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号 | 名称 | 别名/俗名 | 学名 | 分类地位 | 发布时间 | 发布批次 |
1 | 蔗扁蛾 | 香蕉蛾 | Opogona sacchari(Bojer) | 鳞翅目,辉蛾科 | 2003年 | 第一批 |
2 | 湿地松粉蚧 | 火炬松粉蚧 | Oracella acuta(Lobdell) | 同翅目,粉蚧科 | 2003年 | 第一批 |
3 | 强大小蠹 | 红脂大小蠹 | Dendroctonus valens LeConte | 鞘翅目,小蠹科 | 2003年 | 第一批 |
4 | 美国白蛾 | 秋幕毛虫、秋幕蛾 | Hyphantria cunea(Drury) | 鳞翅目,灯蛾科 | 2003年 | 第一批 |
5 | 非洲大蜗牛 | 褐云玛瑙螺、东风螺、菜螺、花螺、法国螺 | Achating fulica(F閘ochrussac) | 柄眼目,玛瑙螺科 | 2003年 | 第一批 |
6 | 福寿螺 | 大瓶螺、苹果螺、雪螺 | Pomacea canaliculata Spix | 中腹足目,瓶螺科 | 2003年 | 第一批 |
7 | 牛蛙 | 美国青蛙 | Rana catesbeiana Shaw | 无层目,蛙科 | 2003年 | 第一批 |
8 | 桉树枝瘿姬小蜂 | / | Leptocybe invasa Fisher et La Salle | 膜翅目,姬小蜂科 | 2010年 | 第二批 |
9 | 稻水象甲 | 稻水象 | Lissorhoptrus oryzophilus Kuschel | 鞘翅目,象甲科 | 2010年 | 第二批 |
10 | 红火蚁 | / | Solenopsis invicta Buren | 膜翅目,蚁科 | 2010年 | 第二批 |
11 | 克氏原螯虾 | 小龙虾、淡水小龙虾、喇蛄、红色螯虾 | Procambarus clarkii | 十足目,螯虾科 | 2010年 | 第二批 |
12 | 苹果蠹蛾 | 苹果小卷蛾、苹果食心虫 | Cydia pomonella (L.) | 鳞翅目,卷蛾科 | 2010年 | 第二批 |
13 | 三叶草斑潜蝇 | 三叶斑潜蝇 | Liriomyza trifolii(Burgess) | 双翅目,潜蝇科 | 2010年 | 第二批 |
14 | 松材线虫 | / | Bursaphelenchus xylophilus (Steiner et Buhrer) Nickle | 滑刃目,滑刃科 | 2010年 | 第二批 |
15 | 松突圆蚧 | / | Hemiberlesia pitysophila Takagi | 同翅目,盾蚧科 | 2010年 | 第二批 |
16 | 椰心叶甲 | / | Brontispa longissima (Gestro) | 鞘翅目,铁甲科 | 2010年 | 第二批 |
17 | 巴西龟 | / | Trachemyss cripta elegans (Wied.) | 爬行纲、龟鳖目 | 2014年 | 第三批 |
18 | 豹纹脂身鲇 | 清道夫、琵琶鼠、垃圾鱼 | Pterygoplichthys pardalis (Castelnau) | 硬骨鱼纲、鲇形目 | 2014年 | 第三批 |
19 | 红腹锯鲑脂鲤 | 食人鲳或食人鱼 | Pygocentrus nattereri Kner 1858 | 硬骨鱼纲、脂鲤目 | 2014年 | 第三批 |
