惊则气乱,心神不能自主,故惊悸不安;心不藏神,心中惕惕,则善惊易恐,稍惊即发,坐卧不宁,少寐多梦而易惊醒;脉动数或细弦为心神不安,气血逆乱之象。
③治法:镇惊定志,养心安神。
④方药:安神定志丸加减,药用茯苓、茯神、远志、人参、石菖蒲、龙齿、琥珀、磁石、朱砂等。
⑤随症加减:若心悸气短,动则为甚,气虚明显时加黄芪;气虚自汗加麻黄根、浮小麦、山萸肉;气虚夹瘀者加丹参、桃仁、红花;舌红苔黄夹痰火者,加竹茹、枳壳、半夏、胆南星;心气不敛加五味子、酸枣仁;如睡眠易惊醒,可加重镇之品,如龙骨、牡蛎等;若心气郁结,心悸烦闷,精神抑郁,胸胁胀痛,加柴胡、郁金、合欢皮、绿萼梅等。
心脾两虚证
①症状:心悸头晕,面色不华,倦怠无力,失眠健忘,或有纳呆食少,腹胀便溏;唇舌色淡,脉细。
②证候分析:心主血脉,其华在面,血虚故面色不华;心血不足,不能养心,故而心悸;心血亏损不能上营于脑,故而头晕;血亏气虚,不能濡养四肢百骸,则倦怠无力;脾为气血生化之源,脾虚则气衰血少,心无所养,不能藏神,故失眠健忘;运化失健,故纳呆食少,腹胀便溏;心开窍于舌,心主血脉,心血不足,则唇舌色淡,脉细。
③治法:补血益气,健脾养心。
④方药:归脾汤加减,药用人参、黄芪、白术、炙甘草、当归、龙眼肉、酸枣仁、茯神、远志、木香、生姜、大枣等。
⑤随症加减:若心烦、口干、心阴不足者加麦冬、玉竹、北沙参;气虚甚加黄芪;血虚甚加当归、熟地;阳虚甚加附片、黄芪;若气虚血弱,脉结代,心动悸,宜用炙甘草汤出入。
肝肾阴虚证
①症状:心悸不宁,心烦少寐,头晕目眩,耳鸣腰酸,视物昏花,五心烦热,口干盗汗;舌红少苔或无苔,脉细或细数。
②证候分析:肾阴不足,水不济火,不能上济于心,以致心火内动,扰动心神,故心悸不宁,心烦少寐;阴亏于下,阳扰于上,则头晕目眩;肾之阴精不足,耳失充养则耳鸣;腰府失于滋养则腰酸;阴虚失润,虚火内炽,故见五心烦热,口干盗汗,舌红少苔或无苔,脉细或细数。
③治法:滋补肝肾,养心安神。
④方药:一贯煎合酸枣仁汤加减,药用沙参、麦冬、当归、枸杞、熟地、酸枣仁、山萸肉、知母、茯神、甘草等。
⑤随症加减:若口渴心烦重用麦冬、沙参,加石斛、玉竹;阴虚火旺,热象偏重者加黄连、山栀、淡竹叶等;潮热盗汗,加麻黄根、地骨皮、浮小麦、糯稻根;便秘,加瓜蒌仁;善惊易恐,加珍珠母、生龙骨、生牡蛎等;阴虚挟瘀热者加丹参、丹皮、生地、赤芍等。
阳气虚衰证
①症状:心悸不安,胸闷气短,面色苍白,形寒肢冷,神疲倦怠,甚或小便短少,肢体浮肿,胸闷痞满,渴不欲饮,伴恶心呕吐;舌淡胖,苔白滑,脉沉细而迟,或弦滑。
②证候分析:久病体虚,损及心阳,心失温养,故心悸不安;胸中阳气不足,故胸闷气短;心阳虚衰,血液运行迟缓,肢体失于温煦,故面色苍白,形寒肢冷;阳虚不能鼓舞精神,则神疲倦怠;肾司二便,肾阳不足,气化失权,水湿内停,故小便短少,肢体浮肿,渴不欲饮;气机不利,故胸闷痞满;饮邪上逆则恶心呕吐;舌淡胖,脉沉细而迟为心阳不足,鼓动无力之征;舌苔白滑,脉弦滑为水饮内停之征象。
③治法:温阳益气,宁心安神。
④方药:桂枝甘草龙骨牡蛎汤加减,药用桂枝、炙甘草、生龙骨、生牡蛎、制附子等。
⑤随症加减:若小便不利,肢体浮肿严重,宜用苓桂术甘汤,酌加五加皮、葶苈子、泽泻、猪苓、大腹皮、车前子;若心悸、咳喘、浮肿较甚,不能平卧,为肾阳虚衰,不能制水,宜用真武汤加减;如大汗淋漓,面青唇紫,肢冷脉微,为亡阳征象,当急服独参汤或参附汤;若兼阴伤加麦冬、玉竹;心动过缓加麻黄、补骨脂、附子等。
