剪纸(阜阳剪纸),是安徽阜阳的一门古老的传统美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
阜阳剪纸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南北朝时期。据有关专家考证,《木兰辞》中描述巾帼英雄花木“当窗理云鬓,对镜贴花黄”的诗句,“花黄”即剪纸作为头饰在生活中的应用。阜阳位于安徽省西北部的淮河中游地带,历史上,阜阳农村妇女大都有剪纸的手艺且世代传承不绝。阜阳剪纸制作工具简单,一把剪刀或刻刀,再加上各类彩纸即已足够。由于人们生活爱好和艺术情趣的不同,阜阳剪纸形成了多样的艺术风格,奇境迭出,异彩纷呈,其制作中既普遍采用单色、彩色、拼贴等形式,又大量应用剪、刻、撕等手法。
2008年6月7日,剪纸(阜阳剪纸)经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编号Ⅶ-16。
阜阳剪纸有着悠久的历史。从相关资料来看,可以追溯到南北朝时期。据有关专家考证,《木兰辞》中描述巾帼英雄花木兰(古谯郡人,今亳州人)“当窗理云鬓,对镜贴花黄”的诗句,“花黄”即剪纸作为头饰在生活中的应用。
唐代时,原属于阜阳地区的毫州出产过“亳绢”。当时以绢为纸,剪绢花和剪纸是同源的。
明清时期,阜阳地区逢年过节、祝寿送礼,都习惯用剪纸来装饰物品、点缀门窗、美化环境。阜阳博物馆收藏的《兰桥会》《牧笛》《祭塔》等,都是清代的阜阳剪纸,构图简洁、形象生动、剪口清晰、想象丰富。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阜阳剪纸得到了充分的发展。《安徽阜阳剪纸集》于20世纪60年代出版。农民剪纸创作队伍不断壮大,据统计,当时阜阳民间剪纸艺人达到上千人,其中陈之仁、吕凤毛、王家和、程建礼、贾培秀、戴氏三姐妹等是这一技艺的代表。
安徽阜阳地区的剪纸,长期根植民间,是劳动人民喜庆新春佳节的装饰品,素以题材多样、技巧新颖、风格独特而闻名。传统的剪纸出自劳动人民之手,大多取材于生产劳动、五谷丰登、六畜兴旺以及民间戏曲故事,也有以勾画动物、花鸟、瓜果、花卉为内容的。它表达了农民朴素的审美观,对后来艺人的剪纸内容,有着较大的影响。
阜阳地区的剪纸既有北方的简练和粗壮有力,又有南方的精巧和秀丽多姿、粗细相间、刚媚兼备、节奏协调,因此形成了精巧豪放的地方风格。在花色品种上,更是丰富多彩,有套色剪纸、笔彩填色剪纸和点彩、单色、分色剪纸等。剪纸艺术在已超出了原来作为窗花、礼花、灯花、刺绣的花样等应用范围,同其它美术作品一样,应用更为广泛。它以单幅挂图、实用图案、连环画、插图等形式,活跃于画报、刊阜阳剪纸之三:蔡文姬头、封面设计、工艺品、建筑装饰、商标、广告之中。近年来,阜阳剪纸在内容和形式上都有显著的提高和发展,受到人们的欣赏和赞美。
阜阳剪纸工具主要为剪刀和纸。剪刀一般为民间常用的剪刀,这种剪刀一般会经过剪纸手工艺人的自我改动,经过整形、打磨,使其便利、精巧,利于剪纸创作中剪纸技法的施展。当然精致的剪刀也有使用的,如张小泉剪刀,但这不太适合民间传统剪纸的做法。剪纸所用的纸张多种多样,任何一张纸都可以剪,但一般以大红纸较为多见,红纸厚实易拿,不像宣纸软,不易掌握。
阜阳剪纸创作中一般形成如下几个环节。首先是用略显稚拙、粗犷简洁的线条,借助写意的笔法将要剪作品的主题体现出来。其次是在作品的空间布局上,加以大胆地分割,以便造成大气、完整的空间结构布局。再次是按照实际需求,通过流畅而细腻的剪纸技法对作品的局部进行剪裁、加工。通过上述环节,展现在面前的嫣然就是一幅灵动自然、造型夸张、形神有别的作品了。这一创作步骤中同时还伴有剪、刻、撕、烧、染、拼、衬等不同的环节。
阜阳剪纸是皖西北劳动人民自娱自乐的一种民间艺术,千百年来一直与当地的节日礼仪、服饰纹样、门窗装饰、雕刻刺绣等紧密联系在一起。它抒发了广大劳动人民喜怒爱憎的心理情绪,寄托着他们美好的理想和愿望。
阜阳剪纸从总体上呈现出粗犷、朴实、醇厚的风格特点,它既有南方剪纸的纤巧秀美,又有北方剪纸的稚拙浑厚,达到了巧与拙、静与动、虚与实的和谐统一,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
阜阳剪纸艺人老龄化现象严重,传承形势十分严峻,急需抢救保护。
程兴红,男,汉族,1971年8月10日出生,第四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项目名称为剪纸(阜阳剪纸),申报地区为安徽省阜阳市。
2019年11月,《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保护单位名单》公布,阜阳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获得“剪纸(阜阳剪纸)”项目保护单位资格。
