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学(Economics),是研究人类经济活动的规律即价值的创造、转化、实现的规律——经济发展规律的理论,分为政治经济学与科学经济学两大类型。为此,许多学者在经济这门学科上花费了很多精力,拥有自己的原创经济学基础理论。研究经济学中的经济学家中也有不少有意思的故事,下面和maigoo 小标一起来看看哪些关于经济学家的名人故事吧。
林毅夫,原名林正义(到大陆后改名),男,汉族,无党派人士,1952年10月出生于台湾宜兰,经济学博士。北京大学教授,国务院参事,曾任全国工商联专职副主席,世界银行高级副行长、首席经济学家。
1946年以来,首次有中国人走上这个以现代西方经济学奠基者的名字命名的国际顶尖讲坛。林毅夫没有意识到,数日后,在10月离任的前任世行首席经济学家、法国人弗朗索瓦·布吉尼翁来电询问,是否愿意成为他的继任者?世行为挑选新的首席经济学家成立了一个小组,布吉尼翁是其中的成员,他并不是以个人身份发出邀请。
“我感到惊喜。”林毅夫说,“世行是最重要的国际发展机构,它的首席经济学家是经济学家在国际上最高的公共职务,一般是大师级的学者担任。我出任世行首席经济学家,完全没有想过!”
这是一个不寻常的任命:62年以来,他是首位来自欧美国家之外的世行首席经济学家;而在30多年前,中国对世行的定义还是“美帝国主义操纵的经济侵略的工具”。
世行首席经济学家林毅夫,34年之前,他还是台湾最有前途的军官林正谊,驻防在金门最前线。
1952年,林毅夫生于我国台湾省宜兰县。1975年,林毅夫以第二名的成绩毕业于陆军官校正期生44期步兵科,随即留校担任学生连排长,第二年考上国防公费台湾政治大学企业管理研究所,1978年获政大企管硕士,随即返回军中。
由于林毅夫先后从军校和政治大学毕业,随后,他被派往金门,担任陆军上尉连长,负责接待外宾参观第一线连的任务。
1979年5月16日傍晚,上尉林正谊游过两千多米的台湾海峡,抵达对岸的厦门,更名为“林毅夫”。一位北大学生回忆,林毅夫有一次谈及当年时曾说,“当时有一种强烈的感觉——祖国的统一和民族复兴的希望在对岸。再待在台湾,内心不安。”
为了解中国社会生活,他就读北京大学经济学系,只是,当时的国内,只有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现代经济学的引进,还要在几年之后,此时的林毅夫,还不知他将在其中扮演重要角色。
世行则在第二年来到中国。1980年中国恢复了在世行的席位,世行开始派遣官员到中国,为中国政府培训干部。人们回忆,长期与世隔绝之后,最初的中外交流颇为生涩:边际成本(marginal cost)被译成“零碎材料的成本”;而收支平衡点(break even point)则是“破碎了摸平的一点”。
了解一些西方经济学又通晓英文的林毅夫赢得了意外的礼物;他为到访北大的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舒尔茨担任翻译,对他印象深刻的舒尔茨主动邀请他到美国留学。
1982-1986年,在盛产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以自由主义和严谨的数理分析着称的芝加哥大学里,林毅夫“几乎四年没出校门”,从这个西方经济学的麦加开始了经济学家生涯。他的博士论文《中国的农村改革:理论与实证》被舒尔茨评价为新制度经济学的经典之作。
1987年,放弃了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的教职和世行等多家国际机构的工作机会,林毅夫带着三十多箱英文资料回到中国,成为1978年后首位归国的经济学博士。
