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号 | 名称 | 别名/俗名 | 学名 | 分类地位 |
1 | 反枝苋 | 野苋菜 | Amaranthus retroflexus L. | 苋科 |
2 | 钻形紫菀 | 钻叶紫菀 | Aster subulatus Michx. | 菊科 |
3 | 三叶鬼针草 | 粘人草,蟹钳草,对叉草,豆渣草,鬼针草,引线草 | Bidens pilosa L. | 菊科 |
4 | 小蓬草 | 加拿大飞蓬,飞蓬,小飞蓬,小白酒菊 | Conyza canadensis (L.) Cronquist | 菊科 |
5 | 苏门白酒草 | 苏门白酒菊 | Conyza bonariensis var. leiotheca (S.F.Blake) Cuatrec. | 菊科 |
6 | 一年蓬 | 白顶飞蓬,千层塔,治疟草,野蒿 | Erigeron annuus Pers. | 菊科 |
7 | 假臭草 | 猫腥菊 | Praxelis clematidea(Grisebach.) King et Robinson | 菊科 |
8 | 刺苍耳 | / | Xanthium spinosum L. | 菊科 |
9 | 圆叶牵牛 | 牵牛花, 喇叭花,紫花牵牛 | Ipomoea purpurea (L.) Roth | 旋花科 |
10 | 长刺蒺藜草 | 草蒺藜 | Cenchrus pauciflorus Benth. | 禾本科 |
11 | 巴西龟 | / | Trachemyss cripta elegans (Wied.) | 爬行纲、龟鳖目 |
12 | 豹纹脂身鲇 | 清道夫、琵琶鼠、垃圾鱼 | Pterygoplichthys pardalis (Castelnau) | 硬骨鱼纲、鲇形目 |
13 | 红腹锯鲑脂鲤 | 食人鲳或食人鱼 | Pygocentrus nattereri Kner 1858 | 硬骨鱼纲、脂鲤目 |
14 | 尼罗罗非鱼 | 罗非鱼、吴郭鱼、非鲫 | Oreochromis niloticus (L.) | 硬骨鱼纲、鲈形目、丽鱼科 |
15 | 红棕象甲 | / | Rhynchophorus ferrugineus (Oliver) | 昆虫纲、鞘翅目 |
16 | 悬铃木方翅网蝽 | / | Corythucha ciliata Say | 昆虫纲、半翅目 |
17 | 扶桑绵粉蚧 | / | Phenacoccus solenopsis Tinsley | 昆虫纲、半翅目 |
18 | 刺桐姬小蜂 | / | Quadrastichus erythrinae Kim | 昆虫纲、膜翅目 |
地理分布:原产美洲,现广泛传播并归化于东半球。
入侵历史:19世纪中叶发现于河北和山东。该种的入侵途径主要为人工引种或农产品运输传播扩散。现主要分布于安徽、北京、甘肃、广东、广西、贵州、河北、河南、黑龙江、湖北、湖南、吉林、江苏、江西、辽宁、内蒙古、宁夏、青海、山东、山西、陕西、上海、四川、台湾、天津、西藏(芒康)、新疆、云南、浙江、重庆。
入侵危害:主要危害棉花、豆类、瓜类、薯类、蔬菜等多种旱作物。该植物可富集硝酸盐,家畜过量食用后会引起中毒。反枝苋可与其他多种美洲苋属植物杂交,如绿穗苋、鲍氏苋、尾穗苋和刺苋等。此外,反枝苋还是桃蚜、黄瓜花叶病毒、小地老虎、美国盲草牧蝽、欧洲玉米螟等的田间寄主。
控制方法:(1)机械防治:结果前拔除;(2)化学除草剂,防除效果良好,如阿特拉津、乙草胺、烟嘧黄隆等作用于玉米地化学防除;乙羧氟草醚、氟磺胺草醚用于大豆田除草;敌草隆、恶草灵用于棉花地除草。
地理分布:原产南美洲,现在欧洲中、南部,亚洲和北美归化。
