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刻(徽州竹雕),安徽省黄山市徽州区地方传统美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
据记载,徽州竹雕作为传统“徽州四雕 ”之一,其起源可追溯至宋高宗时期,而盛于明清。它承载着徽州深邃的地域文化内涵、浓厚的艺术气息。 徽州竹雕采用线刻、浮雕、透雕、圆雕等精湛雕刻工艺将名家书画、山水风光、神话故事等雕刻于徽州毛竹之上,繁绮多姿,匠心独具。徽州竹雕造型质拙浑朴,人物表情传神,并融入独特的地域文化底蕴构成传播典型“徽文化”的重要载体。
2008年12月4日,竹刻(徽州竹雕)入选安徽省第二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14年11月11日,竹刻(徽州竹雕)经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批准列入第四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遗产编号:Ⅶ-46。
黄山市山多岭密,海拔高程与相对高差均较大,山间谷地和盆地较少。这一地区属新安江水系,主要河流为新安江及其支流。黄山市属于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年平均温度一般在15C~16,无霜期222天~248天。年平均降水量1200毫米~1700毫米,但降水的季节分配很不均衡。气温较低,积温较少,多云雾,少日照,降水丰富,夏无酷暑,冬非严寒,适合毛竹的生长。它位于黄红壤地带内,土壤以山地普通黄壤和红壤为主,呈酸性反应,有机质含量较低。竹纤维为黄红色,雕刻出的作品有纤维的变化、色差之美,易玩出包浆,有金玉般的韵味。独特的地理环境、生态资源、文化底蕴使独树一帜的徽州竹雕得以出现并一直流传。
徽州竹雕艺术是儒道文化、宗族礼教、地域特色在雕刻艺术品中的体现,已成为传播儒道思想、宗族教育、民俗文化的载体,被纳入严格的宗法制度及礼仪规范之中,成为徽州人“躬身力行”的道德规范和处世哲学。明清时期的徽州竹雕已成就卓著,雕刻技法简洁流畅,画面清新且富有意蕴,追求造型精巧秀美,质地坚实细密,工艺细致精湛,彰显艺术品位和徽州文化形态。
竹文化
竹,自魏晋时代起便是文人墨客咏诵与描绘的对象,从《诗经》《禹贡》《周礼》《离骚》到绘画中的“四君子”“岁寒三友”,竹子都象征着虚心劲节、刚正挺立的高尚品格。竹之青翠挺拔、婀娜俊秀、傲雪迎风,自古以来逐渐演变为士子象征和君子气节,成为文人雅士的重要艺术创作题材。
质朴文化
徽州竹雕与其它门类的雕刻艺术如玉石、象牙、犀角、紫檀等相比,艺术特色可概括为质朴高雅。徽州竹雕艺术追求文化之质拙浑朴,造型之繁绮多姿,刀工之嬗变细腻,意境之延绵悠长。其雕刻技法丰富且独具特色,从明代至现代经历了由浅(浅刻、留青)及深(浮雕、透雕及圆雕),又由深复浅的逆势过程。明中叶以后,徽州竹雕深远的意境和真切的情感,受文人雅士推崇与厚爱。因此,创作题材更追求寓理其中与意境深远,以情动情,体验心理交流;以情养情,饱含人生哲理,故被人们喻为艺苑中的兰花和水仙,与富贵的牡丹和妖艳的芍药相比,其气质情趣迥然有别。
情感寄托
徽州竹雕艺术体现了浓厚的山子隐逸思想和中国意味的理想追求,竹雕清新的气味和粗糙的触感唤起了人们对乡土的思念和田园生活的向往。竹雕的构图题材直接还原了悠闲田园和山水意象,寓理其中,将文化的本质与事物的事理融入意象空间的蕴含之中,借助传统“意境说”启发,将情感寄托融入内涵丰富的空间意象,成为情感的宣泄和心灵的寄托。 [2]
构图美
