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坨子是益阳的一道特色小食,用米浆和当地野菜制作而成。外形似汤圆,用高汤一起烹煮,香味浓郁。加上辣椒、香菜、葱花等,味道鲜美,别是一番滋味在心头。
干坨子有着悠久的文化背景,是益阳传统美食。有着“立夏吃坨,石头踩破”的说法。“破”在益阳话里,发第二声,朗朗上口的民间谚语不知出自何时,但口口相传,直到今天。立夏这天,益阳的传统是一定要吃干坨子,这种饮食习惯源自益阳传统的农耕文化。立夏即进入农忙,人容易困乏,又需要食物补充干农活时消耗的体力,所以干坨子成为重要的补充,干坨子的“干”是相对稀而言,在上一辈的老益阳眼里,干坨子一直是主食,慢慢的,这种节庆时令小吃演变成了日常食品。
1、第一步是制作米浆,将大米提前浸泡12小时,加入水米子(清明草),搅拌后磨浆水。
2、一口大锅,一把长铲,将米浆倒入烧热的锅中,大火煮沸。
3、随着水汽慢慢蒸腾,米浆由水状逐渐变稠。
4、直至成坨状后,中火慢慢翻炒,小火微调,直至全熟。
5、熟了的干坨子颜色也发生了变化,成了深深的墨绿色,将其盛出。
6、将竹篾盘中的坨子团,揪成小块,称着热度,搓成圆圆的小坨子。
7、小坨子入滚水汆熟后,倒入调制好的汤汁中,撒上当地的干擦菜、葱花、剁辣椒,佐以酸豆角、辣椒圈的小菜,一碗干坨子就做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