入侵历史:1974年在北京丰台区发现,生长在榨油厂附近的垃圾上。该种果实具钩刺,常随人和动物传播,或混在作物种子中散布。现分布于安徽、北京、河北、河南、辽宁、内蒙古、宁夏、新疆。
入侵危害:刺苍耳全株有毒,以果实最毒,鲜叶比干叶毒,嫩枝比老叶毒,其中毒症状出现较晚,常于食后二日发病,上腹胀闷,恶心呕吐、腹痛,有时腹泻、乏力、烦躁。重者肝损伤出现黄疸,毛细血管渗透性增高而出血,甚至昏迷、惊厥、呼吸,循环或肾功能衰竭而死亡。该种可入侵农田,危害白菜、小麦、大豆等旱地作物;对牧场危害也比较严重。
控制方法:开花之前进行人工拔除,并加强检疫,特别是防止随进口大豆和羊毛带入。
地理分布:原产南美洲,世界各地广泛栽培和归化。
入侵历史:1890年我国已有栽培。该种主要为人为引种而引起的传播和扩散,现分布安徽、北京、福建、甘肃、广东、广西、贵州、海南、河北、河南、湖北、湖南、吉林、江苏、江西、辽宁、内蒙古、宁夏、青海、山东、山西、陕西、上海、四川、台湾、天津、西藏、香港、新疆、黑龙江、云南、浙江、重庆。
入侵危害:旱田、果园及苗圃杂草,可缠绕和覆盖其他植物,导致后者生长不良。
控制方法:可在幼苗期人工铲除,亦可在结果前刈割灭除。化学防除,二甲四氯和 2,4-D 丁酯,可使圆叶牵牛种子不能萌发,幼苗致死,叶片喷洒可杀灭圆叶牵牛成熟植株。
地理分布:原产美国中南部,沿密西西比河至墨西哥湾周围地区。巴西龟已经在除南极洲之外的所有大洲上都发现有野生个体的存活,并且已在欧洲、非洲、澳洲、亚洲和美国原产地以外的美洲等世界范围内成功入侵。目前分布:日本、智利、南非、意大利、韩国、泰国、澳大利亚、德国、法国、以色列、英国、西班牙、巴哈马、百慕大、巴西、哥斯达黎加、密克罗尼西亚共和国、新西兰、波兰、越南、孟加拉国、印度、丹麦、加拿大。
入侵历史:巴西龟20世纪80年代经香港引入我国内陆广东,继而迅速流向全国。宠物丢弃、养殖逃逸、错误放生等导致其在野外普遍存在,我国已经成为世界上巴西龟最多的国家。分布范围以人口较为集中的城市周边水域为主,目前野外分布最北端为辽宁沈阳市,南端为海南五指山市,最西端为云南高黎贡山自然保护区。河北、河南、陕西、辽宁、四川、湖北、湖南、江西、安徽、山东、山西、江苏、浙江、福建、海南、广东、广西、上海18个省(区、市)有巴西龟养殖场的分布。
入侵危害:巴西龟已被国际自然保护联盟收录为100种最具破坏力的入侵生物之一。巴西龟排挤本地物种,对入侵地的本土龟造成严重威胁。还是沙门氏杆菌传播的罪魁祸首,在美国每年大约有100~300万的人感染此病菌,其中 14%的病例由龟类传染。
防控方法:巴西龟不可以放生到野外,严格控制养殖场的逃逸。
地理分布:原产南美洲,广泛分布于亚马逊河流域。
入侵历史:1980年引入我国,因其作为观赏鱼出现。现广布于广东、湖北、台湾、广西、陕西、四川、重庆、江苏、江西、海南、安徽、上海、浙江、福建、云南、吉林。
入侵危害:成年的豹纹脂身鲇食量巨大,除了青苔等藻类,它还会以其它鱼类的鱼卵为食,一天可以吃掉3000~5000粒鱼卵,也会吞食鱼苗。
防控方法:严控人为引种和传播,防止扩散到自然水系。
地理分布:原产南美洲亚马逊河流域。目前分布于巴西、阿根廷、玻利维亚、哥伦比亚、巴拉圭、秘鲁、美国、孟加拉国。
入侵历史:上世纪80年代初红腹锯鲑脂鲤被开发为观赏鱼引入我国。目前分布于广东、广西、浙江、四川、湖南、江西、北京、天津、辽宁、吉林、福建、海南、台湾。
入侵危害:食人鲳性情十分凶猛残暴,可在短时间内将大于自己体积几倍甚至几十倍的动物吃掉,对于入侵地的当地鱼种造成危害,严重威胁渔业发展;严重威胁分布区人类健康。
防控方法:严格控制观赏红腹锯鲑脂鲤进入自然水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