徽州竹雕艺术家大多具有深厚的绘画功底和文化底蕴,在取景、构图和立意时特别注重原始形态、章法布局和层次关系。画面追求构图饱满,层次分明,围绕命题及寓意展开修饰,以许许多多的零碎细节构成一个有机的整体,以理想化的处理来构造场景艺术性和神话色彩,同时注重“留白”。飘逸律动的曲线和刚柔相济的直线将图案和纹样表现的较具亲切感和人情味,彰显了禅宗文化“天人合一”的人生理念和精髓“顿悟”。对于竹材整体感和原始轮廓的追求符合雕塑的艺术本质,注重构图的完整和气息的凝聚,同时又非常重视对竹材原始形态的依托和尊重。保留竹材胚料的整体性和雕刻构图形态的完整饱满,借助细部气韵的贯通延续,以及圆形的向内收缩动势导向来聚集能量,呈现移步换景的画面连续性和构图完整性,使竹雕形态充满内在的活力和外在的统一。
意象美
徽州竹雕造型中的许多形象属于似是而非,似与不似之间的意象,强调神似而非形似,给观赏者提供想象、揣摩和回味的空间。通过人们对竹雕静穆构成艺术的联想揣摩和境界体验,往往能获得比雕者的创作意图和初始出发点更多的内容,构成禅的心灵状态。
造型美
徽州竹雕艺术的造型上依附大自然的原始形态,运用独特的雕刻技法,度形制器,彰显意境深邃的自然之趣,保持竹质高雅本色。彰显竹质纤维的流畅脉理,或鳞皴瘿节,须蔓萦绕,或麻皮密布,茎脉凸显来呈现细劲修长,反对中正平和,偏嗜盘根错节,力避规整顺畅,从而体现清新淡雅的审美效果,具有地域文化内涵和艺术创作性。徽州竹雕形态小巧可人,便于盈握与摩挲把玩,可怡情养性,器表包浆莹润光鉴,逸趣横陈。
徽州竹雕一般以徽州盛产的毛竹为原料,以刀代笔,因材施艺,作品中运用多种技法,有浮雕、高浮雕、透雕、圆雕、线刻等。这些作品取材广泛,有名人的书法墨迹,名胜古迹的山川风貌,民间传说的神话故事,珍禽异兽的千姿百态等。竹雕主要用于摆设装饰,如常见的工艺品,包括屏风、告屏、挂屏、插花瓶、文具盒、牙签盒、烟灰盒、茶叶简、帽商、笔筒、筷筒、楹联、腕枕、餐具等,都饰以竹雕。
步骤一:整坯。把锯好的笔筒坯,用锉刀等工具上下平整,使之形成可以初步创作的竹筒。
步骤二:勾线。把整坯后的笔筒坯,用铅笔或者画工笔等在笔筒勾画上事先构思好的图案线条、线性。
步骤三:钻孔引路。在勾好线的形状笔筒上,用机械钻按照节点节眼定位处轻轻打孔,形成一条雕刻的引路线,为下一步的打坯奠定基础。
步骤四:整形打坯。先把钻好孔的笔筒在固定床固定,然后用锤子和长柄凿子在其身上按预先路线开凿,直到形成理想外形,期间用力大小要适宜,不过雕刻师一般只能靠熟能生巧的技能。
步骤五:修光铲底。用长柄开口刀把整形打坯后的笔筒削掉小丝、小刺、边丝等废料。
步骤六:粗雕打磨。用短形刻刀在修光铲底的笔筒上,进行较大口的雕刻,把一些不合格的肥肉等去掉,变成一个雏形笔筒。
步骤七:细雕。想要一个更加细致的作品,必须用小型刻刀进行一次或多次反复细雕开脸动作,直到认为作品上佳为止。
步骤八:抛光打蜡。为使作品看起来光鲜且易于保存,就要给该作品用抛光器具进行抛光,之后用对应的油漆进行打蜡。到此,一件成品算是完成了。
艺术价值
徽州竹雕虽材质质朴,但艺术价值却极高。作品经精雕细琢而成,造型小巧,内容半富。山川树木,亭台楼阁,禽兽花鸟虫鱼,战马走卒,村夫田叟,风土人情,无不涉略。徽州竹雕多以立体圆雕、透雕为主,雕刻手法独特,作品立体感强。所刻人物,形神兼备,质朴中透着高雅,艺术气息浓厚,艺术价值显而易见。
文化价值
徽州竹雕是徽文化的一种表现形式,可以表达多种文化意向;一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种传播途径。佛家文化、孝文化、福寿文化、名人轶事等通常都是徽州竹雕技艺所要表达的内容,这些内容最终通过刻刀和娴熟的技艺呈现于竹简或竹板上,流向社会大众手里。二是表达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生态理念。花鸟虫鱼,飞禽走兽,树木丛林,亭台楼阁等中国画中常常表达的自然意识均是竹雕艺人所喜爱的题材。同时,竹雕技艺本身就是一种绿色技术,低碳节能环保。三是记载时事,抒发情感。中国国内外时事、节日庆典等有纪念意义的事件也常常会进入竹雕作品里,片竹之中承载历史。优秀的竹雕技艺体现一个民族的创造能力和高超智慧,也是一个民族的优秀文化价值所在。
