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历史起源
昆明扬琴,是在明代流行于昆明的对子书、清道光年间扬州、苏州、杭州传入昆明的扬琴担子的基础上形成的传统说唱曲种,伴奏乐器以扬琴为主,另有二胡、三弦等。
昆明扬琴说唱艺人多为瞽目,单独或结伴走街串巷卖艺为生,或在茶馆集市、院坝或在私人家里说唱,曲目由听众点。
1950年,昆明市曲艺艺人联谊会成立,扬琴艺人参加了“曲艺联”,祥云街大众游艺场成为扬琴说唱的主要场所。增加了新编曲目,如《歌唱十二劳模》、《合作生产实在好》,宣传《婚姻法》等。
1954年,由于非瞽目的青年加入扬琴说唱队伍,大众游艺场舞台上出现了以扬琴曲调演唱的小戏《三换肩》、《志愿军未婚妻》等,此后扬琴说唱逐渐发展为昆明曲剧,坐唱形式逐渐消失。后期较著名的扬琴艺人有:高树西、倪宣华、张义清、李纯武、徐沛然、彭幼山等。
二、昆明扬琴的艺术特点
昆明扬琴唱腔优美,曲调丰富,具有浓郁的云南地方特色和抒情成分,但也能够表现叙事性的内容,按其唱腔曲牌的不同来源和特点大致可分为四类:“古调”、“小调”、“大调”、“书调”。上述四大类唱腔中叙事性唱腔占有很大的份量,可以说是扬琴唱腔的主体。如:“游琴”、“自乐”、“扬调”、“三板”、“半边月”、“数西”、“书调”、“打岔调”、“补缸调”等等。这类唱腔一般有上下句或四个乐句组成,后者为数最多,具有起承转合的结构。这类唱腔字多腔少,说中有唱,唱中有说,似说似唱,具有很强的可塑性,旋律走向与昆明地方语言的声调、节奏结合非常密切。
三、曲目
昆明扬琴说唱的曲目分为书、经、花三大类。“书”以宣讲《香山宝传》一类善书,或古典小说、历史题材为主;“经”即“洞经”之类有固定宗教仪式或固定的“经”、“忏”内容的说唱;“花”为上述两类之外的扬琴说唱。昆明扬琴的曲调分为大调、小调、古典和书腔四类。
大调类主要曲调有《扬调》、《道情》、《律簧》,擅长叙事,常用于演唱有情节、人物的曲目,如《单刀赴会》、《火烧琵琶精》等。小调类主要曲调有《虞美人》、《闹五更》、《玲珑板》、《四季景》、《花鼓调》等百支以上,形式短小,可灵活使用,分为常用曲调与专用曲调两种,曲目有《老鼠告状》、《孟姜女哭长城》等。
古典类曲牌有《寄生草》、《剪靛花》、《银纽丝》、《倒板浆》、《打枣杆》等,多用于说唱元、明戏曲唱本和传统民间传说故事。艺人称为“大八套”“小八套”,每套分别为一个完整的段子。曲目有《朱买臣休妻》、《蒋世隆抢伞》、《八仙庆寿》等。书腔是说唱性最强的曲调,字多腔少,带讲带唱,多用于演唱宗教题材的长篇善书。经常说唱的曲目的《水浒传》、《三国演义》、《红楼梦》、《蟠桃》、《灵官》、《祖师北岳》、《火轮南岳》、《前香山》、《龙华》、《雪山》、《后香山高王》、《梁皇忏》、《目莲新母》等。
上海花千坊419论坛相关的文章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