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玉竹(学名:Polygonatum humile Fisch. ex Maxim. )是百合科,黄精属根状茎草本植物。茎不分枝,茎高可达50厘米,叶互生,叶片椭圆形、长椭圆形或卵状椭圆形,下面具短糙毛。
花序具1花,花梗显著向下弯曲;花被白色,顶端带绿色,花丝稍两侧扁,粗糙,浆果蓝黑色,有种子。
分布于中国黑龙江、吉林、辽宁、河北、山西。朝鲜、俄罗斯西伯利亚和远东地区、日本也有分布。生长在海拔800-2200米的林下或山坡草地。
具根状茎草本。茎不分枝,基部具膜质的鞘,直立,根状茎细圆柱形,直径3-5毫米。茎高25-50厘米,具7-9(-11)叶。叶互生,椭圆形、长椭圆形或卵状椭圆形,长5.5-8.5厘米,先端尖至略钝,下面具短糙毛。
花序通常仅具1花,花梗长8-13毫米,显著向下弯曲;花被白色,顶端带绿色,全长15-17毫米,裂片长约2毫米;花丝长约3毫米,稍两侧扁,粗糙,花药长约3毫米;子房长约4毫米,花柱长11-13毫米。浆果蓝黑色,直径约1厘米,有5-6颗种子。
该种和玉竹很近,区别点仅在于根状茎较细,叶下面具短糙毛和花序通常仅具1花。
小玉竹喜阴湿凉爽气候,适宜于在微酸黄砂土壤中生长。
小玉竹的幼苗和地下根状茎可作为野菜食用,干燥的根状茎为药用部分,是一种重要的食药兼用经济植物。小玉竹药性及产品品质均优于普通玉竹。
小玉竹通常用根状茎繁殖,繁殖速度很快。根状茎每年长一节,可用来判断生长年限。每个节可生长2-3个分枝。
要选当年生、芽端整齐、略向内凹的粗壮分枝。瘦弱细小和芽端尖锐向外突出的分枝及老的分枝不能发芽,不宜留种。
也不宜用主茎留种,因主茎又大又长,成本太高。
栽培地和种茎栽培地应选择在海拔600米以上的生野地或经济林地。秋季时选当年生长的肥大的、黄白色的根芽作种,种茎每段需有2-3个节,每667平方米用种量150千克左右。
栽种前作畦开横沟,行距30厘米,沟深12-15厘米,株距13-17厘米。种茎排放方法有双排并栽法和单排密植法。栽种后撒施草木灰,顺畦浇清水然后覆土深约6厘米。上冻前小玉竹畦土表施一层腐熟的幽肥。栽种小玉竹也可在3月下旬前实行春栽。
秋栽的次年春季出苗后,及时除草松土,苗高7-10厘米时,每667平方米施腐熟人粪尿500千克,冬季倒苗后,在行间撒施草木灰,做好根际培土工作。到第3年秋季即可收获。小玉竹需在栽后次年除1-2次杂草即可,此后杂草一般竞争不过小玉竹而被自然淘汰。
种植3年生小玉竹收获最好,产量高,质量好。4年生的产量更高,但质量下降,纤维素增多,有效成分下降。
收获季节一般在8月上甸。收获时先用镰刀把地上茎割去,然后用锄头(最好是两齿锄)从前往后退着挖,可使地下茎减少损伤。挖出后要及时留下种根茎,再去掉泥土和剩下的地上茎。
如果土壤干燥板结则要用竹签子等工具把土去掉、分枝可以不连在一起,但要尽可能使每根小玉竹条保持最大长度和降低弯曲度。
小玉竹常发生灰斑病,但危害不重。春末夏初,病菌在低温或中等温度而湿度较高时主要危害叶片,叶面有圆形或不规则形斑,病斑边缘紫色,中央灰白色。严重时整个叶片枯死。
防治方法:
发病初期喷洒百菌清500倍液或1:1:300的波尔多液防治。
秋季落叶后清理田园枯茎落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