鸣山大枣系敦煌大枣的优变株系,是甘肃省农业大学经多年研究,利用枣组织试管培养的。1979年发现,1983年定名。
鸣山大枣的生长环境十分特殊,得益于敦煌的荒漠气候,这里日晒夜凉,湿度很低,有着良好的生长环境,此外,鸣山的土质肥沃,适合果木的生长。
鸣山大枣果实特大,圆筒形,单果平均重23.9克,最大的42克。果皮厚,红褐色,果肉绿白色,致密酥脆,汁多味浓甜。含可溶性固形物37.5%,总糖31.4%,酸0.54%,维生素C 396.2毫克/百克。可食率96.7%,制干率52%,红枣和鲜食品质均属上等。
鸣山大枣宜制干枣和酒枣。敦煌酒枣风味独特,酒枣的制法是秋后挑选个大饱满的鲜枣,用酒拌搅,封存于瓦坛中,到冬春启封,鲜活如初,枣香伴着酒香,确能使人馋涎顿溢,醺醺欲醉。
鸣山大枣树体较大,结果母枝较粗大,圆锥形,寿命10年,定植后2~3年始果,盛果期树株可产60~65公斤,果实生育期80天左右,生长期较长,为7月至次年9月份,果实成熟期在10月份左右。
鸣山大枣因生长在鸣沙山下而得名。与李广杏相比,鸣山大枣树龄不过四十多年,传宗接代也只有十多年,而李广杏相传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但鸣山大枣却后来者居上,与李广杏并驾齐驱,成为教煌水果中的红黄双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