许多人为他惋惜——中国没有研究伙伴,没有讨论和交流,甚至资料都难以搜集,如何做研究?“我都知道。可研究是什么?就是要对不能解释的现象给出合理的解释。中国有的是这样的经济现象,这是最重要的。”林毅夫说,关于回来的决定,他“一点挣扎都没有”。
清华-布鲁金斯中心主任肖耿至今记得林当年的忠告,“做研究如同给木板钻孔,从薄处入手更容易有收获。”对中国经济学家而言,勿庸置疑,回到中国是理性选择——这里是“经济现象的金矿”,而1980年代的西方经济学界,少有人了解中国。
林毅夫失踪时,已是一个三岁儿子的父亲,妻子陈云英腹中又身怀六甲。
陈云英在一所中学里教授语文。一天下课回到家里,林毅夫给陈云英端来一杯开水,然后坐在她身边,一本正经地说:“如果我不见了,你可能要像王宝钏一样,苦守寒窑十八年……”陈云英以为只是一句玩笑话,没想到1979年5月16日夜里林毅夫真的突然不见了。
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芝加哥大学荣誉教授舒尔茨的邀请,让林毅夫于1982年,赴美留学。踏上美利坚国土地后,林毅夫立即通知在台湾的妻子来美国相见。
突然接到林毅夫在美国攻读博士学位的消息,陈云英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她本已通过了两个托福考试,准备赴美读硕士。当陈云英辗转赶到美国见到丈夫时,两人抱头痛哭。
夫妻两人在一起仅仅几天,却又要分别了。林毅夫在芝加哥大学读经济,陈云英则到华盛顿大学读教育,两地相距甚远,很难经常见面。这还不是最重要的,最重要的是他们的一双儿女,仍然留在台湾。半年后,一家4口终于在美国团聚了。
1987年,在耶鲁大学经济发展中心工作一年后,林毅夫突然回到了中国,成为我国改革开放后第一个从海外归国的经济学博士。同年的6月18日,陈云英在通过博士论文答辩后的第8天,也追随丈夫回到了北京。”
邹至庄(Gregory C. Chow),出生于1929年,祖籍广东中山,1951年-1955年先后在美国康奈尔大学、芝加哥大学获学士、硕士、博士学位,随后在麻省理工、康奈尔、哥伦比亚等多所名校任教,现任普林斯顿大学教授,美国经济学会美中学术交流委员会主席,是国际著名的中国经济问题专家、计量经济学大师。
邹至庄的父亲邹殿邦是广州商界的领袖。邹至庄自小从父亲处得到了两个最重要的教诲:一是要设身处地、将心比心地理解对方的观点和立场;二是要有恒心和毅力,只有不断积累过往的经验并学习新的东西,才能提高自己的能力。
邹至庄真正独立地进行经济学研究,是从寻找博士论文题目开始的,他感慨地说,这一过程非常不容易。事实上,不止他一人有类似的经验。找一个合适的博士论文题目往往比写作过程更困难,因为题目太大可能无法驾驭,但题目太小又难出新意,它既要考人的判断力,而又与运气有关。
1951年,邹至庄到芝加哥大学攻读经济学硕士与博士学位。由于第一年就通过了学科考试,所以在1952年他就取得了硕士学位。之后的一年,他既不用上课也不用读书,于是满怀把握,以为两年之内就可以把博士论文写完,谁知花了整整一年的时间,竟还找不到合适的题目。
但邹至庄这样折腾一年,决非白白浪费,他得到了很多无形的训练。从写博士论文开始,他就形成了这么一个研究进程:先花时间把有关的经济理论弄清楚,然后再接触实际的数据资料,之后研究成果就会水到渠成地出来。他最后终于找到了一个合适的题目,那就是研究美国的汽车需求,因为他曾修读过“消费需求理论与计量”,对有关的理论相当熟悉,而且自己也很有兴趣,所以就选择了汽车这种耐用品作为研究对象。邹至庄最终在1955年完成了《美国汽车需求》,并在两年后(1957年)出版。
1960年,邹至庄发表了他的成名作——《检验两条线性回归方程式的系数是否相同》,在这篇论文中,他提出了著名的“邹氏检验”(Chowtest),邹至庄由此在经济学界声誉鹊起。
