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是一本历史教课书,融丝路文化、敦煌文化、黄河文化、伏羲文化、藏传佛教文化、伊斯兰文化以及陇东黄土地文化为一体,是多民族、多文化共生的地带。神奇的土地孕育了神奇的文明,发端于甘肃的敦煌学、简牍学、彩陶学已经成为世界闻名的显学。下面本文maigoo编辑为大家盘点了甘肃文化,包括甘肃民俗文化、甘肃传统戏剧、民间文化、传统音乐、传统舞蹈等等,告诉你一个你不了解的甘肃。
取“甘州”(今张掖)和“肃州”(今酒泉)二地的首字而得名。由于西夏曾置甘肃军司,元代设甘肃省,简称甘;又因省境大部分在陇山(六盘山)以西,而唐代曾在此设置过陇右道,故又简称为陇。
甘肃境内方言分兰银官话和中原官话。其中甘肃西部地区以兰银官话为主,而东部地区大部分则属于中原官话,西南地区则单独分列,两三方言又根据地区分成不同的部分细分。中原官话可分陇中片和秦陇片两大片区,是甘肃方言中用户最广,覆盖面积最大的一个分支。兰银官话主要以古代兰州人的方言为主,沿着丝绸之路一路向西,传播至宁夏、新疆北疆、内蒙古,由此分散成四个小分支。以甘肃的省会城市兰州为例,兰银官话在这里的分支为金城片,而现在兰州带有方言腔调的普通话被称为“京兰腔”。 【了解详情】
甘肃自汉代开通以来,随着中西文化、贸易的交流,饮食文化也随之而繁荣。魏晋时,甘肃一带的饮食业非常发达,魏晋墓砖画上非常生动地反映了当时酿酒屠宰、烤炙肉类及面食的制作过程。其中的烤肉串,向西传入新疆,往东传入长安,也就是当今的烤羊肉串。南宋末年,蒙古大军南下,一些中亚和西域的穆斯林随军来到西北及中原,把西域一种类似烤馕的西饼吐尔木掰成碎块,演变成现今甘肃流行的小吃代表之一的牛羊肉泡馍。随着历史的变迁,在甘肃各地形成了具有地方风味和传统特色的诸多小吃,主要有兰州的清汤牛肉面、高担酿皮、灰豆子,天水呱呱等。 【了解详情】
甘肃是一个多民族的省,各民族都有自己的婚姻习俗。曾流行于甘肃村落的汉族与少数民族婚嫁民风,从方法到内容,构成为了一整套传统婚嫁文化,归响反应出寓居在这里的人们陈旧老诚的婚俗风情。其中甘肃地区的汉族婚礼虽延续了传统六礼的内容,但在程序上有所简化,具有浓郁的西北地方特色,包括议婚订婚下彩选定婚期婚礼回门等内容。 【了解详情】
甘肃省是一个多民族聚居的地方,这些民族,各有独特的习俗。为此,甘肃省各民族的节庆习俗,既有民族间的岁时习俗影响,又带有自己鲜明的民族色彩。其中最具传统色彩、最为红火热闹的节庆,有春节社火、四月八庙会、乞巧节、伏羲文化节、兰州丝绸之路节等。 【了解详情】
甘肃省作为一个多民族地区,各民族间有不同的生活禁忌文化。但最普遍的是客不择食、卧不进食、食不敲碗、禁剥馍皮等。客不择食即做客时不能挑剔饭菜,且以先动粗淡饭为礼;卧不进食,即是认为躺着吃东西是好吃懒做之态;食不敲碗,认为吃饭敲碗不雅观,没礼貌;禁剥馍皮,有尚节俭、不浪费之意。宴席有定规,一般是八人一桌,意与八仙对应,表示尊敬。正面为上席,是尊者、辈分高者的席位。【了解详情】
秦腔是我国西北地区最大的剧种,流行于陕西、甘肃、青海、宁夏、新疆等地。甘肃秦腔形成于明清之际,系由甘肃“皮影腔”(又称“兰州影”)和“西秦腔”融合衍变而成,行腔念白采用甘肃方言。甘肃秦腔剧目丰富,传统剧目约有三千多个,大多取材于“列国”、“三国”、“杨家将”、“说岳”等故事,现存最早的剧本出自明代永乐年间。2006年入选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了解详情】
陇剧是甘肃独有地方戏曲,原名陇东道情。陇东道情起源于汉代的道情说唱,唐宋时期由宫廷走向民间。扎根于陇东的渔鼓道情,逐渐吸收了当地民间音乐营养,增加二股弦等乐器,衍化为皮影唱腔音乐。唱腔为板式、曲牌、麻黄的结合体,分花音和伤音,花音明快活泼,悦耳动听,伤音抒情委婉,清扬幽雅,尤以麻黄最富特色,一唱众和,气氛热烈,有“一句一簧,两句一帮”之说。2006年入选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河西宝卷主要流传于甘肃省河西走廊一带,是我国至今仍有讲唱活动的少数地区之一。河西宝卷是在唐代敦煌变文、俗讲以及宋代说经的基础上发展而成的一种民间吟唱的俗文学。内容分佛教类、历史故事类、神话传说类、寓言类四种类型,内容反映了人民群众的社会生活,主题多谴责忤逆凶残,宣扬孝道和善行。2006年入选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了解详情】