血脉瘀阻证
①症状:心悸不安,胸闷不舒,心痛时作,痛有定处,唇甲青紫;舌质紫黯或有瘀斑,脉涩。
②证候分析:心主血脉,心失所养,故心悸不安;血瘀气滞,宗气失于斡旋,则胸闷不舒;心络挛急,心脉不通,则心痛时作;血脉凝滞,故痛处固定不移;气血运行不利,肌肤失养,则唇甲青紫;舌质紫黯或有瘀斑,脉涩,均为瘀血内停之候。
③治法:活血化瘀,通络止痛。
④方药:血府逐瘀汤加减,药用桃仁、红花、川芎、赤芍、牛膝、当归、生地、枳壳、柴胡、桔梗、甘草。
⑤随症加减:肢冷畏寒,加桂枝,人参;心痛甚加延胡索、檀香、乳香、没药;因虚致瘀者去理气之品,气虚加黄芪、党参、白术;血虚加熟地、何首乌、枸杞;阴虚加麦冬、玉竹、女贞子;阳虚加附子、肉桂、淫羊藿。
痰浊阻滞证
①症状:心悸怔忡,胸闷痞满,食少痰多,恶心呕吐,或烦躁失眠,口干口苦,小便黄赤,大便秘结;舌苔白腻或黄腻,脉弦滑。
②证候分析:心脉痹阻,心阳不振,失于温养,故心悸怔忡;痰浊中阻,胃失和降,见食少痰多,恶心呕吐;痰浊郁久化热,内扰心神则烦躁失眠;热灼津伤则口干口苦,小便黄赤,大便秘结;舌苔白腻或黄腻,脉弦滑为痰浊内阻之征。
③治法:理气化痰,宁心安神。
④方药:导痰汤加减,药用半夏、陈皮、制南星、枳实、茯苓、远志、酸枣仁等。
⑤随症加减:若纳呆腹胀,兼脾虚者,加党参、白术、谷芽、麦芽;心悸伴烦躁、口中苦,苔黄脉滑数,系痰火内扰,心神不宁,可加茵陈、苦参、黄连、竹茹;痰火伤津,大便秘结,加大黄、瓜蒌;痰火伤阴,口干盗汗,舌红少津,加麦冬、沙参、玉竹、石斛。
中成药:
黄杨宁片:行气活血,通络止痛;每次2~4片,每日2~3次。
参松养心胶囊:益气养阴,活血通络,清心安神;每次2~4粒,每日3次。
针灸:
体针:主穴取心俞、神门、膻中、内关、足三里等穴,随症加减。手法:平补平泻,留针30~60分钟,每10日一疗程,间隔3~5日。
耳针:穴取神门、交感、心、小肠、皮质下,每次2~3穴,捻转轻刺激,留针15分钟。
其他疗法:
气功:①放松功:选择三线放松功,分段放松功,1日3次,每次1遍,结束时意守丹田15分钟;②镇惊悸导引法:1天2次,每次20分钟;③八段锦:选择练摇头摆尾去心火,每次向左右各转30~50圈,配合擦涌泉100次。
药膳:当归生姜羊肉汤:当归30g,生姜75g,羊瘦肉200g,加大料、桂皮少许,文火焖至羊肉熟烂,去药渣食用。用于心动过缓、病窦、传导阻滞。
(1)患者要避免出现喜怒忧思等精神刺激,要善于做患者的思想工作,使之配合治疗,这对疾病的康复比较有利。
(2)注重休息,病情轻者可做适当活动,但病情严重的患者则需绝对卧床静养,室内光线一般不宜过强。这也可作为心律失常的护理。
(3)保持环境清静,禁止喧哗、嘈杂。保持患者居室的环境清静,尤其是严重心律失常的患者更应注重,嘈杂声音的刺激会加重患者的病情。
(4)限制高脂肪、高胆固醇食物,如动物内脏、动物油、肌肉、蛋黄、螃蟹、鱼子等。心律失常患者应少食多餐,避免过饥过饱,尤其饮食过饱会加重心脏负担,加重原有的心律失常。
(5)有水肿出现的老年人患者,应当限制水份的摄入量。而对于有水肿和心理衰竭症状的病人,饮食中应不加盐和酱油。
(1)注意健康饮食
老年人应注意健康饮食,不要暴饮暴食,要多吃新鲜水果蔬菜,少喝咖啡、浓茶等饮品。
