苦苣菜(Sonchus oleraceus L.)是菊科苦苣菜属的一年生或二年生草本植物。
茎不分枝或仅上部分枝,叶为羽状深裂,通常无柄,而基部扩大抱茎。
头状花序在茎端排成伞房状,总苞有二至三列,舌状花黄色,是两性花,可结果实。果为瘦果,压扁,成熟后为红褐色,两面有三条高起的纵肋。
苦苣菜4月萌发,6-7月开花。苦苣菜的名称最早出现于《嘉祐本草》之中,书中道:“苦苣,即野苣也,野生者”。
苦苣菜原产于欧洲,无意中引进中国,全世界各地均有分布。 苦苣菜生长速度快,生活力强,耐瘠薄,不耐盐碱,耐阴不耐旱,喜潮湿而疏松的土壤,在春耕过的的农田生长特别旺盛。
苦苣菜一般采取种子繁殖的方式。
药用
苦苣菜始载于《神农本草经》。药用价值较高,可以治疗厌食,养胃,利小便,可明目,治疗血淋和痔瘘。
食疗
苦苣菜植物在中国食用药用有着悠久的历史,民间常作为野菜食用,同时也是一种传统民间中草药,《本草纲目》中记载苦菜属于菜部,名荼、苦苣、苦荬、游冬、褊巨、老鹳菜、天香菜,气味(菜)苦、寒、无毒;主治血淋、尿血,喉痹,对口恶疮,赤白痢。
传统医学与现代医学认为,苣荬菜属植物性味苦寒,具有清热解毒,消肿排脓,凉血化瘀,消食和胃,抗烟毒作用,清肺止咳,益肝利尿之功效,用于治疗急性痢疾、肠炎、痔疮肿痛等症,对于抗肿瘤也有一定作用。
饲用
苦苣菜作为家畜饲料,是农区利用价值较高的良等牧草。
苦苣菜的茎叶柔嫩多汁,嫩茎叶含水量高达90%,无刺、无毛、稍有苦味,是一种良好的青绿饲料。
猪、鹅最喜食;兔、鸭喜食;山羊、绵羊乐食;马、牛少量采食。
开花期以前切碎生喂或煮熟饲喂,每日用650克苦苣菜饲喂家兔,其采食率可达77%,切碎喂鸡、鸭也有良好的效果。
苦苣菜的干草是马、牛、羊的好饲草,其适口性均可定为喜食级。
苦苣菜含有较多的维生素C,100克鲜草中,叶含维生素C 11-68.2毫克,茎中含维生素C 11毫克、含胡萝卜素14.5毫克。秋季,维生素C、胡萝卜素含量比春、夏季高。苦苣菜的能量价值可评为中等。
其总能对猪、牛和羊的消化能、代谢能、各种净能及可消化蛋白质的含量均属中等。苦苣菜的茎叶繁茂,叶量大,在抽茎之前全为茂密的叶丛。至开花期,其茎枝仍比较脆嫩,还可饲用。茎叶比为1:1.55,果期茎枝逐趋老化,饲用价值下降。
在野生条件下,以苦苣莱占优势的草,鲜草产量一般可达30000-45000千克/公顷;单株重为150-250克,在栽培条件下,鲜草产量可达37500-60000千克/公顷,高产的可达75000千克/公顷。饲料基地。
苦苣菜的茎叶脆嫩,不耐畜禽践踏,耐热性差,以刈割利用为好。尤以开花期之前利用为宜。除青饲外,还可晒制青干草,制成草粉;也可青贮利用。
青草以喂猪、鹅、兔、山羊、鸭为好;干草以马、牛、羊等利用最为适宜。