传唱千年的史诗《格萨(斯)尔》流传于中国青藏高原的藏、蒙、土、裕固、纳西、普米等民族中,以口耳相传的方式讲述了格萨尔王降临下界后降妖除魔、抑强扶弱、统一各部,最后回归天国的英雄业绩。是世界上迄今发现的史诗中演唱篇幅最长的,它既是族群文化多样性的熔炉,又是多民族民间文化可持续发展的见证。2006年入选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了解详情】
“花儿”,又称“少年”。男青年唱的叫“少年”,女青年唱的称“花儿”,是在回、汉、东乡、保安、撒拉、土、藏、裕固等民族群众中广为流传的山歌。花儿的曲调称“令”。这里的人们受藏族的影响,把曲调称之为“勒”,后文人整理为谐音字“令”。与唐诗、宋词、元曲的曲牌相同,标志着花儿曲调高度的发展成就。在甘肃主要的花儿有莲花山花儿会、松鸣岩花儿会、二郎山花儿会、张家川花儿等。 【了解详情】
从裕固族的历史渊源和语言来看,其民歌与回鹘民歌和蒙古民歌有着同样的源流关系,歌词格律也有不少相似之处,此外还具有许多古代语言的共性。裕固族民歌依题材内容可以分为“叙事歌”、“情歌”、“劳动歌”等。它是研究古代北方少数民歌,特别是突厥、蒙古民歌以及古代北方游牧民族文化历史的重要依据,也是挖掘、发展北方少数民族音乐的基础。2006年入选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了解详情】
甘肃兰州太平鼓舞已有六百余年的历史,素有“天下第一鼓”之称,流传于兰州、永登、酒泉、张掖、靖远等地。兰州太平鼓呈圆筒形,鼓带较长,可挎在肩上,便于击打,同时又可将鼓抛向任何一个方向。发掘、保护甘肃兰州太平鼓舞,不仅对继承和丰富中国鼓舞文化有积极意义,而且能增进中国古代舞蹈、音乐的学术研究。2006年入选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了解详情】
多地舞即罗罗舞,是目前甘南地区保存较完整的藏族民间舞蹈。多地舞相传起源于甘肃舟曲一些藏族乡里,远古的时候人类狩猎而归,有时在岁末或丰收节日,人们架起篝火,围着篝火转圈而舞。这种吟咏呐喊声和手拉手的活动,就逐渐演化成了一种世代沿袭相传的民间歌舞。现在,遇到传统节日和丰收、祭祀等民俗庆典仪式,甘肃省甘南舟曲县等地的藏族群众便会跳起这种舞。2008年入选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了解详情】
兰州鼓子是形成并主要流行于甘肃兰州地区,用兰州方音表演的曲艺形式。其表演形式为多人分持三弦、扬琴、琵琶、月琴、胡琴、箫、笛等坐唱,走上高台后由一人自击小月鼓站唱,另有多人用三弦、扬琴、琵琶、月琴、胡琴等伴奏。其传统节目内容极为广泛,既有历史故事和民间传说题材的中长篇,也有咏赞景物和喜庆祝颂的短段。广受听众欢迎的节目有“闺情曲”和“英雄曲”两类。2006年入选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了解详情】
阿依特斯是哈萨克族曲艺形式的一种,属劝喻歌性质。它在哈萨克谚语、格言、诗歌和其他文艺作品中撷取精华,而后配上曲调进行演唱。阿依特斯演唱时有单人冬不拉和库布孜从旁伴奏,根据内容可分为传统对唱和阿肯对唱两类。传统对唱与生子的庆祝和节日礼仪祝福密切相关,它没有固定唱腔,演唱男女以歌词互相赠答,音乐热情奔放,情趣盎然。2008年入选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了解详情】
甘南藏族唐卡是用彩缎织物装裱成的卷轴画,藏族唐卡多在纯棉布上绘制,也有在羊皮上绘制的,有丝绣和绸贴丝缝的彩色唐卡,也有版印的单色唐卡,其画芯和装裱离不开棉、麻、丝、帛。甘南藏族唐卡构图别致,画面不受真实时空的限制,即使在很小的画幅中也境域广阔,上有天堂,中有人间,下有地界。甘南藏族唐卡带有鲜明的民族特点和浓郁的宗教色彩,在藏族民俗和宗教艺术的研究中显示出极高的参考价值。2008年入选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了解详情】
庆阳剪纸是流行于甘肃省庆阳市境内的民间剪纸艺术形式。庆阳剪纸,历史悠久,种类繁多,取材宽广,内容丰富多彩,表现手法灵活,剪纸技艺娴熟,风格古拙质朴、粗犷奔放、简单明快、线条洗练,与中国同类民间剪纸相比,独具特色。庆阳剪纸显示出鲜明的艺术性、广泛的群众性和实用性,它反映着陇东农耕文化的人文历史特征,具有历史学、民俗学、社会学等多方面的研究价值,在文化交流中起着纽带作用。2008年入选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了解详情】
