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4年-1946年,就读于重庆青木关中央大学附中。
1952年,毕业于中国地质工作计划指导委员会南京矿专。
1956年,参加中国共产党。
1958年后,任山东、云南、广西地质局水文地质大队和重庆南江水文地质大队技术负责人、总工程师和原地矿部岩溶地质研究所所长、西南师范大学(西南大学前身之一)研究员等职。
1991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
1990年以来,连续3次申请获准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地质对比计划IGCP299“地质、气候、水文与岩溶形成”(1990-1994),IGCP379“岩溶作用与碳循环”(1995-1999),IGCP448“全球岩溶生态系统对比”(2000-2004),并担任项目主席。
2003年11月,正式向UNESCO提交了在桂林建立国际岩溶研究中心的申请书。
2005年以来,同国内外岩溶学家一起积极推动重庆武隆喀斯特与云南石林、贵州荔波喀斯特申报“中国南方喀斯特”世界自然遗产,并于2007年06月申报成功。
2012年以来,全力推进重庆市金佛山联合贵州施秉、广西桂林和广西环江申报第二批“中国南方喀斯特”世界自然遗产项目。
1955年,被团中央授予“全国青年社会主义建设积极分子”称号。
1996年,被中国地质科学院授予“中国地质科学先进工作者”。
1997年,被中国科协授予“优秀科技工作者”称号。
1996年08月07日,被国际水文地质学家协会授予主席奖(该协会每年只授予一位国际知名学者的最高奖)。
2002年,获国土资源部科技一等奖。
2004年,被授予世界自然保护联盟洞穴与岩溶特别贡献奖、美国洞穴研究基金会杰出贡献奖。
2005年,获美国洞穴学会荣誉会员奖。
2022年,荣获“国际水文地质学家协会岩溶委员会终身成就奖”。
西南大学科协副主席
西南大学第三届学术委员会顾问
西南大学地理科学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西南大学岩溶环境与石漠化治理研究所所长
国际水文地质学家协会岩溶委员会期刊编委
《Environmental Geology》期刊编委
联合国国际岩溶研究中心(IKRC)学术委员会主任
中国地质大学、华中科技大学、桂林理工大学兼职教授
重庆市科协副主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