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墨老酒指的是产自即墨的黄酒品类。即墨老酒是食品工业中的一颗明珠。它以悠久的历史、独特的酿造工艺和典型的地方风味,受到人们的喜爱和赞誉。即墨老酒酒液清亮透明,深棕红色,酒香浓郁,口味醇厚,微苦而余香不绝。
山东即墨。
千百年来,即墨的酿酒师傅(大公)们在长期的实践中,摸索总结出了许多酿造老酒的“决窍”,主要是要“守六法、把五关”。这“六法”,就是人们常说的“古遗六法”,它是酿造老酒必须具备的基本条件:
“黍米必齐”——酿造老酒必须用米中之王,颗粒饱满整齐、色泽金黄均匀的优质大黄米(黍子去壳而成)做原料,这是即墨老酒与其它黄酒的根本区别。
“曲蘖必时”——酿造老酒的曲种,必须选用三伏天用优质小麦在透风采光、温度适宜的室内踏成并陈放一年的麦曲做糖化发酵剂,即中医所用之“神曲”。
“水泉必香”——即墨老酒,采用的是甘甜爽口的崂山麦饭石矿泉水。“陶器必良”——酿造老酒的容器,要选用质地优良、无渗漏的陶器或无毒无味的其它现代容器。
“湛炽必洁”——酿造、陈储老酒的器具必须严格杀菌消毒,防止杂菌污染。
“火剂必得”——酿造老酒的火候必须调剂适度,使温度能升能降,散热均匀,恰到好处。
达到了以上“六法”之要求,只是为酿造老酒准备了基本原料和设施,要酿出老酒,还必须把好以下五个工艺关口:
“煪糜”——将大黄米冲洗干净,浸泡均匀,倒入锅中,生火加温,待将米煮透后,边加温边用锅铲搅拌,并适时添浆,要使糜焦而不糊,“煪”到呈棕红色时出锅。
“糖化”——将煪好的糜在案板上摊凉,待降到适当温度时,按一定比例拌入加工好的曲面,再反复摊搅(打耙),使之混合均匀。
“发酵”——将摊搅好的糜装入发酵罐(缸)内,在适当温度下酵母连续发酵,达到一定天数,再倒入二次发酵罐内继续发酵,直到彻底发酵完毕,成为酒醪。
“压榨”——将发酵好的酒醪装入榨酒机内压榨取酒,滤布、盛酒盘应冲洗干净,灭菌彻底,榨出的酒应澄红清亮。
“陈储”——将榨出的原酒放入储酒罐内,在恒温下陈储存放待用,要特别注意防止酸酒。
按以上所述工艺操作,可以酿出老酒,但要酿出上好的老酒,就全凭酿酒大师们多年积累的经验了。
解放前夕,民族工商业萧条不堪,而屈指可数的即墨黄酒作坊却得以幸存。
如民国二十一年(1932年),《胶济铁路调查报告》载:即墨有黄酒馆500家,年产量100万斤,年产值20万元,大都销于青岛、济南及本县;又据民国三十三年(1944年),《青岛特别市即墨辖境烧酿酒业调查表》标明:即墨黄酒商号17个,其中资金最高的是西阁里刘辅廷经营的“同合栈”,年资本额5400元(中国联合准备银行),年产量5760斤;资金最低的是城里迟佑之经营的“源兴泰”,年资本额2000元,产量5400斤。
还有西阁外刘海峰经营的“中合馆”年资本额3000元,产量5800斤。解放后,在人民政府的领导下,1950年以旧作坊为基础,正式组建了即墨黄酒厂。
由于继承发展了传统的酿造工艺,即墨老酒的产量逐年提高。
1951年年产量仅20吨,1984年年产量就达到887吨。过去,只能凭医院介绍信买到的即墨老酒,现在已经变为人们的生活饮料了。
如浸黑枣、胡桃仁,不仅可以补血活血,而且能健胃健脾,是老幼皆宜的冬令食品。即墨老酒浸泡龙眼肉、荔枝肉,于补心血不足,夜寝不安者甚有功效。
酒冲鸡蛋是一种实惠的大众食补吃法。浸鲤鱼、清汤炖服,可以促进哺乳妇的乳汁量。即墨老酒有利于产妇催奶和恢复产妇的体能。在即墨产妇产后饮老酒是家喻户晓的事。产后用红糖冲服老酒温服不但补血,且能祛恶血。阿胶用老酒熬服用,专治女子体寒、贫血之症,等等。
即墨老酒除含有丰富的氨基酸外,还含有碳水化合物、维生素及矿物元素。
即墨老酒是发酵原汁压榨酒,所含的碳水化合物基本上都是发酵产生的单糖(葡萄糖、果糖)和低聚糖(麦芽糖、异麦芽糖、乳糖),它可以直接吸收到血液中发布全身,直接产生能量,其余部分以糖原的形式贮存到肝脏和肌肉中,不易使人发胖,老酒发热量是80—90Kcal/100ml,啤酒是50—60Kcal/100ml,白酒是200—300Kcal/100ml,它的发热量比啤酒多,比白酒少,在体内消化吸收后,一能满足和供给人体组织细胞的能量需要,二能转化成糖原贮存在肝脏和肌肉中,以补充和平衡能量的需要;如果每天喝300—500ml即墨老酒,少吃面食,对人体健康是相当适宜的,既不会发胖,又有益养生。
即墨老酒还含有6种维生素,主要是:VB1、VB2、VB5、VB6、VPP、VB12;维生素是维持身体健康所必须的有机化合物,它是其他营养物质(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代谢中的催化剂,一般维生素人体内不能自行合成,必须从饮食中摄取,而即墨老酒是维生素含量比较丰富的酒种。即墨老酒还含有十多种矿物元素,矿物元素是体内酶作用的催化剂,它在人体内的总量约占体重的4—5%,数量虽不算多,但都对机体的健康稳定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缺乏时,可使机体组织的功能出现异常,补充后即可恢复正常。
黄酒的药用价值,是任何酒种所无法比拟的。
明李时珍《本草纲目》详述了69种黄酒泡制药材治百病的秘方。《汉书.食货志下》:“酒,百药之长”,说的就是黄酒。
《神农本草经》:“大寒凝海,惟酒不冰,明其热性,独冠群物。药家多须以行其势。”。即使在科学已相当发达的今天,许多中药材仍须以黄酒泡制方可助其功效。
古时地方官员把“醪酒”当作珍品向皇室进贡。相传,春秋时,齐国君齐景公朝拜崂山仙境,谓之“仙酒”;战国时齐将田单巧摆“火牛阵”大破燕军,谓之“牛酒”;秦始皇东赴崂山索取长生不老药,谓之“寿酒”;几代君王开怀畅饮此酒,谓之“珍浆”。
唐朝中期,人们发现“醪酒”威力“适筋骨入骨髓”,别称“骼髅酒”,又称“骷辘酒”。到了宋代,人们为了把酒史长、酿造好、价值高的“醪酒”同其它地区黄酒区别开来,以便于开展贸易往来,故又把“醪酒”改名为“即墨老酒”。此名延用至今。清代道光年间,即墨老酒产销达到极盛时期,即墨老酒不仅畅销全国各大商埠,而且出口远销日本及南洋诸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