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折中医辨证分型
1、早期:气血瘀阻型
临床证候:伤后1-2周内,患髋疼痛明显,局部肿胀,瘀血斑,不能站立,患侧髋关节功能丧失,患肢外旋及短缩畸形,舌质紫暗或有瘀斑,脉弦涩。
证候分析:外伤跌仆初期,骨折筋伤,血离经脉,瘀积不散,气血瘀阻不通,故局部肿胀,疼痛明显。骨折后肢体不能支撑负重,故不能站立,患肢外旋短缩畸形。舌质紫暗,脉强涩均为骨折初期瘀血阻滞之象。
2、中期:血瘀气滞型
临床证候:伤后3-6周,肿胀逐渐消退,疼痛减轻,功能丧失未恢复,动则有疼痛感,舌质暗淡,脉弦细。
证候分析:伤后中期,经适宜的治疗及正气抗邪的作用下,使气血瘀滞逐渐消退,故肿胀逐步消退,疼痛减轻。断骨初步连接而未坚,瘀滞虽消而未尽,故功能未恢复,动则有疼痛,舌质紫暗,脉弦细为气血仍有瘀滞之征。
3、后期:肝肾亏虚型
临床证候:伤后7-8周,疼痛己消,或年迈体弱,头晕目眩,腰膝酸软,倦怠乏力,舌淡,脉细。
证候分析:年老体弱,肝肾精血不足,不能上润清窍,故头晕目眩,“腰为肾之府**肾主骨”肝肾精血不足,故腰膝软,倦怠乏力,舌淡,脉细皆为肝肾两亏精血不足之象。
骨折中医治疗方法
双桥正骨手法的根源是罗氏正骨,其特点也即独特风格是:手法诊断、手法治疗。
医生通过伸拔、复位、对正、按摩等手法,通过这些手法,改善气血运行,疏通经络,调整脏腑功能等来治疗患者患部疼痛,错位,突出等颈椎病、腰椎病问题。
无论是骨折、关节脱位或软组织损伤,在诊疗整复时,都要掌握稳、准、轻、和两轻一重、三定点的手法。
1、稳:就是要求正确进行检查,以识别损伤的类型、程度、以及有否合并症的发生,以免误诊。
2、准:是在稳的基础上对症治疗或辨证施治。轻和快,是用巧妙熟练的手法调整人体各种伤患生理机能的不平衡因素。
3、两重一轻:就是开始要轻,但一重也不是强行,而是在一两次轻度手法达不到治疗目的时,再采取重一些的手法。两轻一重手法能解除患者恐惧和疑虑心情,有利于配合医生的治疗。因此,只要在稳、准、轻、快诊疗手法的而基础上,继以循环用之,就可达到患者痛苦小,治疗效果好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