对于如何做学问,邹至庄有自己的一套想法。他觉得,只要每天有三四个小时头脑清醒全力以赴地思考问题,就够了;即使是富于独创性的问题,有五个小时也可以了。至于思考什么问题,可以在每天起床时先考虑一下。如果对一个问题,每天都能思考得更深入一些,日积月累起来,几个月后,问题就能迎刃而解。
而对大的研究方向,邹至庄则觉得应以兴趣为主,机会为辅。如果没有兴趣,研究一定做不好。但如果光有兴趣,没有机会,也难以成事。不过总的来说,邹至庄认为,兴趣是最重要的,因为他自己就有过这样的经验。曾有两家电脑公司为权益纷争而诉诸法院,请他和斯蒂格勒代表其中一家公司提供证词。这是份报酬非常优厚的差事,因为他代表公司去加州准备出庭,自出门那一刻开始计算,包括乘飞机、住宿旅馆的时间都算在里面,付给他们200美元的时薪,就是晚上在家里阅读有关文件、书籍也同样计费。但干到后来他深感厌倦,觉得就学术研究而言,这件事实在没有什么价值,所以也就不想赚这钱了。官司前后持续了一年,结束的时候,他大有如释重负之感。
张五常,1935年出生于香港,国际知名经济学家。新制度经济学代表人物之一,毕业于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洛杉矶分校经济学系,为现代新制度经济学和现代产权经济学的创始人之一。
1981年夏天,有香港旧体制“设计师”之称的约翰·考波斯维特向身在美国的张五常传递信息:香港大学经济系主任一职不久将会空缺。张五常请教于终生的学术知己科斯,科斯建议他立即申请。科斯认为,张五常有两大优势,一是掌握最专业的经济知识,二是学过中文。更重要的,是科斯认定,中国要开放了。张五常说,他一生最成功的选择,便是1982年的这次。这一年,他决定离开经济学的重镇美国,回到香港。没有一个经济学者能拒绝1978年前后的中国。在1982年10月26日香港大学的就职演说上,张五常激情澎湃,要带领他的学生和同事做“时代弄潮儿”,因为“再也找不到比现在的中国更活力四射、生机盎然的经济学实验室了”。
1983年11月29日,受林行止之邀,张五常在《信报》开设专栏,开始了他的经济学传教士的生涯。他笔下的世界千奇百怪,从邓丽君、中国大酒店到铁饭碗与国企职工,从养鳟鱼、除夕夜香港街头卖金橘到两岸三地的关系、大陆的体制改革。一个百废待兴的实验室全方位进入他的视野,这是他展示才情最率真、最得心应手的黄金岁月。这些评论后来结集为《卖桔者言》和《中国的前途》。上个世纪80年代国内知识界和政策层流行的产权理论,几乎都源自张五常的这几本中文着作。
1982年的决定,为张五常赢得了一个历史性的机会,即长时间近距离观察两个相邻的、截然不同的经济体制,而这两个经济体制又是相同文化背景的人组成的。每次车过深圳罗湖海关,张五常都能体会到大陆友人的访港感受——他们偶然看到的相差悬殊的经济绩效,是他们有生以来最大的触动。张五常告诉他的学生,他所能想到的任何研究都难以超过研究这两个悬殊经济制度可能带来的成果。
郎咸平,1956年6月21日生于台湾桃园县,祖籍山东潍坊,中国台湾学者、经济学家,公司治理和金融专家。1974-1978年就读于台湾东海大学经济系。1986年,他在美国宾西法尼亚大学沃顿商学院以创世界纪录的两年半时间连拿金融学硕士和博士学位。2001年起开始重点研究中国大型国有企业的产权改革问题。郎咸平曾经执教于多家知名的商学院,其中包括沃顿商学院、密歇根州立大学、俄亥俄州立大学、纽约大学、芝加哥大学等,现任香港中文大学最高学术级别的(首席)教授。
郎咸平在台湾东海大学读书的时候,成绩并不理想。有一次, 美国一位非常着名的微观经济学家来学校演讲,他是美国普林斯顿大学的一位教授,在演讲中讲述了许多新的经济观点。那位美国教授离开以后,郎咸平给那位教授写了一封信,讲了自己对于世界经济的许多稚嫩看法。没有想到,那位美国教授竟然真的给郎咸平回了信,他在信中说:一个年轻人有如此的激情,你将来一定可以成为一位伟大的经济学家!