社会经济价值
徽州竹雕业繁荣可以吸纳一部分社会劳动力,减轻就业压力;实现地方资源综合利用,实现集约化发展;促进文化产业发展,优化当地经济结构。从资源开发利用角度看,徽州竹雕取材于当地盛产的竹子,因地制宜发展经济,实现自然资源的深度开发与高效利用,既是集约化经营,又为优化地方经济结构做出贡献。
地域品牌价值
21世纪以来,徽州竹雕艺术品的影响力不断增强,并逐渐成为一个地域性文化品牌,充实了徽文化的现代内涵。 [9]
随着人们消费水平的提高,徽州人的品牌意识逐渐增强,近些年也生产出一些机械加工和手工后期处理的精细作品,使产品的价格慢慢攀升。这种生产方式,在一定程度上得到了市场的认可,既可以批量生产,生产出来的产品又比较精细。竹雕从艺者和机械生产越来越多,少部分人享受政府的扶持,大部分从业者依旧在探寻出路。竹雕艺术的保护仍存在的问题主要有:
(1)政府对工厂扶持较多,对竹雕艺人扶持较少。
对于在市场上已经量产而且形成一定规模的厂家,政府给予的帮助比较多。这些厂家通常具有较大的发展空间,为市场提供了优质的竹雕艺术品。而一些纯手工艺人则因为销售或其他原因存在一定程度上的资金问题,导致徽州竹雕艺人的发展空间受限。除此之外,徽州竹雕艺人所创新的作品,还没有得到知识产权法的保护,一旦受侵犯,会较大打击受益人的从业积极性,甚至转行,不利于推动徽州竹雕艺术的传承与发展。
(2)学习交流及对工艺流程和核心技术的规范探讨不多。
年轻人,很多都是初中没毕业或因为成绩不好,才开始学竹雕艺术。从事竹雕行业,内心浮躁不够平和,在学习期间因为经济原因很难静下心来,刚接触一点皮毛就开始另立门户,其对竹雕艺术的文化内涵很难一下子领悟。同时,作为竹雕老艺人,直接招收徒弟的渠道较为狭窄,在很大程度上无法选择徒弟,导致徽州竹雕老艺人的徒弟素质参差不一,许多年轻学徒无法肩负起传承徽州竹雕艺术的重要使命。对于竹雕的技艺很大程度上需要一定的天赋和爱好,很多新的从业者迫于生计前来学习,这在一定程度上也制约了竹雕工艺的发展。
(3)竹雕艺术品的宣传不到位。
在互联网如此发达的21世纪,关于竹雕产品的宣传和营销无论是线上还是线下都有待加强,这是竹雕产品走向市场的必经之路。电脑、手机、网络电视等各种硬件设施随处可见,利用互联网这一载体通过新的形式对竹雕艺术产品进行真实还原,并进行信息可视化处理,通过各种手段和方法,用现代的视角对竹雕进行新的阐释,赋予其新的内涵,让竹雕艺术再次走进人们的生活。
洪建华,男,汉族,1971年生于黄山市徽州区洪坑村,黄山市竹溪堂徽雕艺术有限公司董事长、中国工艺美术学会竹工艺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全国技术能手、中国工美行业艺术大师、江淮十大杰出工匠、中国首届“竹天下”竹工艺品雕刻技艺大赛评委。2018年5月,洪建华入选第五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物,安徽省黄山市徽州区申报,传承项目:竹刻(徽州竹雕)。
郑再权,男,1950年生,黄山市歙县人;汪加林,男,1962年生,黄山市歙县人;汪伟,男,1966年生,黄山市屯溪区人;张红云,女,1970年生,黄山市徽州区人;曹小明,男,1976年生,黄山市歙县人。他们均为安徽省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竹刻(徽州竹雕)”代表性传承人。
1990年,张红云与丈夫洪建华自主创业,开办了雕刻工作室。
