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薇,中药。白薇为萝藦科白前属植物白薇或蔓生白薇的干燥根及根茎。白薇的功效与作用主要是清热凉血,利尿通淋,解毒疗疮。注意,白薇性寒凉,外感风寒、脾胃虚寒、肾阳虚衰等证不宜大量或长久服用。
白薇,中药名,为萝藦科植物白薇或蔓生白薇的干燥根及根茎。
中药白薇别名又叫白马尾、葞、春草、芒草、白微、白幕、薇草、骨美、龙胆白薇、白龙须,白马薇、半拉瓢,翅果白薇、知微老、老瓜瓢根、山烟根子、百荡草、白前、老君须等。
白薇根茎:粗短,有结节,多弯曲。上面有圆形的茎痕,下面及两侧簇生多数细长的根,根长10~25cm,直径0.1~0.2cm。
白薇片:为不规则片或段,表面棕黄色,质脆,易折断,切面皮部黄白色,木部黄色,气微,味微苦。
炒白薇:形如白薇片或段,表面焦黄色,有焦斑。
蜜白薇:表面深黄色略带黏性。
白薇:分布于东北、中南、西南及河北、山西、江苏、安徽、福建、江西、山东、湖北、陕西等地。
蔓生白薇:分布于河北、山西、辽宁、吉林、江苏、浙江、安徽、山东、河南、四川等地。
白薇在中药里的功效和作用主要是清热凉血,利尿通淋,解毒疗疮。所含白薇苷有加强心肌收缩的作用,可使心率减慢。对肺炎球菌有抑制作用,并有解热、利尿等作用。可用于以下病症:
阴虚发热,产后虚热:白薇苦寒,善入血分,有清热凉血,益阴除热之功。
热淋、血淋:白薇既能清热凉血,又能利尿通淋,故可用于膀胱湿热,血淋涩痛。
疮痈肿毒,毒蛇咬伤,咽喉肿痛:白薇苦咸而寒,有清热凉血,解毒疗疮,消肿散结之效。治疗血热毒盛的疮痈肿毒、毒蛇咬伤、咽喉红肿疼痛。
阴虚外感:白薇还可清泄肺热而透邪,清退虚热而益阴,治疗阴虚外感,发热咽干、口渴心烦等症。
西医诊为伤寒、副伤寒、肺结核属于阴虚者,泌尿系感染属于下焦湿热者,化脓性感染属于湿热内蕴者。详细>>
白薇素有较强的强心作用,内服过量,已引起强心苷样中毒反应,中毒量为30~45g,可出现心悸、恶心、呕吐、头晕、头痛、腹泻、流涎等中毒症状,Maigoo小编提醒,临床用药应予以注意。
买购网编辑提醒,中药白薇忌与黄芪、大黄、大戟、干姜、干漆、大枣、山茱萸配伍。
性寒凉,凡外感风寒、内伤生冷脾胃虚寒、肾阳虚衰等证不宜单味药大量服用。
大量久服,容易损伤脾胃,慢性肠炎、慢性腹泻等消化系统疾病患者不宜大量长期服用。
有利尿通淋的作用,遗尿患者不宜大量长期服用。
内服:煎服,4.5-9g。或入丸、散。
一般用于清虚热者居多,常与青蒿、银柴胡等配伍同用;治肺热咳嗽,可与前胡、枇杷叶等同用。(《中国药典》)
体虚低烧,夜眠出汗:白薇、地骨皮各20克,水煎服。(《河北中药手册》)
肺结核潮热:白薇15克,葎草果实15克,地骨皮20克,水煎服。(南京《常用中草药》)
尿道感染:白薇25克,车前草50克,水煎服。(南京《常用中草药》)
妇人乳中虚,烦乱呕逆:生竹茹1克,石膏1克,桂枝0.5克,甘草3.5克,白薇0.5克。上五味末之,枣肉和丸弹子大。以饮服一丸,日三夜二服。有热者倍白薇,烦喘者加柏实一分。(《金匮要略》竹皮大丸)
火眼:白薇一两,水煎服。(《湖南药物志》)
风湿关节痛:白薇、臭山羊、大鹅儿肠根各25克,泡酒服。(《贵州草药》)
《名医别录》:“疗伤中淋露,下水气,利阴气。”
《本草纲目》:“风温灼热多眠,及热淋、遗尿、金疮出血。”
《本草述》:"主治患痰虚烦。"
《本经》:"主暴中风,身热肢满,忽忽不知人,狂惑邪气,寒热酸疼,温疟洗洗,发作有时。"
《现代实用中药》:"治卒中患者之四肢浮肿,又用于急性热病中末期之灼热及衰弱病之消耗热,肺结核之骨蒸潮热等,有清凉性滋养之效;又用于小溲亦涩,肺热咳嗽等证。"
白薇可以用地骨皮代替。白薇具有退虚热,清肺热,凉血,解毒,利尿通淋的作用,用于治疗骨蒸劳热、阴虚发热、血淋、热淋、温邪热营等症状。地骨皮具有清肺降火、凉血除蒸、解热、止痛等功效,用于骨蒸潮热、盗汗、尿血、、消渴、肺虚喘咳等症。地骨皮和白薇一样,都是寒性药物,都具有清热降火的功效,如果没有白薇,可以用地骨皮代替。
白薇片:春、秋二季采挖,取原药材,除去杂质,洗净,润透,切段薄片,干燥。
炒白薇:取白薇片或段,置锅中,用文火加热,炒至焦黄色或挂焦斑,取出,放凉。炒白薇可缓和苦寒之性。
蜜白薇:取炼蜜加适量开水稀释后,加入白薇片或段中拌匀,稍闷,置锅内,用文火加热,炒至深黄色,不黏手为度,取出放凉。蜜白薇用于滋阴清热,治产后虚热。
白薇:生于山坡或树林边缘。
蔓生白薇:生于山地灌木丛中。
习性:宜温和湿润的气候。以排水良好、肥沃、土层深厚、富含腐殖质的砂质壤土或壤土为宜。
直播法:点播或条播。点播按株距30cm、行距30cm开穴,每穴播下种子6-8粒,播后覆盖薄土。条播行距30cm,开浅沟将种子均匀播入,覆土3-4分。
育苗法:3月上中旬播种,条播,行距10-12cm,将种子均匀的撒入条沟,覆细土2-3分,再盖草木灰一层,灌水湿润。幼苗高达10-12cm时即可移栽。行距30cm,株距25cm,移栽后须灌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