虽然只有短短的一句话,但郎咸平却非常受鼓舞,他念完本科以后又念研究生,可尽管如此,他的成绩却依旧很差。研究生勉强毕业后,郎咸平左思右想之后,决定去考GRE(美国研究生入学考试), 总分是2400分,可是他只考了1640分。结果,只有一家学校要他,那就是美国的沃顿商学院。开学后,郎咸平的表现并不好,他的系主任找他谈话,说他的水平有问题,他的教授对他的评价也不高,让他考个微积分的资格考试。郎成平也知道自己的实力,他根本不可能通过资格考试,于是就百般哀求免除考试,可是他的系主任根本不同意。郎咸平非常沮丧,一次在校园里闲逛的时候,他看见几个金融系的学生垂头丧气地走出来,郎咸平问他们怎么回事,他们回答说金融系好难念。郎咸平又问他们要不要考微积分,他们说不要,郎咸平就说:带我见见你们的系主任。郎咸平见到他们的系主任后,就问能不能转进来,他还自称对金融系更有兴趣,系主任一听很开心,就给了他一个肯定的答复。
此后,他就进入了金融系。有意思的是,他在进入金融系的第一天,就问他的老师说:金融系到底是什么? 这个问题,自然在他以后的学习中得到了解答,不仅如此, 因为郎咸平始终认为自己将来会是一位伟大的经济学家。慢慢的,他的悟性开启了,加上学习特别用功,对世界经济的理解也越来越深刻。
念完博士以后,郎咸平留在了美国教书。第二年,他写了一篇《美国的破产制度》的论文,这篇论文从1990年问世到现在,一直是全世界引用率最高的论文。这几乎使郎咸平在美国一炮而红,随后,芝加哥大学、纽约大学、密西西比大学,都纷纷请他授课。
郎咸平终于成为了一名不可小觑的经济学家。后来的一次,他在一所大学授课的时候,碰到了那位当初给他回过信的经济学家,郎成平立刻上前问候并致谢,那位经济学想了半天后,原来你就是给我写信的台湾小伙子,你不用感谢我,我当时就是安慰你的。
肯·宾默尔(英文名,Ken Binmore)又译肯·宾摩尔。1940年生,英国帝国理工学院数学学士、数学分析博士。肯·宾默尔是一位由数学家转而成为经济学家的学者,他致力于博弈论及其在经济学、演化生物学、心理学和道德哲学中的应用。是著名的博弈论四君子之一。主要著作《博弈论和社会契约》、《自然正义》等都非常有影响力。
宾默尔出生于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德军空袭伦敦的困难时期。很小的时候,宾默尔就是一个不知疲倦的发明家和游戏爱好者。在他十几岁的时候,他发现了扑克游戏中的奥秘。后来,他甚至靠与家庭富裕的学生打牌来补贴自己的生活费。
大学毕业后,宾默尔一直想找一份好工作。但是经过多次面试,他最终发现,自己并不适合原来设想的那类工作。当时另一个选择就是继续攻读博士学位,他的论文题目,是对伟大的纯数学家哈迪和里特伍德的风格进行的古典分析。最后,他成功地解决了他们遗留下来的一个问题,此时他对博弈论的兴趣显露出来了。
20世纪80年代,宾默尔在实验室中开始了有关博弈论方面的实验。此前,他曾经多次转换过研究领域,但自从开始研究博弈论,宾默尔就完完全全脱离了自己曾是其中一分子的纯数学领域。
他在剑桥丘吉尔学院担任了几个月的经济学教授,检验了自己作为经济学家的能力。发现自己能够胜任这一工作以后,他接受了在宾夕法尼亚大学经济学系讲学一年的邀请。在这次访问中,宾默尔有两点很重要的体会:一是做一个经济学家获得的乐趣远比做一个数学家多得多;其次就是他有自称经济学家的资格。
90年代初期,宾默尔在伦敦的大学里找到了一份工作,还成功地获得了一笔政府资助,建立了用于研究进化动态的研究中心,其后,宾默尔的大部分时间都用于领导这一机构。政府提供资助的一个附带条件,就是要求他们的研究包括一些可以直接应用的部分。因此,研究中心用相当一部分时间寻找那些需要应用博弈论的工作。比如他们为英国政府设计第三代无线电话频道的拍卖方案的合同。他们还曾经作为专家,参与设计刚刚私有化的英国天然气行业储藏设施的出卖方案。其中,无线频道的拍卖设计尤其值得一提。