1996年,汪伟创立“石竹坊”工作室,专业从事徽派留青竹雕的研究开发,填补了清末以来徽派留青竹雕的空白。
1997年,郑再权创办了“竹玩斋”,设计、生产、制作徽州竹雕。
2012年,张红云夫妇成立了黄山市洪建华雕刻艺术发展有限公司,并开办了黄山市徽派雕刻传习基地。
2013年,洪建华成立了徽州竹木雕刻艺术研究院和黄山市徽派雕刻博物馆。
2019年11月,《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保护单位名单》公布,黄山市竹溪堂徽雕艺术有限公司所获得“竹刻(徽州竹雕)”项目保护单位资格。
2023年10月31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保护单位名单》公布,竹刻(徽州竹雕)项目保护单位黄山市竹溪堂徽雕艺术有限公司评估合格。
重要活动
2010年6月,在上海世博会安徽活动周上,安徽省徽州竹雕传承人洪建华向游客展示徽派雕刻的传统工艺技法和艺术精髓。
2020年9月,“徽州非遗购物节”徽州区专场亮相上海江南吃货节,活动现场展示徽州竹雕等非遗作品。
作品收藏
2006年9月,洪建华颁的竹刻作品“竹林七贤”笔筒,经过专家的严格评审,被故宫博物院永久收藏。
2009年,洪建华的黄杨木笔筒《农家乐》与竹刻《徽乡行》四条屏被中国工艺美术馆有偿收藏。
2011年8月,在中国轻工业联合会和国家博物馆联袂举办的“盛世天工——中国木雕艺术展”上,黄山市竹艺轩雕刻有限公司工会选送的徽州竹雕香筒《兰亭雅集图》,被中国国家博物馆永久收藏。
2018年,洪建华竹刻笔筒《圣人泛舟》被中国国家博物馆收藏。
张红云的徽州竹雕《和谐》作品被中国徽州文化博物馆收藏。
荣誉表彰
2006年,张红云徽州竹雕《访友》笔筒获中国手工艺精品博览会“华茂杯”金奖。
2008年,徽州竹雕《徽乡行》作品获徽商大会“第二届安徽省民间工艺精品展”金奖。
先秦是竹雕工艺的萌芽时期,竹雕产品在先秦时的作用是为了满足生产力低下的功能需要。因竹子在干燥的天气容易开裂,在比较潮湿的环境中容易发霉,而且在发生火情时容易被烧毁,所以,较之兽骨较难保存,因此很难见到先秦时的竹雕作品。
留存于日本的唐代竹制尺八是中国汉唐时期的竹雕艺术作品。经济繁荣的唐代,人们很注重产品的外观造型。及至宋代,因大批文人雅士的涌现,竹雕行业开始崭露头角,文人的审美和文化思想带动了包括竹雕在内的整个雕刻行业的发展。
明清时期的家具对于西方的设计也产生了较大影响,其家具雕刻与竹雕艺术有异曲同工之妙。尤其到了清朝,其雕刻装饰达到全盛时期。清代的雕饰在造型与结构上继承了明代的传统,虽然其雕饰过于堆砌,但在雕刻历史上却与其他艺术得到了空前的发展四。清朝末期,因为鸦片战争的影响,社会动荡,竹雕艺术也开始衰落,雕刻的作品以模仿为主,缺乏创造性。
作为中国传统民间雕刻艺术的徽州竹雕,其在研究中国文化的过程中可以提供一定的艺术和文化价值,并为现代的艺术设计提供造型源泉和文化内涵。竹雕与微州雕刻中的砖雕、木雕和石雕一样是徽州社会风俗和地域文化的融合与再现,其雕刻内容具有浓厚的地域特色和文化气息中。
徽州雕刻的兴起离不开微商的发展和微商在经济上的支持。而作为其中之一的竹雕兴起原因主要有:第一,徽州竹子较多,为竹雕的兴起提供了原材料的支撑;第二,原材料富足却机械化不足的明清时期,竹雕的技艺可以养活很大一部分手工艺人,那时竹雕艺术作为一种谋生手段存在,甚至在很多时候成了家族中传承下来的手艺;第三,徽州这个地方很重视文化,在许多文人眼里,竹子是一种精神象征,所以,在一定程度上也推进了竹雕艺术的发展。
20世纪30年代至70年代间,徽州竹雕逐渐消亡。
1979年以后,徽州竹雕经抢救始慢慢复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