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叶克膜是谁发明的
叶克膜其实是ECMO的音译,它的全名是“Extra-corporeal-Membrane-Oxy-genation”,是从人工心肺机中发展出来的医疗器械。叶克膜是一种仅保留体外循环系统中最关键的结构,将静脉血从体内引流到体外,再经氧合器氧合后由驱动泵将血液体内的中短期心肺辅助技术。
1953年,美国心脏外科专家约翰·吉本用其发明的人工心肺机成功为一名18岁的女大学生作房间隔缺损修补术获得成功。这次手术具有划时代意义,为心脏外科治疗翻开了新篇章,许多严重的心脏疾病从此有了外科手术治疗的可能。
二、叶克膜的发展历史介绍
1953年,约翰·吉本为心脏手术实施的体外循环具有划时代的意义,这不但使心脏外科迅猛发展,同时也将为急救专科谱写新的篇章。探索的路是漫长的,叶克膜的构想从第一例体外循环就产生,但始终突破不了维持数小时的时间限制。直到1972年,体外循环抢救外伤患者得到成功报道。于是一些医院相继开展叶克膜,但很快因低成功率而告一段落。八十年代,一些医院将叶克膜用于新生儿呼吸衰竭取得成功。1993年的一份5000例叶克膜治疗的呼吸衰竭患儿调查表明,其生存率为82%,而常规治疗死亡率为80%。这又激发了人们的研究热情,并于1994年做出阶段性的总结:叶克膜对新生儿的疗效优于成人,对呼吸功能衰竭疗效优于心脏功能衰竭。随着医疗技术、材料技术、机械技术的不断发展,叶克膜的支持时间不断延长,成人的疗效不断提高,从而被更广泛地用于临床危重急救。
而我国直到21世纪初期才开始有了第一个叶克膜治疗病例。2020年,大众因为新冠病毒而对叶克膜所熟知,但实际上早在09年的甲型H1N1流感的治疗中就曾经大放异彩。由于叶克膜的出现使许多危重症的抢救成功率明显上升,如ARDS、心跳呼吸骤停、急性严重心功能衰竭、急性严重呼吸功能衰竭等。因此,毫不夸张的说,叶克膜是终极救命神器,是生命垂危时,最后一根救命稻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