2023年10月31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保护单位名单》公布,剪纸(阜阳剪纸)项目保护单位阜阳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评估合格。
荣誉表彰
2020年9月8日,阜阳剪纸作品在全国剪纸大赛中获得一等奖。
社会活动
2020年10月8日,阜阳市第六届民间工艺·剪纸大赛优秀作品颁奖仪式于10月8日在市博物馆成功举办。展会上展出了阜阳剪纸作品。
社会价值
安徽人杰地灵,物产丰富。亳州与淮北两地自古以来是有名的酿酒之地,至今已有几千年的酿酒历史,现在的古井贡酒与口子酒在全国酒业中仍然位居前列。
安徽还是国内有名的中草药集散地之一,滁州的滁菊、亳州的亳菊、铜陵的凤丹、宣城的木瓜等数十种中草药都被视为治病良药。
中国文联副主席冯骥才在“阜阳剪纸歌”中提到“双手能而巧,心灵慧亦聪。纸随刀剪转,须臾万象”,1987 年、1996 年曾在阜阳两次召开全国剪纸学术研究会,1988 年,刘继成与王家和合作的剪纸作品“红楼梦”被作为馈赠联合国的礼品。
阜阳的界首市被文化部批准为“中国民间剪纸艺术之乡”;2002年农民剪纸艺人程建礼被中国剪纸研究会评为中国剪纸大师;2006 年,阜阳剪纸被命名为安徽省非物质文化遗产;2008 年,阜阳剪纸被列入中国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一批名录。
在安徽亳州流传着花木兰的故事,巾帼英雄花木兰(古谯郡人,今亳州人,亳州原属阜阳)的《木兰辞》(北朝乐府民歌)中就有“当窗理云鬓,对镜贴花黄”的诗句,“花黄”即是头贴剪纸,这说明早在南北朝时期阜阳地区就出现了剪纸艺术。
从大平原山东来到安徽,我爱上了这里的山山水水,也爱上了阜阳剪纸,剪纸艺术是汉族传统的民间工艺,它源远流长,经久不衰,是中国民间艺术中的瑰宝,也成为世界艺术宝库中的一种珍藏。
(1)剪纸是我国的传统民俗文化之一。
几千年来,它和木版年画、泥娃娃、布老虎等这些草民文化一起,成为百姓日常生活的重要的内容,而在节日活动和婚庆场合中,更是离不开剪纸。
在剪纸出现以前,人们就会用石头、兽骨和金银箔雕刻成各种装饰品。概括来说,剪纸和贝雕、骨雕、玉雕首饰、家具木雕、镂空金银箔和皮影都是一种镂空艺术,其在视觉上给人以通透和空间的感觉和艺术享受,只是材料不同罢了。
东汉(公元25年~公元220年)的蔡伦“蔡侯纸”的发明,为镂空艺术提供了物美价廉、操作简单的原材料。
使得汉朝成为中国的剪纸起源年代,到南北朝时期,剪纸技艺已相当精熟,然而真正繁盛却是在清朝中期以后。
(2)阜阳剪纸的传说。
关于阜阳剪纸流传着这样一个传说故事,汉朝时期刚刚发明了纸不久,有一位书生十分的落魄,家里有一位身体不好的妻子——似玉,还有一个6——7岁的男孩:碧玉。
这位书生很有才,可是没有人赏识无人问津,书生的妻子帮人做点衣服赚点钱。有一年冬天特别的寒冷,在接近年关的时候家里的米只剩下那么一点点了,书生很着急,于是到一些大户人家央求,是否需要写字,走到半路,天下起了大雪。
书生无奈只好往回赶,快到家门口的时候,书生发现一位老太太倒在了那里,老人家穿得很是破烂,左手拄着一个棍子,右手拿着一只破碗,书生赶忙把老人家扶起,搀着老人到自己家里避风雪。
进到屋内,书生的妻子似玉强撑着病弱的身体,把家里仅剩下的一点点的米拿了出来,熬了一大碗稀粥让老人喝下,喝完稀粥,老人一看书生家穷得可怜,几乎什么都没有,老人从怀里摸出一种像草药一样的东西,熬水喝以后似玉的病就好了!
老人让书生写了一个大大的福字,把福字折叠后又有撕了几下,碧玉好奇跑过来慢慢地把它展开,一个福字被一条大鱼围着,而且经过这番“撕”之后,福字更有立体感了!
老人还把怎样做好这门手艺的办法告诉了似玉,后来书生的妻子又改进了撕纸的方法,用剪刀代替了手撕,就这样剪纸一代一代传承到今天。
在唐代,阜阳地区的亳州出产过著名的“亳绢”,唐代以绢为纸,剪绢花的风俗在这里应该流传过,这种剪绢花和剪纸是同源的。
在明清时期,阜阳地区有很多用剪刀铰“花”,并以此为生的剪纸艺人,主要是为妇女做鞋花、帽花、枕花等提供绣花样,并为当地人们的生活提供大量的装饰花样,千余年来阜阳人民逢年过节、祝寿送礼,都习惯用剪纸来装饰物品、点缀门窗、美化环境。
由于历年来淮河的频繁泛滥,使得阜阳人民经常背井离乡,剪纸只能夹在本子中,因此保留下来的作品比较少。
至今保存下来的阜阳剪纸有清代的“牛郎织女”、 “八仙过海”、“兰桥会”、“牧笛”、“祭塔”,这些作品虽然篇幅不大,但都构图简洁、剪口清晰、形象生动。
作为姑娘绣花鞋的底样,嫁衣云襟子上的图案,或旧式方枕两端的纹样。今安徽阜阳的绣花鞋,就是通过剪纸的方式,再用针线缝制。
新中国成立后,阜阳剪纸得到了充分的发展。特别是上世纪 60 年代,安徽省和阜阳地区文化部门派出专门部门收集和整理阜阳剪纸作品,阜阳剪纸艺人陈之仁、吕凤毛、王家和、程建礼、贾培秀、戴氏三姐妹等一些剪纸艺人为安徽阜阳剪纸的传承做出了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