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历史起源
扬州玉雕是中国玉雕的产地之一,历史悠久,最早可追溯到四千多年前的夏代,唐代的扬州玉器工艺达到新高峰,宋代扬州玉雕出现了镂雕和练条技艺。清代乾隆年间扬州玉雕进入全盛时期,1840年后,扬州琢玉行业逐年衰弱。20世纪50年代,扬州玉器厂成立,扬州玉雕技艺重新得到传承。
2、艺术特征
扬州玉雕所用玉石质地坚硬缜密,题材新颖,除以反映中国人民爱祖国、爱生活、爱劳动的传统题材外,还创作了以现实生活为内容的新题材,将阴线刻、深浅浮雕、立体圆雕和镂空雕等多种技法融为一体,形成浑厚、圆润、儒雅、灵秀、精巧的特点,具有秀丽典雅、玲珑剔透的艺术风格。
3、荣誉认证
2006年5月20日,扬州玉雕经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遗产编号Ⅶ-28。
1、历史起源
考古发掘证明,六七千年前苏州地域已有玉石雕刻品出现。春秋时期,吴国玉工造出鹦鹉首拱形玉饰和双系拱形起脊玉饰,显示了高超的技艺水平。明清时期,苏州玉石雕刻名动海内,堪称同行业的翘楚。
2、艺术特征
苏州玉雕以中小件为主,制作时往往采用白玉、翡翠等名贵材料,玉雕制作一般要经过选料、开料、设计、雕刻、抛光等多道工序,讲究因材施艺,边设计边雕刻制作,特别是巧妙利用材质天然颜色的“巧雕”,全靠艺人匠心独运,作品多为炉瓶、鸟兽等陈设摆件和佩、坠、环、簪、镯等挂饰件。
3、荣誉认证
2008年6月7日,玉雕(苏州玉雕)经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项目编号Ⅶ-57。
1、历史起源
常州象牙浅刻,亦称常州牙刻,是传统象牙雕刻工艺的重要组成部分,流布于江苏省常州市武进区。清代起,当地一些留青竹刻艺人同时从事牙刻创作,清末,涌现除了一大批常州籍牙刻技师,为期发展提供了保障。
2、艺术特征
与江南地域人文相融合,结合书画艺术的表现形式,是常州象牙浅刻独特的艺术特征。作品以人文历史、山水花鸟、名家书画为主要题材,并伴有赋诗题款。牙刻载体多为象牙笔筒、书镇、印章、挂件、鼻烟壶、台屏等文房珍玩。作品风格早注重点线面结合,多层次刻画,注重水墨意境,融入文化特质,在全国象牙雕刻领域中独树一帜。
1、历史起源
明代中期,与嘉定竹刻同时崛起的还有金陵(今南京)竹刻。嘉定竹刻以深刻见长,金陵竹刻则以浅刻和略刻取胜。
2、艺术特征
金陵竹雕以浅刻、简刻风格著称于世,这种技法雕镂不深而层次不减,表面略加刮磨,廖廖数笔却意境深远。同时,金陵竹雕对圆雕运用颇为讲究,材质选择甚严,雕刻时善于因形取势,不多做人工修饰而古朴淡雅。金陵派擅长竹刻书法,使中国传统竹刻平添了浓郁的人文气息,金陵竹刻在历史上技艺精湛,名家辈出,在中国工艺美术史上独树一帜。
1、历史起源
连云港东海县是中国水晶开采和水晶工艺品的主要产区之一,其水晶历史文化源远流长。据《江南通志》记载:“牛山(今东海县城所在地),在海州(今连云港市)西南七十里,产水晶石。”,始于西汉,成熟、盛行于明、清至民国时期。
2、艺术特征
东海水晶雕刻利用天然水晶丰富的包裹体特点,采用借景、借色、借形、虚实兼并,和圆雕、浮雕、透雕、反雕、阴雕、阳雕等雕刻手法,结合使用局部喷砂、镶嵌点缀及光线调配等技艺,乃至通过与各种材质结合,创作出各种不同艺术效果的作品来。
3、荣誉认证
2021年5月24日,水晶雕刻(东海水晶雕刻)经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五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遗产编号为Ⅶ-134。
1、历史起源
云渡桃雕是一种以桃核为载体,运用传统手工艺雕刻,制作各种桃核制品的传统艺术形式,桃雕在江苏省泗阳县云渡村及其周边地区广为流传,起源于明代,已有400多年的历史。
2、艺术特征
云渡桃雕是以桃核为原料,运用传统手工,雕刻制作各种桃核饰品的雕刻艺术形式,种类包括浮雕和镂雕,方法分为粗雕、中雕和细雕。粗雕只具大致轮廓;中雕线条分明,局部镂空;细雕玲珑剔透,栩栩如生。云渡桃雕被当地百姓赋予了“避邪纳福”的文化内涵,广泛用于婴儿配饰、男女手串、家庭装饰等方面,深受广大群众喜爱,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和审美价值。
1、历史起源
大丰瓷刻艺术源于18世纪江苏省大丰地区,最出是本地人会在自己的碗底、盘底凿刻记号以便相认,经过不断完善发展,逐渐演变为凿刻花草、动物头像等图案,从而使大丰瓷刻得以流传,大丰瓷刻艺术已有200余年的历史。
2、艺术特征
大丰瓷刻艺术,是以各种瓷器件为载体,使用钢凿和铁锤,使得瓷器件产生崩瓷的效果,使得艺术作品的物象机理再现于瓷器件的表面之上。大丰瓷刻精细的凿刻,将深浅不一、疏密不同、长短不齐、有粗有细、有实有虚的刀法和技法结合,在瓷体表面再现书画笔墨之韵,再传金石雕刻之趣,风格奇异,具有魅力。
3、荣誉认证
2021年5月24日,瓷刻(大丰瓷刻)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五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项目编号:Ⅶ-135。
1、历史起源
光福核雕是一种传统雕镌艺术,主要流行于江苏省苏州地区。明末魏学的《核舟记》生动记述了天启年间王叔远桃核雕刻作品《东坡游赤壁》的方方面面,誉之为“灵怪之材”;清代乾隆年间,苏州微雕艺人杜士元在桃核上雕刻的《东坡游赤壁》被时人称作“鬼工”。
2、艺术特征
光福核雕主要以质地坚硬而细腻的广东乌杭橄榄核为材料,外形基本保持果核原形,有珠串式、坠件式和摆件式等主要样式,其工艺精巧细腻,线条明晰,立体感强,形象刻画生动传神,体现着苏州雕刻“精、细、奇、巧”的技艺传统。
3、荣誉认证
2008年6月7日,核雕(光福核雕)经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遗产编号为Ⅶ-59。
1、历史起源
历史表明,苏州木雕在古代信仰民俗上早已有所表现,蟠门(盘门)城楼上竖着一条木刻的“蛇”,作为尅“越”的吉祥物。在有着三千年以上历史的草鞋山出土文物中,除了农具、玉、石刻外,更有木刻件的遗存。
2、艺术特征
苏州木雕独具的“精、细、雅、丽”风格,在发展中逐渐“细化”,各类品种由艺人专门雕刻。如专雕神佛的,专雕家具的,还有专做微型小件,包括笔筒、砚盒,以及花卉、鱼虫等艺术品。在木雕形式上,有“实地雕”、“镂空雕”、“阴雕”、“阳雕”等。一块平常的木料,经过艺人的构思,雕成一幅错落有致的立体画面,起到“自然天成,古朴雅趣”的艺术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