花费了两年多的时间,宾默尔与他的同事们一同设计了一种新型拍卖机制,于2000年3月对政府的五个第三代无线电频道的经营执照进行拍卖。事实证明,这一拍卖非常成功。政府原来预期拍卖可以得到30亿英镑的收益,而经过近八周共150回合的竞价以后,政府获得了224.7亿英镑的收益,超过原预期的七倍。
宾默尔本人认为,这一次拍卖兼顾了鼓励竞争与达到效率的目的。精心设计的一场拍卖,会创造出一个竞争的环境,迫使竞标者将他们的资金“放在他们的嘴上”,用钱来支持他们在拍卖场上的竞争。也有人批评了这次拍卖最后高昂的成交价,认为它使夺标者的前期投入成本过高,会使企业最后将成本转嫁给消费者。宾默尔认为,如果企业这样做,它就会失去消费者;这些批评者可能忘记了,任何企业都只能按照市场所能承受的价格定价。
保罗·萨缪尔森(Paul A. Samuelson,1915年5月15日—2009年12月13日),美国著名经济学家,1970年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经济学教授。萨缪尔森是凯恩斯主义在美国的主要代表人物,也融合了新古典主义经济学,创立了新古典综合学派(Neoclassical Synthesis)。1970年,55岁的萨缪尔森成为第一个获得诺贝尔经济学奖的美国人。
萨缪尔森自己说,他实际出生了三次。
第一次当然是他的自然出生。其后的两次都跟经济学息息相关。1931年,当15岁的萨缪尔森考上芝加哥大学经济系后不久,他就将自己的出生日期改为1932年1月2日,因为这一天是芝加哥大学开学的日期,也是这位伟大的经济学家与经济学这个伟大的学科邂逅的日子。那天早晨8点,当萨缪尔森第一次走进芝加哥大学讲堂时,讲座主题刚好是马尔萨斯脍炙人口的人口理论,天才少年立刻被神奇的经济学所吸引。那一刻,经济学选择了他,他也选择了经济学。
萨缪尔森的第三次重生是在麻省理工学院,时间是1940年。这一年,他开始任教,并用他的经济学天才思维开创了该校经济系的新气象。在他的带领下,麻省理工学院的经济学系从1940年时一个尚未招收研究生的教学型小系,成为当今经济学界顶礼膜拜的圣地,学生包括克莱因、默顿、阿克洛夫、恩格尔、斯蒂格利茨、克鲁格曼等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
萨缪尔森曾说过:“如果说经济学是为我而设的,也可以说我是为经济学而出现的。”他甚至在演讲中以第三人称来描述经济学与自己的关系:“经济学这一行天造地设般地适合他,仿佛是历代经商先祖的基因找到了命定的归宿。”而他也不枉负“天造地设”这个词,他对经济学研究具有别人无法想象的热忱,“说他做梦都在思考工作也不为过”。外人看来枯燥无味的工作在他眼里却是另一番景象:“让我干这么好玩的工作,还要付给我这么多钱,我真是捡了大便宜了!”
成功总会伴随着汗水与艰辛,在体坛上,总有许许多多的体育健将,让我们感到无比钦佩。在享受众人...
学历是指人们在教育机构中接受科学、文化知识训练的学习经历。一个人在什么层次的教育机构中学习...
科学家是对真实自然及未知生命、环境、现象及其相关现象统一性的数字化重现与认识、探索、实践、...
我国的教育历史上出现了一批群星璀璨,对后世影响源远流长的教育家,他们中有被称为“万世师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