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人节和七夕节有什么区别
1、时间不同
情人节是西方传统节日,时间为每年公历2月14日;七夕节是中国传统节日,时间为每年农历七月初七。
2、起源不同
情人节又名圣瓦伦丁节,起源于基督教。是基督教为了纪念一位叫瓦伦丁的教徒不畏强权,忠于耶稣,大胆追爱的精神而设立的;七夕节又称乞巧节、女儿节。这个节日源于上古时代人们对自然天象的崇拜,演变出牛郎织女的传说。认为这对因身份悬殊而分离,在七月初七才能由喜鹊搭桥见面的夫妻,充满浪漫色彩。
3、习俗不同
在情人节当天,情侣会互赠玫瑰、巧克力、首饰等礼物表示庆祝;在七夕节,女孩们会有拜月祈福、吃巧果、求姻缘等节日活动。
4、参与者不同
情人节是属于情侣双方的节日;七夕节主要属于未婚女子,但发展到今天,七夕节也渐渐演变成“中国情人节”,通常也是男女双方共同庆祝。
5、表达方式不同
情人节直白又热烈,是自然情感的流露和对欲望的表达;七夕节则更加委婉含蓄,表现出双方对彼此的思念和相知相惜。
七夕节是不是情人节
从时间来看,现代的七夕节已经是中国的情人节。但在古代来说,七夕节在汉魏之际,才被正式确定,主角是女子,主要任务是祈愿自己心灵手巧,不要只做个粗线条的女汉子,所以叫乞巧节,也叫女儿节,最后,才顺带求个好姻缘。在古代七夕节的“主力军”是妇女和儿童而非情侣。
七夕节,又称七巧节、七姐节、女儿节、乞巧节、七娘会、七夕祭、牛公牛婆日、巧夕等,是中国民间的传统节日。七夕节由星宿崇拜衍化而来,为传统意义上的七姐诞,因拜祭“七姐”活动在七月七晩上举行,故名“七夕”。
“七夕”最早来源于人们对自然天象的崇拜。古人认为东西南北各有七颗代表方位的星星,合称二十八宿,其中以北斗七星最亮,可供夜间辨别方向。北斗七星的第一颗星叫魁星,又称魁首。后来,有了科举制度,中状元叫“大魁天下士”,读书人把七夕叫“魁星节”,又称“晒书节”,保持了最早七夕来源于星宿崇拜的痕迹。
情人节与七夕的对比
“情人节”突出了“情人”二字,表现的是自然的流露。尤其在现代,“情人”二字不仅仅是指恋人、伴侣、夫妻,内容充实而广泛,直接而露骨,非常顺应受到传统文化压抑很长一段时间的自然情感和欲望的流露和表达。
反观中国的“七夕节”,形式上完全封闭在传统家庭的院墙里,笑,半遮面,闹,半掩嘴。反映的是别离后相聚和初开情窦人的相思、想念、相惜、相怜,内容无非是对诗作画、赠帕送丝、望天感叹、祭拜求神等,女孩儿乞求女红巧手,感应王母娘娘给自己发配个好“牛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