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儿48小时内护理步骤
1、宝宝出生后的10分钟:出生后几分钟内剪脐带;第一声啼哭是肺脏建立功能的开始;接受新生儿评分检查;护士给宝宝称体重、量身长,并且检查有无疾病。
2、宝宝出生后27小时:产科医生会用器械吸走宝宝残留的黏液和羊水;新生儿出生半小时后应立即喂初乳;出生后24小时之内儿科医生会对宝宝进行体格检查;新生儿出生后24小时内接种卡介疫苗;新生儿会在出生后的12个小时内,首次排胎便。如果24小时内没有排出胎便,就要及时看医生。
3、宝宝出生后48小时后:从出生后的第二天起就可以洗次澡;给新生宝宝洗完澡,要马上擦干肚脐并用用酒精棉签消毒,不能浸泡洗澡;勤于替宝宝的眼睛、耳朵、鼻子、嘴巴等进行清洁。
新生儿保健护理要点
1、身体护理:每天用75%酒精为新生儿擦拭胳带根部;新生儿大小便后及时用清洁水清洗臀部并涂上护臀霜;定期剪指甲;洗澡后应使用消毒棉签蘸干外耳水分。
2、其他护理:新生儿的贴身衣物应是纯棉制品、宽大、舒适、容易脱穿。尿布及纸尿裤选择质地柔软、耐洗、易干、吸水性能好的纯棉制品,并做到勤更换,以预防尿布疹;不随意滥用药物。
3、注意事项:注意保暖、营造舒适睡眠环境、减少探视预防疾病。详情
婴儿期身心发育特点:
1、体重和身长的增长:4~5月小儿的体重约为初生体重的2倍,1岁小儿的体重约为初生体重的3倍。一年身高约增长25厘米,一岁时身长约为75厘米。
2、头颅的发育:6个月宝宝头围约为42厘米。宝宝前后囟门过早闭合或超过18个月未闭合为异常。
3、牙齿的发育:宝宝的乳牙一般从6~7个月时开始萌出,最迟不超过10个月。乳牙共20颗,最晚于2岁半出齐,若2岁半乳牙仍未出齐也属异常。
婴儿期保健护理要点:
1、合理喂养:4个月以内鼓励母乳喂养,4个月后开始添加辅助食品,由一种到多种,由少量逐渐增加。
2、促进感知觉发育:利用带有声音、颜色的玩具促进感知觉发育。
3、生长监测:定期做健康检查和体格测量,进行生长发育系统监测,以便及时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4、体格锻炼:合理安排日常生活和培养良好的生活习惯,如睡眠、饮食、排便、沐浴、游戏、体格锻炼、户外活动和教育等。
5、预防接种:在1岁内按计划完成各种疫苗的基础免疫,日常注意预防常见病。详情
幼儿保健方法
1、喝水要求:幼儿时期最适合饮用的就是温开水,其它饮料或甜味饮品不宜多食,最好不食。
2、饮食结构:幼儿时期的饮食结构要荤素平衡,干稀交替,细粮和粗粮搭配。进食次数除一日三餐的正餐,上下午在两餐之间还应各加一次点心,晚饭后除水果外不吃其他食物。
3、烹饪注意:宝宝饮食还应注意食物的新鲜度和菜肴的色香味。家长给幼儿制作食物的时候口味宜清淡,应以蒸、煮、炖、煨、炒的烹调手段为主。
幼儿保健常识
1、衣着选择:孩子的衣服要穿脱方便、轻快、柔软、易洗涤,既能吸汗又可保护皮肤卫生。不用化纤衣料,可用光滑、浅色的麻织、绵织、真丝类面料。
2、喝冷饮应适量:饭前不能喝冷饮,特别是出汗时。可在饭后一小时或午睡后饮用,少量喝些淡盐水、绿豆汤、西瓜也有益。
3、睡眠应充足:孩子睡眠时间一天为10小时左右,要让孩子单独在小床上睡,卧室要凉爽通风。使用空调时,温度不能太低,孩子睡着后立即关掉。使用电风扇时,最好用摇头低速档。
4、洗澡应有度:应经常给孩子洗澡,保持皮肤清洁。不宜用碱性强的肥皂。详情
学龄前期儿童营养保健
1、恰当的营养供给:学龄前期儿童食物种类应包括谷类、蔬菜类、豆类、肉类、蛋类及水果类等,注意优质蛋白质(动物类及豆类)、微量元素(铁、锌等)及维生素的摄取。
2、重视儿童的食欲:食物不合适,饮食不按时,吃零食多,情绪太紧张,游戏太少,兴奋过度等,都可影响大脑皮质,使食欲减退,发生营养障碍,以至影响智力的发育。强迫小儿进食最易形成神经性厌食。
3、注意事项:少吃糖、吃好早餐、纠正孩子偏食、挑食等不良饮食习惯、鼓励孩子多运动。
学龄前期保健措施
1、日常生活保健:培养生活自理能力;积极开展体格锻炼并保证小儿每天能接受日光照射,呼吸新鲜空气。
2、注重心理健康:家长要鼓励孩子积极参与游戏,多表扬少责骂、嘲讽和惩罚孩子。家长要为孩子立榜样培养良好的品德;同时注意家庭的心理环境,教育态度,减少孩子各种行为问题和心理障碍的发生。
3、早期教育:家长应因势利导耐心地回答孩子提问。按照儿童智能发育的特点,安排适合的教育方法与内容,注意孩子的心理健康,给孩子创造一个温馨幸福的成长环境。详情
儿童保健原则:
此期儿童求知欲强,是获得知识的最重要时期,也是体格发育的第二个高峰期。此时期应提供适宜的学习条件,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并加强素质教育。应引导积极的体育锻炼,合理安排生活,供给充足营养,预防近视,龋齿,贫血等常见病的发生。进行法制教育,学习交通规则和意外伤害的防范知识。
日常保健重点:
1、培养良好的卫生习惯:培养不乱抓乱扔、随地吐痰、大小便等不良卫生习惯。
2、培养正确姿势:注意坐、立的姿势,保证足够的营养,加强体育锻炼。
3、安排适宜的作息时间:需要学校和家长的相互配合,帮助儿童适应学校生活。
4、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避免学习困难及异常心理,为学好科学文化知识打好基础。
5、疾病的预防:防治龋齿,保护视力,防治扁桃腺病灶。
6、加强思想教育:养成遵守纪律,团结友爱,自强自重的优良品质。
7、加强体能锻炼:开发一定的运动潜能,加强体质健康教育引导,促进身体素质的提高。
8、注意兴趣的培养:促进其创造性思维的发展,培养儿童成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有用人才。
9、防止意外事故:学龄期常发生的意外伤害包括车祸、溺水,以及在活动时发生擦伤、割伤、挫伤、扭伤或骨折等。要对儿童进行法制教育,学习交通规则和意外事故的防范手段。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