招远粉丝是山东招远的特色产品,招远是誉满中外的“银丝之乡”。
招远粉丝丝条细匀,光洁透明,质地柔韧,在水中浸泡48小时不发胀、不变色,食用爽口,味道纯正。
利用淀粉加工粉丝,在我国至少已有1400年的历史。招远粉丝生产的兴盛,是在19世纪以后。1800年(清嘉庆五年),今宋家镇北里庄村开设了专以绿豆为原料的粉丝作坊,成为现今保存的最古老的龙口粉丝作坊。1849年,宋家镇徐家村徐登庸投资白银1000两,与人合资在招远城开设“福聚”号粉庄,后其族人先后开设了聚太福、洪太福等粉庄,1859年洪太福又在招远南部重镇毕郭设分号,带动了南部粉丝生产,使粉丝生产遍布招远全境,但仍以北半部为主。当时粉丝由烟台外销。招远粉丝生产的兴旺,带动了邻近县市的粉丝生产,但是外埠粉丝质量不一,导致烟台市场粉丝质量杂乱,影响了招远粉丝的信誉。1860年,徐氏四大粉庄在香港合设“洪太”经销店,粉丝销售不再由烟台外运,改由龙口装船运往香港,再由香港转销南洋、西欧等地。为区别烟台粉丝,龙口粉庄在包装物上标以“龙口粉丝”字样,这就是龙口粉丝名称的来历。
1862年,清政府在烟台设东海关,龙口设分关,促进了龙口粉丝的外运销售。1914年1月,北洋政府决定开辟龙口为对外贸易商埠,至1918年建起码头。龙口开埠后,招远人纷纷在龙口设立粉庄,大量收购出口粉丝,使龙口粉丝逐渐享誉海内外。
大量粉庄的设立,为粉丝生产提供了原料进货和产品销售渠道,极大地促进了招远粉丝的生产。20世纪20-30年代,招远的粉丝生产和销售达到鼎盛时期。当时,仅招远人在龙口设的粉庄即达108处,最为著名的是徐家的“洪”字门和石对头的“德”字门。推粉不仅可以增加经济收入,废弃的粉浆还可以用来肥田,粉渣用来喂猪,促进粮油增收,形成了良性循环,所以从事者甚众。现在80岁左右的老人回忆当时的情景说,当时仅在招远南部到龙口这条送粉路上,设有十余处骡马店,送粉驮豆子的骡马一天24小时络绎不绝。
1933年《胶济铁路沿线经济调查》记载,招远粉丝品质优良,产量丰富,为全省冠,制造者多在县境北部,年产十余万包,每包重180斤。当时招远粉丝的生产数量,相当于山东其他各县生产数量的总和。1934年版的《中国实业志》记载:“粉丝业为鲁省特产……销路甚广。招远所产,尤为著称,据专业者统计,该县农产百分之六十与粉业有关,每年输往上海、宁波、厦门、香港、九龙、新加坡等处,占龙口粉丝出口额的百分之七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