薯莨是什么药
简介:薯莨别名赭魁、薯良、鸡血莲、血母、朱砂七、红药子、金花果、红孩儿、孩儿血、牛血莲、染布薯。多年生宿根性缠绕藤本植物,全株光滑无毛,茎杆圆柱形,其质甚坚韧,基部长有坚硬的棘刺,常攀附在乔木或灌木丛中。叶互生或对生,革质,长椭圆形至长披针形,基部新形或钝形,全绿,正面绿色,背面粉绿,皆光滑,花单性,数多形小,雄花序圆锥状,雌花序穗状,腋生,蒴果三翅状,种子扁平而藏在翅内。春夏开花,夏秋结果。
性味:苦、微酸、涩、微寒、小毒。
功效:活血止血;理气止痛;清热解毒。主咳血;咯血;呕血;衄血;尿血;便血;崩漏;月经不调;痛经;经闭;产后腹痛;脘腹胀痛;痧胀腹痛;热毒血痢;水泻;关节痛;跌打肿痛;疮疖;带状疱疹;外伤出血。
主治:咳血;咯血;呕血;衄血;尿血;便血;崩漏;月经不调;痛经;经闭;产后腹痛;脘腹胀痛;痧胀腹痛;热毒血痢;水泻;关节痛;跌打肿痛;疮疖;带状疱疹;外伤出血。
用法用量:
1、内服:煎汤,3-9g;绞汁或研末。
2、外用:适量,研末敷或磨汁涂。
薯莨的功效与作用
1、《别录》:主心腹积聚,除三虫。
2、《药性考》:浸酒服,能活血。
3、《贵州民间方药集》:止痢疾。治产后腹痛,臌胀。又治哮喘。
4、《湖南药物志》:活血,补血,止痛,散气。治筋骨痛,关节炎腰痛,内伤吐血。
5、《全国中草药汇编》:止血活血补血,收敛固涩。用于功能性子宫出血,产后出血,咯血,吐血,便血,尿血,腹泻;外用治烧伤。
6、《实用中草药彩色图集》;微苦、涩,微寒。止血,活血,养血,收敛固涩。用于崩漏,产后出血,咯血,尿血,上消化道出血,贫血。
7、《中国植物志》:入药能活血、补血、收敛固涩,治跌打损伤、血瘀气滞、月经不调、妇女血崩、咳嗽咳血、半身麻木及风湿等症。
薯莨的食用方法
1、治产后腹痛:薯莨三钱。煮甜洒服。(《贵州民间方药集》)。
2、治月经不调:薯莨根加月季花,水煎服。(《湖南药物志》)。
3、治咳血:薯莨、藕节各三钱,茅草根两钱。共炒焦,煎水服。(《贵州民间药物》。
4、治关节痛:薯莨五钱。煎水兑酒服。(《贵州民间药物》)。
5、治痢疾:薯莨根、甘草。研末,每次二钱,开水冲服。(《湖南药物志》)。
6、治血痢:薯莨二钱,青藤香、木姜子各一钱。煎水服。(《贵州民间药物》)。
7、治泻水:薯莨二钱。加红糖煎水服。(《贵州民间药物》)。
8、治红崩:薯莨、红鸡冠花各三钱,百草霜一钱。研末,煮米酒服。(《贵州草药》)。
9、治疮疖:薯莨根、皂角刺、夏枯草各三钱。水煎服。
10、治外伤出血:薯莨根晒干研末,外敷。
11、治毒蛇咬伤:薯莨根磨醋外涂。(9方以下出江西《草药手册》)
12、止血:对妇科出血(主要产后恶露不净,月经过多)、上消化道出血、咯血等均有一定疗效。用法:用块根每日3-5钱,水煎分两次服。
13、治疗出血性紫癜:取红孩儿1两(干),落地红(唇形科植物,又名雪见草、关须公、野芥菜)3两(鲜),加水400ml,煎取150ml,1次或2次分服。
14、治疗细菌性痢疾:取血娃、地榆各3钱,水煎,每日2次分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