还要注意不能过量饮酒,同时要戒烟并远离二手烟。因为这些因素都可能使交感神经兴奋,而导致心脏传导异常。
(2)保持良好的睡眠
老年人更应该注意要保持良好的睡眠,要避免让自己过度劳累。长期劳累也是诱发心律失常最常见的原因之一,所以在生活中要避免劳累情况的发生。
(3)要注意适当地运动
老年人要注意多参加一些运动没错,但是运动要注意适量。特别是对心律失常患者而言,绝不是运动量越大对身体越好。
因此,老人们要本着“量力而动”的原则,不可勉强运动或活动过量。中老年人适合进行散步、打太极拳等较柔和的运动。
(4)要进行定期体检
定期体检时很重要的,不能忽视。很多心律失常患者没有心慌、胸闷等典型症状,是在体检时才发现心律失常的。而暂时没有症状的心律失常对身体一样有害,会伤害心脏或引发脑卒中,在严重疲劳状态下可能会突然发生严重的心律失常,甚至猝死。
因此,老年人要注意定期参加体检。还要注意积极治疗原发病,这是预防心律失常中非常重要的一环。
(5)保持良好的情绪
老年人要注意控制自己的情绪,与人相处药宽容豁达,避免情绪的波动,不要生闷气,也不能暴怒或过分紧张。
(1)少吃油腻的食物:油腻的食物对于心理失常的患者来说,如果吃多就会导致身体的血清胆固醇通常升高,从而就会促使动脉硬化,诱发心律失常。
(2)少吃动物的内脏:中老年人都应该避免食用太多含有动物性脂肪及胆固醇较高的食物。同样也可避免血清胆固醇升高,最好代之以植物油及黄豆和豆制品,如豆腐、豆浆等。
(3)不要吃得太咸:吃太咸的食物,会导致身体受到多种伤害,如食入过量的盐分在内分泌的作用下,就会让血管对各种升压物质的敏感度增高,使血压升高。也会导致体内水潴留,同时就会增加心脏负担,而引起心律失常的发生。
(4)多吃蔬菜和水果:蔬菜和水果内的纤维素可刺激人体的胃肠蠕动,同时就可以有效加快胆固醇的排泄;并且粗纤维同样还可吸附肠道内的胆固醇,使胆固醇不易被肠粘膜吸收,也让血中胆固醇含量降低,降低心脏病发病率,防治心律失常。
(5)多吃水果与海产:新鲜的水果和鱼类、海带类海产品内的维生素、无机盐对心血管系统有很大的益处,其中包括了增加血管韧性,防止血管出血。钾盐等物质可以对心血管起到一定的保护作用。而其中的微量元素碘,对降低胆固醇,阻碍动脉粥样硬化病变的形成,进而防止心律失常的形成。
(1)注意休息轻者可适当活动,严重的患者应该要注意最好卧床静养,室内的光线应该注意不宜过强,保持环境的清静,应该要保持室内通风,尤其对严重心律失常的病人更应注意,嘈杂的声音会刺激患者导致病情加重,患者如果出现胸闷气短的情况,需要及时到医院复诊。
(2)避免喜、怒、忧、思等精神刺激,心律失常的患者应该要注意避免情绪波动过大,情绪波动过大是引发心律失常的主要病因之一,要善于做患者的思想工作,使之配合治疗以利于康复,患者应该要选择舒适宽松的衣服,不要穿太紧的衣服,病情不是很严重的患者,可以根据身体状况适当的进行有氧锻炼。
(3)在饮食方面应该要注意,严格控制食盐和脂肪的摄入量,尤其对于高血压的人群,应该要注意少吃腌制类的食物。腌制类的食物和油炸类的食物不利于疾病的治疗,有可能会导致病情加重,尽量食用清淡有营养的食物,可以适当的示弱,膳食纤维和维生素能够帮助加快肠道的蠕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