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号 | 名称 | 别名/俗名 | 学名 | 分类地位 |
1 | 长芒苋 | 绿苋,野苋 | Amaranthus palmeri S.Watson | 苋科 |
2 | 垂序商陆 | 十蕊商陆,美商陆,美洲商陆,美国商陆,洋商陆,见肿消 | Phytolacca americanaL. | 商陆科 |
3 | 光荚含羞草 | 簕仔树,光叶含羞草 | Mimosa bimucronata (DC.) Kuntze | 豆科/蝶形花科 |
4 | 五爪金龙 | 假土瓜藤,黑牵牛,牵牛藤,上竹龙,五爪龙 | Ipomoea cairica (L.) Sweet | 旋花科 |
5 | 喀西茄 | 苦颠茄,苦天茄,刺天茄 | Solanum aculeatissimum Jacquin | 茄科 |
6 | 黄花刺茄 | 刺萼龙葵,刺茄,尖嘴茄 | Solanum rostratum Dunal | 茄科 |
7 | 刺果瓜 | 刺果藤,棘瓜,单子刺黄瓜,星刺黄瓜 | Sicyos angulatusL. | 葫芦科 |
8 | 藿香蓟 | 胜红蓟 | Ageratum conyzoides L. | 菊科 |
9 | 大狼杷草 | 接力草,外国脱力草,大花咸丰草,大狼把草 | Bidens frondosa L. | 菊科 |
10 | 野燕麦 | 燕麦草,乌麦,香麦,铃铛麦 | Avena fatua L. | 禾本科 |
11 | 水盾草 | / | Cabomba caroliniana Gray | 莼菜科 |
12 | 食蚊鱼 | / | Gambusia af inis(Baird et Girard) | 鳉形目,胎鳉科 |
13 | 美洲大蠊 | 蟑螂,蜚蠊,偷油婆,香娘子,石姜,负盘,滑虫,茶婆虫 | Periplaneta Americana (L.) | 蜚蠊目,蜚蠊科 |
14 | 德国小蠊 | 德国蟑螂,德国姬蠊 | Blattella germanica (L.) | 蜚蠊目,姬蠊科 |
15 | 无花果蜡蚧 | 榕龟蜡蚧,拟叶红蜡蚧,锈红蜡蚧,蔷薇蜡蚧 | Ceroplastesrusci(L.) | 蚧总科,蚧科,蜡蚧亚科 |
16 | 枣实蝇 | / | Carpomya vesuviana Costa | 双翅目,实蝇科 |
17 | 椰子木蛾 | 黑头履带虫、椰蛀蛾、椰子织蛾 | Opisina arenosella Walker | 鳞翅目,木蛾科,木蛾亚科 |
18 | 松树蜂 | 云杉树蜂,辐射松树蜂 | Sirex noctilio Fabricius | 膜翅目,树蜂科 |
地理分布:原产于非洲北部,可能是在贩卖黑人时期由非洲带入美洲。
中国分布:美洲大蠊在中国各省市广泛分布。主要分布在北京、河北、辽宁、黑龙江、上海、江苏、浙江、福建、江西、山东、湖北、广东、广西、海南、四川、贵州、云南、台湾等地。
入侵危害:美洲大蠊的排泄物和蜕落的表皮带有过敏原,可以引发皮疹、哮喘等病症;美洲大蠊还能携带多种致病菌,如痢疾杆菌、绿脓杆菌、变形杆菌、沙门杆菌、伤寒杆菌和寄生虫卵,是家畜及人类许多传染性疾病的重要传播媒介。
防治方法:保持室内隐蔽场所的清洁卫生。可采用0.2%的氯菊酯对美洲大蠊直接喷洒,有100%的致死效果;或喷洒氯氰菊酯+有机磷、氯菊酯+氯氰菊酯、溴氰菊酯+增效磷等防除美洲大蠊。也可采用人工合成的美洲大蠊性信息素作为引诱剂及病毒制剂等进行防治。目前,也有利用蜚蠊啮小蜂寄生美洲大蠊的卵,天然寄生率超过50%。