20 | 尼罗罗非鱼 | 罗非鱼、吴郭鱼、非鲫 | Oreochromis niloticus (L.) | 硬骨鱼纲、鲈形目、丽鱼科 | 2014年 | 第三批 |
21 | 红棕象甲 | / | Rhynchophorus ferrugineus (Oliver) | 昆虫纲、鞘翅目 | 2014年 | 第三批 |
22 | 悬铃木方翅网蝽 | / | Corythucha ciliata Say | 昆虫纲、半翅目 | 2014年 | 第三批 |
23 | 扶桑绵粉蚧 | / | Phenacoccus solenopsis Tinsley | 昆虫纲、半翅目 | 2014年 | 第三批 |
24 | 刺桐姬小蜂 | / | Quadrastichus erythrinae Kim | 昆虫纲、膜翅目 | 2014年 | 第三批 |
25 | 食蚊鱼 | / | Gambusia af inis(Baird et Girard) | 鳉形目,胎鳉科 | 2016年 | 第四批 |
26 | 美洲大蠊 | 蟑螂,蜚蠊,偷油婆,香娘子,石姜,负盘,滑虫,茶婆虫 | Periplaneta Americana (L.) | 蜚蠊目,蜚蠊科 | 2016年 | 第四批 |
27 | 德国小蠊 | 德国蟑螂,德国姬蠊 | Blattella germanica (L.) | 蜚蠊目,姬蠊科 | 2016年 | 第四批 |
28 | 无花果蜡蚧 | 榕龟蜡蚧,拟叶红蜡蚧,锈红蜡蚧,蔷薇蜡蚧 | Ceroplastesrusci(L.) | 蚧总科,蚧科,蜡蚧亚科 | 2016年 | 第四批 |
29 | 枣实蝇 | / | Carpomya vesuviana Costa | 双翅目,实蝇科 | 2016年 | 第四批 |
30 | 椰子木蛾 | 黑头履带虫、椰蛀蛾、椰子织蛾 | Opisina arenosella Walker | 鳞翅目,木蛾科,木蛾亚科 | 2016年 | 第四批 |
31 | 松树蜂 | 云杉树蜂,辐射松树蜂 | Sirex noctilio Fabricius | 膜翅目,树蜂科 | 2016年 | 第四批 |
地理分布:原产美国中南部,沿密西西比河至墨西哥湾周围地区。巴西龟已经在除南极洲之外的所有大洲上都发现有野生个体的存活,并且已在欧洲、非洲、澳洲、亚洲和美国原产地以外的美洲等世界范围内成功入侵。目前分布:日本、智利、南非、意大利、韩国、泰国、澳大利亚、德国、法国、以色列、英国、西班牙、巴哈马、百慕大、巴西、哥斯达黎加、密克罗尼西亚共和国、新西兰、波兰、越南、孟加拉国、印度、丹麦、加拿大。
入侵历史:巴西龟20世纪80年代经香港引入我国内陆广东,继而迅速流向全国。宠物丢弃、养殖逃逸、错误放生等导致其在野外普遍存在,我国已经成为世界上巴西龟最多的国家。分布范围以人口较为集中的城市周边水域为主,目前野外分布最北端为辽宁沈阳市,南端为海南五指山市,最西端为云南高黎贡山自然保护区。河北、河南、陕西、辽宁、四川、湖北、湖南、江西、安徽、山东、山西、江苏、浙江、福建、海南、广东、广西、上海18个省(区、市)有巴西龟养殖场的分布。
入侵危害:巴西龟已被国际自然保护联盟收录为100种最具破坏力的入侵生物之一。巴西龟排挤本地物种,对入侵地的本土龟造成严重威胁。还是沙门氏杆菌传播的罪魁祸首,在美国每年大约有100~300万的人感染此病菌,其中 14%的病例由龟类传染。
防控方法:巴西龟不可以放生到野外,严格控制养殖场的逃逸。
地理分布:原产南美洲,广泛分布于亚马逊河流域。