兰州牛肉面,闻名全国,始创于1915年,距今已有上百年历史,经过一代代回族人民的不断经营、创新、发展、逐渐形成了“汤清者镜、肉烂者香、面细者长”的独特风格,成为老少皆宜的便利美餐。2021年兰州牛肉面制作技艺入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扩展项目名录。
窑洞是黄土高原特有的一种民居形式,是人类早期穴居发展演变的实物遗存,广泛流布于山西、陕西、甘肃等地。窑洞一般长达一二百米,极难渗水,直立性很强的黄土为窑洞提供了良好的自然条件。窑洞建筑美观耐用,冬暖夏凉,舒适安静,既可以节约土地、保护植被,又经济省工,是一种因地制宜的完美建筑形式。在农耕文明时代西北地区建筑史、社会生活史和相关的民俗文化研究方面,窑洞营造技艺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参考价值。2008年入选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了解详情】
自古至今,甘肃从事的各项建设,无不深刻反映各个历史时期社会经济的发展水平,同时具有自己的鲜明特征。秦安大地湾发现的“穴室"与“殿堂",是原始社会群居生活的写真,庆阳附近的“不蛮城",是周先祖发展生产、建立基地的政治经济中心;秦王朝修筑的长城与驰道,是封建社会统一版图、便利交通的壮举。汉唐以来,戍边屯田,兴修水利,筑城设市,开发河西,直至明清,遗迹遍布全省,加之历代建造的石窟宝藏和楼宇寺塔,充分展示了甘肃往昔的繁荣兴盛,以及古代建筑的辉煌成就。从民居遗迹到窟寺坛观、楼阁塔坊,从长城塞防、桥梁栈道到古城池、古墓室,甘肃古代建筑千姿百态,丰富多彩。 【了解详情】
甘肃是一个民族大观园,有汉、回、藏、裕固、东乡、保安、土、满等45个民族,其中裕固族、东乡族、保安族是甘肃独有的少数民族。甘肃各民族文化特色鲜明,民俗风情浓郁,宗教信仰和风俗习惯、各不相同,各民族长期交错杂处,既有和睦相处、融合同化,又有争夺与战争。在这样一个各民族相互交流、相互影响的复杂过程中,各民族的文化既得以传承与弘扬,又得到创新与改造。与此同时,这一过程也强化了各民族及其文化的相互交流碰撞,促进了民族融合与文化的融通,增强了彼此关系和相互认同。
甘肃是一本历史教课书,汇聚了史前时代的伏羲文化、大地湾文化、马家窑文化、齐家文化,先秦时期的寺洼文化、辛店文化、沙井文化、羌戎文化、先周文化、秦早期文化,秦汉以来的边塞文化、三国文化、五凉文化、唐宋农牧文化、吐蕃文化、西夏文化、伊斯兰文化、还有民俗文化、长城文化、简牍文化、敦煌文化、丝路文化、石窟文化、宗教文化等多元文化。神奇的土地孕育了神奇的文明,发端于甘肃的敦煌学、简牍学、彩陶学已经成为世界闻名的显学。
敦煌莫高窟居中国四大石窟之首,是世界上历史延续最久、现存规模最大、内容最丰富、保存较为完整的佛教艺术宝库。酒泉作为历史上“华夏”与“西域”的交汇地带,是影响世界的文化名城,历史上四大文明、三大宗教在这里交融汇聚,创造了独具魅力、多样融合、辉煌灿烂的敦煌文化,与丝路文化、长城文化、边塞文化交相辉映。
长城,巍峨峻拔,气势磅礴,是中华民族勤劳智慧的历史结晶,是世界历史文化奇迹。作为明代万里长城西端起点的嘉峪关,既是社会历史发展的见证,也是人类在历史活动中遗留下来的具有历史、艺术和科学价值的遗存,更是人类最为宝贵璀璨的文化财富。加强文物保护,对于探究历史,发掘中华民族博大精深的文化底蕴、彰显民族精神、教育后人等都有着非常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甘肃是一个多民族、多宗教的省份,现有道教、佛教(包括藏传佛教)、伊斯兰教、天主教和基督教五种宗教。伊斯兰教在回族、东乡族、保安族、撒拉族、哈萨克族等少数民族中几乎为全民信仰;藏传佛教在藏族、蒙古族、裕固族、土族等少数民族中几乎为全民信仰;汉传佛教和道教主要为汉族信仰;天主教和基督教信仰者主要是汉族,个别少数民族中也有少数信仰者。各宗教在甘肃的传播与发展过程中,形成了深厚的宗教文化积淀。甘肃省的宗教建筑、遗迹,以及浓郁的宗教文化享誉全国乃至世界,许多宗教文化遗迹成为甘肃省的珍宝,进而成为人类文化瑰宝的组成部分,受到全人类的重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