地理分布:原产南亚,也有学者认为起源于非洲。随着地区间经济贸易而远距离传播。
中国分布:分布遍及全球,在热带、亚热带、温带、寒带均有分布。现主要分布于北京、辽宁、黑龙江、上海、福建、广东、广西、四川、贵州、云南、西藏、陕西、新疆等地。
入侵危害:德国小蠊分泌物可使食物变质,导致人类中毒。它会咬食和破坏食品、纸张、文物、电子设备等,同时携带痢疾杆菌、结核杆菌、脊髓灰质炎病毒、乙肝病毒等多种致病菌而威胁人类健康,严重影响人类居住环境和生活质量。
防治方法:保持室内各场所清洁卫生。可采用丁子香酚、α-松油醇、肉桂醇3种植物精油等比例混合物防除德国小蠊。化学防治德国小蠊较便捷和有效,如喷洒氟虫胺、毒死蜱、菊酯类药剂,也可投放毒饵,喷洒和投放时要注意环境污染和人畜健康。
地理分布:主要产于美国南方、中美洲和西印度群岛。
中国分布:为控制蚊子和疟疾的发生,食蚊鱼分别于1911年和 1927年被引入到中国台湾和大陆。20世纪中后期,为提高渔业产量,中国云南省众多高原湖泊大量引种外来鱼类,食蚊鱼随着其它鱼类引种被无意引入。目前,食蚊鱼在中国长江以南(包括台湾)的各地小水体中均有分布,同时在云南高原湖泊中也有分布。
入侵危害:食蚊鱼通过捕食浮游动物、土著鱼类的鱼卵或鱼苗、两栖类的卵或幼体,造成当地部分土著种的濒危和灭绝,进而改变入侵地水生物种群落结构,影响水生生态系统功能。因此,食蚊鱼已经被纳入由世界自然保护联盟公布的全球100种最具威胁的外来入侵种名单。目前在中国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已经发现食蚊鱼的分布。
防治方法:严控人为引种和传播,禁止随意放生,防止扩散到自然水系。
地理分布:原产热带美洲。
中国分布:20世纪50年代由广东中山县旅美华侨引入我国。现主要分布于福建、江西、湖南、广东、广西、海南、云南、香港、澳门。
入侵危害:常生于村边、溪流边、果园及荒地中,适应性强,具有较强的抗逆性,生长迅速,栽后当年就能长到2m左右;具有较强的竞争能力,能在短时间内形成单优群落,排挤本地物种,可造成严重的生态或经济损害。该种入侵性很强,在我国已侵入自然保护区内,威胁当地生物多样性。
控制方法:严格限制引种栽培。可开花前定期砍伐后连根挖除,但由于该种为有刺的大灌木,人为进行物理治理较为困难,后续应开发生物防治技术。
地理分布:原产欧洲南部及地中海沿岸,现欧、亚、非三洲的温寒地带均有分布,北美也有输入。
中国分布:该种是世界性的恶性农田杂草,可随其它种子或鸟类啄食后异地扩散,19世纪中叶曾先后在香港和福州采到标本。现主要分布于北京、天津、河北、山西、内蒙古、辽宁、吉林、黑龙江、上海、江苏、浙江、安徽、福建、江西、山东、河南、湖北、湖南、广东、广西、海南、重庆、四川、贵州、云南、西藏、陕西、青海、宁夏、新疆、台湾、香港、澳门。
入侵危害:该种海拔4300m以下均可分布,常见于荒野或田间,根系发达,分蘖能力强,为农田恶性杂草,可与农作物争水、争光、争肥,降低作物产量;同时种子易混杂于作物中,降低作物品质。野燕麦能传播小麦条锈病、叶锈病,同时是小麦黄矮病等毒病和多种害虫的中间寄主和越冬越夏的栖息场所。
控制方法:开展化学防除,单独使用野麦畏乳剂或骠马浓乳剂对野燕麦具有良好防除效果,对小麦及下茬作物比较安全,施一次药即可控制当季野燕麦危害。加强植物检疫,尤其是种子检疫工作,防止播种含有野燕麦的种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