入侵历史:1980年引入我国,因其作为观赏鱼出现。现广布于广东、湖北、台湾、广西、陕西、四川、重庆、江苏、江西、海南、安徽、上海、浙江、福建、云南、吉林。
入侵危害:成年的豹纹脂身鲇食量巨大,除了青苔等藻类,它还会以其它鱼类的鱼卵为食,一天可以吃掉3000~5000粒鱼卵,也会吞食鱼苗。
防控方法:严控人为引种和传播,防止扩散到自然水系。
地理分布:原产南美洲亚马逊河流域。目前分布于巴西、阿根廷、玻利维亚、哥伦比亚、巴拉圭、秘鲁、美国、孟加拉国。
入侵历史:上世纪80年代初红腹锯鲑脂鲤被开发为观赏鱼引入我国。目前分布于广东、广西、浙江、四川、湖南、江西、北京、天津、辽宁、吉林、福建、海南、台湾。
入侵危害:食人鲳性情十分凶猛残暴,可在短时间内将大于自己体积几倍甚至几十倍的动物吃掉,对于入侵地的当地鱼种造成危害,严重威胁渔业发展;严重威胁分布区人类健康。
防控方法:严格控制观赏红腹锯鲑脂鲤进入自然水系。
地理分布:原产于非洲北部,可能是在贩卖黑人时期由非洲带入美洲。
中国分布:美洲大蠊在中国各省市广泛分布。主要分布在北京、河北、辽宁、黑龙江、上海、江苏、浙江、福建、江西、山东、湖北、广东、广西、海南、四川、贵州、云南、台湾等地。
入侵危害:美洲大蠊的排泄物和蜕落的表皮带有过敏原,可以引发皮疹、哮喘等病症;美洲大蠊还能携带多种致病菌,如痢疾杆菌、绿脓杆菌、变形杆菌、沙门杆菌、伤寒杆菌和寄生虫卵,是家畜及人类许多传染性疾病的重要传播媒介。
防治方法:保持室内隐蔽场所的清洁卫生。可采用0.2%的氯菊酯对美洲大蠊直接喷洒,有100%的致死效果;或喷洒氯氰菊酯+有机磷、氯菊酯+氯氰菊酯、溴氰菊酯+增效磷等防除美洲大蠊。也可采用人工合成的美洲大蠊性信息素作为引诱剂及病毒制剂等进行防治。目前,也有利用蜚蠊啮小蜂寄生美洲大蠊的卵,天然寄生率超过50%。
原产地:亚马逊河流域。
中国分布现状:广泛分布于广东、广西、云南、福建、浙江等地。
引入扩散原因和危害:作为高蛋白食物最先被引入台湾;1981年引入广东,1984年前后,已在该省作为特种经济动物广为养殖,后又被引入到其他省份养殖。但由于养殖过度,口味不佳,市场并不好,而被大量遗弃或逃逸,并很快从农田扩散到天然湿地。福寿螺食量极大,并可啃食很粗糙的植物,还能刮食藻类,其排泄物能污染水体。其对水稻生产造成的损失显然大大超过其作为美食的价值。除威胁入侵地的水生贝类、水生植物和破坏食物链构成外,福寿螺也是卷棘口吸虫、广州管圆线虫的中间宿主。
控制方法:重点抓好越冬成螺和第一代成螺产卵盛期前的防治,压低第二代的发生量,并及时抓好第二代的防治。以整治和破坏其越冬场所,减少冬后残螺量,以及人工捕螺摘卵、养鸭食螺为主,辅之药物防治。
地理分布:广泛分布于全国20多个省市,南起海南岛,北到黑龙江,西至新疆,东达崇明岛均可见其踪影,华东、华南地区尤为密集。
入侵历史:原产北美洲,现已广泛分布于除南极洲以外的世界各地。20世纪30年代进入我国,60年代食用价值被发掘,养殖热度不断上升,各地引种无序,80-90年代大规模扩散。
入侵危害:克氏原螯虾可通过抢夺生存资源,捕食本地动植物,携带和传播致病源等方式危害土著物种。有研究发现,该螯虾在预知和躲避敌害方面表现出比土著螯虾更高的适应性。另外它喜爱掘洞筑巢的习性对泥质堤坝具有一定的破坏作用,轻则导致灌溉用水流失,重则引发决堤洪涝等险情。
防治方法:通过投放野杂鱼捕食克氏原螯虾幼苗以控制其种群规模。在尚未引种的地区,应展开其环境风险评估和早期预警,对已广泛分布地区,加强养殖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