粤西化州地区的“跳花棚”又称跳棚舞,是一种表演时戴着面具的傩舞。起源于福建福州,于明朝末期流传到化州。
该舞曾传入化州榕根和长尾公等村,并世代相传。但由于种种客观原因,该舞在其它村庄失传,只有长尾公村将其传承下来。据地方志书对明、清两代化州人民跳棚的情况略有记载:觐光门外沙洲为棚,城乡社会择善歌者,着童子傀衣、傀巾,夤夜持铃合歌合舞,奏鼓乐,上下坛场缓步。这种活动俗呼“跳傩”。
师祖起自官桥镇的陈、李氏,师傅是陈宝学和李德胜。继传到宋、吴氏,师傅是朱积和和吴德国。再传入至长尾公村氏,师傅是姚积壳、姚奉壳。姚氏是在七世(姚姓第七代)时从福建福州府蒲昌县石朱机巷大井头村迁居到化州南安长沙村(曾叫榕根村),后再传至长尾公村。据老艺人姚通(1905年出生,第二十一代传人)说,村人为纪念先辈艺祖,曾将该村取名为“陈李公村”,口头差传叫成“陈美公村”,后来才叫定成“长尾公村”。
“跳花棚”一般是在“小雪”“大雪”的节气(即农历十月份)期间,村民选择“吃艺日”在指定的地点每年表演一次,每次表演一天,就像过“年例节”一般隆重。据《茂名市志》记载:“年例”唯粤西鉴江、罗江两江流域的村落所独有,清代已十分流行。是当地民间敬神、游神、祭祀社稷、祈祷风调雨顺、百业兴旺、国泰民安的活动。它实际上是扩大的春节、元宵节、庙会,包括祖先迁移落脚纪念日等在内的综合节日。在粤西地区有句俗语:“冬(冬至)大过年(春节)”。化州的俗语是:“跳棚(跳花棚)大过冬”、“嫁到长尾公,吃了跳棚再吃冬”。可见跳花棚是当地一项非常重要的民俗活动。笔者在探究“跳花棚”过程中,发现传统与现时的场地布置、表演形式和表演内容等有着发展变化。
(1)传统“跳花棚”的表演形式和表演风格。传统“跳花棚”的表演形式实属典型的道教活动,《中国民族民间舞蹈集成:广东卷》有记载:“跳花棚”是以“傩戏”的形式出现,面具类似戏曲人物造型,按十八个固定“科本”(唱本)表演。其中“接神科”、“安座科”时,焚香迎拜,口吟经文与农村每年过年例“游神”的形式极为相似。传统“跳花棚”的表演风格可谓是粗犷简练、幽默夸张。
(2)现时“跳花棚”的表演形式和表演风格。现时“跳花棚”已从必须在指定跳棚坡和跳棚台上表演,发展到可在舞台广场上演出。表演场地发生了变化,表演形式也同步变化。现在“跳花棚”表演形式已和傩(宗教活动)没有联系,更多地是体现它的舞蹈艺术形态,表演形式也由此舞台化,将它形成舞蹈艺术的表演形式。在风格特征上,艺术工作者主张保留“跳花棚”的表演风格特征。
(1)“跳花棚”的舞蹈动作形态与“傩”有很大渊源。
全国各地关于傩舞的文献和图片资料,如福建邵武傩舞、湛江吴川傩舞、江西乐安傩舞、和“跳花棚”唯一传承人、原化州市文化局副局长张振谦先生示范“跪斗”和“跳花棚”民间老艺人姚茂泰示范“斩手”,通过对这些不同地区的傩舞图片资料,笔者总结:在来自不同地区的傩舞图片中,演员都做同一个动作——大八字半蹲的马步。“没有马步不成傩”,马步成为傩舞艺术的重要特征。
马步是练习武术最基本的桩步。它因姿势有如骑马而且如桩柱般稳固而得名。舞者要双脚分开略宽于肩,半蹲姿态。马步蹲得好,可下盘稳固,平衡能力好,不易被人打倒。蹲马步要蹲得深、平、稳。笔者认为傩舞之所以采用马步为基本步法,主要还是看重其“稳”这一特征。因马步,“跳花棚”形成了“稳”“沉”的动律特征。“傩是一种请神逐鬼、祈福免灾的文化现象。”“傩其含义是驱逐疫鬼。”“傩是古代流行在中原地区的一种祭祀,其目的在于驱鬼逐疫,祈福禳灾,保佑平安。就其形式和功能而言,傩是驱邪巫术的一种。”。
书里多次提及傩与“驱逐疫鬼”相联系,逐鬼必然要有正气和煞气,方可镇住鬼魂、驱逐疫鬼。跳傩的过程就是一种与鬼魂搏斗的过程,马步有着平稳有力、进退自如的优势,不易打倒并有一种必胜的气势,最终驱逐疫鬼。“跳花棚”作为傩舞的一种,很明显具备了傩舞的这一共性特征。由于“跳花棚”不管做什么动作都以马步为主,而马步的活动范围比较小,在不改变动作姿态的前提下,只能靠双脚蹬地跳起来活动,因此“蹬”、“跳”构成了“跳花棚”的基本动作。在《中国民族民间舞蹈集成:广东卷》的动作说明中多次强调“大八字步半蹲”这一形态,这就是我们说的马步。书中还多次强调“蹬”、“跳”这两个动词,这就是马步的基本动律。
可见“跳花棚”与傩有很大的渊源,“跳花棚”的基本步法为马步,形成“跳花棚”的“稳、沉、蹬、跳”基本动律和基本动作形态。
(2)“跳花棚”传统与现时舞蹈本体形态的异同。现时的“跳花棚”是在保留着传统形态特征的基础上改良创新的。
因此传统与现时中有着许多异同之处。相同之处有两点:⑴基本步法马步及马步所形成的基本体态和动律:“稳”“沉”“蹬”“跳”相同,这也是傩舞的共性。⑵大部分手位和动作不变。如“摊掌”“按掌”“跪斗”“转身托腮”“撇里撇外”“削刀”“踢球”“磨刀”等。
不同之处:传统“跳花棚”的舞蹈动作。民间艺人姚茂泰传授给笔者的那套动作是传统“跳花棚”最原始的动作,他做为民间在世的唯一老艺人,他最重要的任务是将“跳花棚”的动作原汁原味地保存并传承下来。这套动作主要以“道叔科”为主,如“跪斗”、“斩手”、“揽角”、“指月”,“磨谷”、“磨刀”等十三个动作,基本动作说明参见《中国民族民间舞蹈集成:广东卷》。现时“跳花棚”的舞蹈动作。
近几年剧目时发现舞蹈中只有两个步法:马步和后踢步。传统“跳花棚”中只有马步一种步法,保留马步可保留它本体特征。马步虽然稳,但它动作幅度小,流动性活动范围小。至于后踢步,笔者从舞蹈艺术的观点出发,认为后踢步是一种灵活且流动性较大的步法,它并非“跳花棚”本体形态的动作,采用它最大的原因是为了适应舞台的需求,增大舞蹈的流动性,增加舞美。
现在的舞蹈除了传统动作外,大部分新增动作都以模仿真实劳动为主,象锄头锄地;镰刀割稻谷;这些动作都是传统“跳花棚”中没有的,添加它们是为了增加舞蹈表现力。
2011年被列入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