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见的教师职业病有哪些
1、慢性咽喉炎
粉笔烟尘这东西让老师吃够了苦头,除了咽喉,声带也是老师“容易受伤”的部位之一。说话多、喝水少、粉笔微尘的吸入是导致教师多发咽喉炎的主要原因。教师应注意科学用嗓,修正讲话的方式,胸式呼吸改为腹式呼吸。讲课中,注意声量,切勿太大声或急切地说话;课间休息时让声带也休息一下;常用温开水、薄荷口含片润喉;少食辣椒等刺激性较强的食物以及巧克力等糖分过高的食物,多摄取一些清肺养阴、化痰散结的食物。
2、静脉曲张
教师需要长时间地站立授课,下肢静脉内的血柱形成静脉内的压力,使静脉血不易向心脏回流,而向足部倒流,导致下肢静脉曲张。讲课时,教师应将身体重心交替由一只脚移到另一只脚上,始终保持一只脚处在休息状态,并可慢步走动;要充分利用课间休息时间活动活动双腿,促进血液循环。慢跑,关节屈伸活动,腿部按摩,都可以预防静脉曲张。
3、颈椎、腰椎疾病
教师长期伏案工作时精力高度集中,备课时间较长,容易造成颈部肌肉的紧张,时间一长就会形成颈部肌肉和韧带的慢性损伤,严重者会演变成颈椎病。而腰椎压力是站立时腰椎所承受压力的好几倍,时间长了,容易导致腰椎间盘突出。所以,在坐姿上应尽可能保持自然的端坐位,调整工作中的姿势与时间长度,适度运动、充分休息,做些扩展胸部、扭动腰肢、活动四肢等运动。
(1)加强颈肩部肌肉的锻炼,在工间或工余时,做头及双上肢的前屈、后伸及旋转运动,既可缓解疲劳,又能使肌肉发达,韧度增强,从而有利于颈段脊柱的稳定性,增强颈肩顺应颈部突然变化的能力。
(2)避免高枕睡眠的不良习惯,高枕使头部前屈,增大下位颈椎的应力,有加速颈椎退变的可能。
(3)注意颈肩部保暖,避免头颈负重物,避免过度疲劳,坐车时不要打瞌睡。
(4)及早,彻底治疗颈肩、背软组织劳损,防止其发展为颈椎病。
(5)劳动或走路时要防止闪、挫伤。
(6)长期伏案工作者,应定时改变头部体位,按时做颈肩部肌肉的锻炼。
(7)注意端正头、颈、肩、背的姿势,不要偏头耸肩、谈话、看书时要正面注视。要保持脊柱的正直。
(8)中医认为胡桃、山萸肉、生地,黑芝麻等具有补肾髓之功,合理地少量服用可起到强壮筋骨,推迟肾与关节退变的作用。
4、心理疾病
在人们心目中,教师就像是智慧品德完美的化身。在一片对教师职业的歌颂中反映了人们对教师职业的崇敬;另一方面也在无形之中给教师群体施加了巨大的压力。这种压力长期累积下来,就容易导致心理疾病的产生,心理学专家认为,心理枯竭已经成为现代社会中的一种职业病,而教师正是这种心理疾病的高危人群之一。心理枯竭会使他们经常体验到疲劳、烦躁、易怒、过敏、紧张、抑郁、多疑等消极情绪。心理枯竭所伴随的成就感降低,会使他们斗志消沉,不再追求工作上的成就和进步,延误自身的发展。心理健康,也是教师的素质要求。一旦教师背上了沉重的心理包袱,就难以胜任教学工作的需要。
如何预防教师职业病
首先,注意嗓子保护。
1、讲话时间不宜过长,声音不宜过高。特别是患感冒,身体疲劳时,切忌大声喊叫;
2、尽量少吃辛辣刺激性食物,不吸烟,不喝酒。常饮茶最好用中药胖大海泡水喝。
其次,注意下肢保护。站立讲课腿部肌肉长期处于紧张状态,血液回流不畅,容易导致下肢疲惫、酸痛。
平时应注意:
1、减少站立时间,讲课时可慢步走动;
2、加强肢体锻炼,如打太极拳,做体操,散步等;
3、晚睡前用热水泡脚,既能疏通下肢血管,解除疲劳,又能使你安然入睡。
第三,注意颈、腰椎保护。伏案久坐易患颈,腰椎疾病和痔疮,伏案备课或批改作业也易使体质变弱,视力下降,工作紧张易患神经衰弱和失眠。平时要注意:伏案时间不宜过长,中间做些扩展胸部,扭转腰肢,活动四肢等运动。眼睛疲劳时,可上下左右活动眼球,也可站在窗口或阳台极目远眺,可解除疲劳。
第四,注意营养调节。教师脑细胞活动很大,这就要求多供给细胞所需的营养物质,如蛋白质,维生素和微量元素等。富含这些营养的食物有芝麻,花生,核桃,杏仁,鱼,虾,豆类,南瓜和新鲜蔬菜等。除了这些日常保健注意之外,也可以多做一些忙里偷闲的小运动,既不耽误工作又同时活动身体。
下面给大家介绍几种保健小窍门:
1、梳头用木梳从前额至头顶部向后部梳刷,逐渐加快。梳时不要用力过猛以防划破皮肤。这样可刺激头皮神经末梢和头部穴位,促进局部血液循环,达到消除疲劳、强身和促进头发生长的效果,对脑力劳动者尤为重要。
2、练眼用眼工作时每隔半小时,远望窗外1分钟,再以紧眨双眼数次的方式休息片刻,也可做转动眼珠运动。这样有利于放松眼部肌肉,促进眼部血液循环。
3、空抓双手在空中反复抓捏,不仅能使手灵活,而且能改善上半身的血液循环,还可祛肩周炎、颈椎病和偏头痛,尤以对肩周炎的效果更为明显。
4、踮脚尖平时在工作生活中,尤其是在久坐或久站后下肢酸胀、乏力时,可采用踮脚的方法健身。因为,踮脚时双侧小腿后部肌肉的收缩挤压,会促进锻炼者下肢血液的回流,加速血液循环,可防止下肢静脉曲张及皮肤色素沉着等。
5、伸懒腰当身体长时间处于一种姿势时,肌肉组织的静脉血管就会淤积很多血液,这时伸个懒腰,便会促使全身大部分肌肉舒张或收缩。在短短数秒钟的伸懒腰动作中,很多淤滞的血液被赶回心脏,这就可以大大增加循环血液的容量,改善血液循环。
6、脸部运动工作间隙,将嘴巴最大限度地一张一合,带动脸上全部肌肉以至头皮,进行有节奏的运动。可以加速血液循环,延缓局部各种组织器官的“老化”,使头部清醒。
7、咬牙切齿咬牙切齿可以拉动头部肌肉,促进头部血液循环,进而起到清醒大脑、增强记忆的功效。
8、摇头晃脑颈部由颈椎关节、血管、肌肉韧带等组成,摇头晃脑可使这些组织得到活动。这样,不但可以增加脑部的供血,还可以减少胆固醇在颈动脉血管积沉的可能,从而有利于预防中风、高血压及颈椎病的发生。
9、抓耳挠腮耳者,宗脉之所聚也,人体各器官均有神经末梢聚集在耳朵上。拉引、按摩耳朵能通过神经末梢对各器官进行刺激,促进血液、淋巴的循环和组织间的代谢,调节人体脏腑机理,使机体得以改善,达到强身健体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