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到凉山,如果没有吃一块烤小猪儿肉,那就真的不算到了凉山。那种在口齿间绽放开来的麻辣鲜香夹杂着油爆爆的酥脆化渣,是任何一个词汇都难以形容的。食客吞咽着口水,抓过一块肉,举起手中的啤酒,咬一口肉、喝一大口啤酒,一天的疲惫与劳累在食欲和酒精的作用下一扫而光。在香辣的氛围中,甘洛人忙碌的一天有了一个美好的收尾,这个收尾,也让甘洛人养精蓄锐去迎接美好的明天。
大约二、三十斤重的乳猪,切至两指宽,巴掌大,用铁签串起,在火炉的铁架上来回翻转,直到小猪肉烤得皮脆肉香时,用毛刷刷上调料,当小猪肉在炉火上“滋滋滋”地冒出油花,混合着香辣酱、花椒、蒜水、辣椒面的焦香弥漫开来。
肉里面放一点淀粉,放一茶匙水,抓好。然后加入适量孜然、辣椒面、芝麻、盐,搅拌均匀,然后放入冰箱冷藏,腌制两小时左右。
甘洛烤小猪肉的烹制手法精巧,选料特别,香气四溢,趁热入口,口感回味鲜美,肉厚且有嚼劲,一口一口根本停不下来。
甘洛的烤小猪儿肉盛行要从上世纪90年代说起。90年代初期,大众的生活水平开始蒸蒸日上,人们开始追求一日三餐之外的美食,烤小猪儿肉的鲜香脆嫩麻辣爽口刚好满足了甘洛人日益挑剔的味蕾。
彝家的烧烤,历史悠久,起源的说法也各有不一,有的说烤小猪儿肉是从普通的竹签烧烤演变而来,也有的说烤小猪儿肉是从彝族人的饮食习惯演变而来。彝人离不开火,家家户户家里都有火塘,有时候围坐在火塘边拉家常,也不会让火空着,他们把洋芋、包谷、猪肉、荞馍馍放入火塘里烤,作为佐酒的美食。后来,这种饮食模式脱胎换骨,演变成现在的烤小猪儿肉。
如今,无论是西昌还是周边各县,都能在夜间吃到烤小猪儿肉了,有的没有标识,有的直接挂上“正宗甘洛烤小猪儿肉”的招牌,食客们闻香而来,哪里管他是不是真的正宗。
但是,无论模仿的有多真诚,也难以模仿出甘洛烤小猪儿肉的老板那种耐得住性子的个性。客人再急她也不会草草了事,慢慢翻转着小猪肉,用小刀细细刮掉猪皮上的焦油,调料刷得均匀,咸淡辣味只凭手感,这是经验带来的灵感,也是老板对每一位客人的负责心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